乔龙德:能动适应新常态 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和转型升级步伐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 乔龙德 · 2015-04-28 09:19

乔龙德

  以下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在一季度建材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建材行业2015年一季度的经济活动分析会,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换挡转入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对整个建材行业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认真地分析,既要肯定成绩,更要找出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无论是对全面完成今年的增长目标,还是对以后的整个行业调整结构、保持稳定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会上有11位同志分别对行业、产业、企业的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做了分析。本次会议的成功点在于组织严密,大家态度认真,对行业形势做出了比较透彻的客观分析,并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只要我们在今后将各项措施认真落实,今天的会议将产生重要的作用。本次会议也有两点不足,一是对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大多集中于外部的原因,对“行业本身结构调整转型跟不上换挡期的需要”说得不够,下一步的工作措施中缺乏行业协会的作为和功能,有的还是“二政府”、“公务员”、“行业管理者”的口气,而不是自身做事,协调服务的身份。

  工信部运行局和原材料司、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商务部进出口局等有关负责同志和部分省市的企业代表参加了今天的会议,是对建材行业的关心与支持!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从“三个普遍性”引出了“三个必然”规律的认识。

  这“三个普遍性”是多年以来,在建材行业没有用过和无法同时用的,这次也是第一次同时用“三个普遍性”。第一个“普遍性”是指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传统产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与结构不合理。不过剩的仅仅是某个产业的某个子项、某个领域,或新开发的附加值高的产品,或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第二个“普遍性”是指经济增长的增幅普遍下降,除了少数新型建材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如石膏板增幅上升7.9%、技术玻璃上升2.7%、玻璃纤维纱上升6.7%等以外,水泥下降3.4%,平板玻璃下降6%,建筑卫生陶瓷下降1%,商品混凝土下降5.9%,预应力混凝土桩下降3.9%,石材下降15.4%,防水材料下降3.9%,砖下降4.2%等。第三个“普遍性”是指产品价格和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下降,除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隔热和隔音材料、一些高品位的建筑卫生陶瓷、高档的建筑用石材、部分非金属矿产品的利润有所提高外,多数产业量价全降、效益下滑(混凝土由于水泥跌价,利润也有上升)。尤为突出的是平板玻璃全行业亏损,亏损额达7个亿,亏损面达37.7%。水泥制造业利润只有7826万元,同比下降97%,亏损72亿元,亏损面39.7%。由此整个建材行业的利润同比增幅回落了44%。形势确实非常严峻。

  从“三个普遍性”中引出了“三个必然”:

  第一个必然是产能已经过剩或已经到了过剩的边缘,市场需求已经饱和了。但仍有一些人们不顾这一事实,不顾三七二十一地用雷同技术重复建设。由于未能真正遏制住新增产能,带来增幅下降是必然的。

  第二个必然是发展方式由“以增量获得效益为主体与主导的发展方式”已经转为“调结构,转方式,以提高质量与效益为主体与主导的发展方式”。发展由“投资驱动发展”转为“创新驱动发展”,但是多数产业的多数企业转型慢,既缺创新驱动,又缺新产品,站在转和不转的十字路口,守着原有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下降和价格、利润下降是必然的。这是主观上转型跟不上步伐的必然结果。

  第三个必然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从传统的增长点转向了新的增长点,“动力点”变了。但是建材工业仍然依托在占行业利润75%的传统建材身上,产业结构调整历史欠账太多,今年要遭到惩罚也是必然的。由于有发展空间的、有市场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新型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非矿与深加工业发展迟缓。因此当传统产业增幅一下降,新兴产业还担负不起支撑行业经济增长的重任,整个行业经济效益必然会下滑。这是长期以来结构调整失衡矛盾积累的必然结果。

  我们怨天没用,怨人也没用,只能从教训中找到出路和新的突破点。

  二、能动适应新常态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和转型步伐。

  新常态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是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一定阶段的市场需求相对平衡之后,在需求质量提升和需求领域扩展的背景下,发展方式变化和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这是一个国家在科技、经济水平提升之后,以更高质量、效益、效率和生态环境为前提,靠创新驱动、靠科技进步、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和社会效益的更高水平的发展形态。

  新常态的发展特征是发展向更高层次的转折,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因此,只有从本质上理解新常态,从根本上把握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才能自觉适应新常态,才能自觉改变发展方式,调整发展方式和改变资源配置方式,才可以能动地适应新常态。这就是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行业经济下行归罪于外部拉动不够。恰恰相反的是行业产能过剩、结构调整不力、转型升级缓慢导致了行业经济运行的严峻形势。不能简单地认为增幅下降主要原因是经济不景气。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转型升级动作慢,不能提供满足市场新需求的新产品。当原有传统产品需求饱和后,新产品开发滞后,深加工精品不多,才造成青黄不接,出现普遍增幅下降。因此千万不能被动地、盲目的等待外部再次增加需求,而必须真正动起来、做起来,加快转型升级,才能适应新常态。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转型升级的步伐,最根本的是抓好改革。思想观念不改变,思维方式不调整,体制机制不创新,动力找不到,资源配置方式和经营模式不改革,转型就没有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支撑点。我们必须主动改革,能动适应新常态。

  第一、能动地、主动地改变发展方式,把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全行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调结构、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在转型方向上找准定位,在转变方式上找准路径,在推进实施前找准载体与支撑点。

  第二、能动地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着重加大新兴产业、新型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非矿及深加工产品的发展与攻关,扩大原有产品的规模,开拓新的应用市场,研发并突破一批在新能源、节能减排领域应用的新技术,使其尽快成长,成为领域不断扩展、发展最快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传统材料减少增幅的时候能够尽早顶上去。

  第三、能动地在传统产业增幅减少的前提下保持其稳定增长。以延长产业链,增加服务产业链,增加深加工和提高产品附加值,在靠增量获得减少的情况下,靠内部存量的优化保持建材传统产业继续稳定增长,而且效益在原来基础上还有提升。

  第四、能动地激活存量资产,提升资源配置方式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推进大企业和优势企业兼并重组相对规模小、效益低、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优化行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步伐组织和引导中国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新的经济效益。要能动地组织企业降本增效,向本产业指标最先进的企业对标,降低成本保证效益。

  第五、能动地、坚决地遏制新增产能,用全行业的力量治理行业,动员所有企业对继续违规新增产能的,无论是有人庇护的、还是有人隐瞒的都要进行揭露与曝光,防止新增产能给已经过剩的存量产能再度雪上加霜。

  第六、能动地开展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利益,保证行业效益稳定增长。要维护价值规律,不能由于产能过剩而无序恶性竞争随意跌价,同时也反对随意提价。能动地做好区域之间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开展北方地区的错峰生产,发挥各级行业协会在维护行业利益、行业自律中的作用。

  三、目前行业协会系统要着力应对经济下行的工作措施。

  1.联合会的全体会领导、各专业协会的主要领导每人都要对本行业、本产业经济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提出引导性的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和实施“两个遏制”的举措,并将对本行业的形势判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都在中国建材报和中国建材杂志上刊登,作为指导经济运行的导向。

  2.五一之后,中国建材联合会的领导和专业协会的领导都要分别深入到各产业的骨干企业,对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做出认真的剖析,对共性问题归纳后回来写出调研报告,向相关政府部门汇报并提出要求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和建议,使其采取相应措施。对企业的个性问题要督促与推进其加快转型升级与调整结构步伐,将转型升级的举措和工作落到实处。

  3.对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而且还在新增的企业,中国建材联合会要与各专业协会、地方协会、地方政府联合组织召开若干个区域性的、大型的遏制新增产能、遏制经济效益下滑、推进行业自律的论坛会,以改变一些地区盲目新增产能和无序竞争问题。对平板玻璃行业不仅要遏制新增产能,还要加快兼并重组,改变只生产不销售的落后经营模式,对混凝土制品产业要提高进入门槛,着重解决应收账款多等突出问题。

  4.加快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出台。五月份联合会与水泥、玻璃协会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建议,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同时水泥行业将加快对32.5水泥的淘汰力度。各专业协会在对本行业企业实行三类划分的基础上,首先从行业导向目录上公布不达标、进入淘汰范围的企业名单。对一批落后产能不再进行技术改造,只有死掉一批,才能优化结构。

  5.加快标准提升和政策研究力争尽早得到政府的认可。要召开行业标准创新大会,缩小标准制定范围,标准创新主要服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与转型升级无关的标准要停止制定或限制制定。把重点放在提升标准、创新标准,向国际标准靠拢,从标准着手促进产业升级。对于已经编制的扶持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协同处置垃圾补贴资金的政策和兼并重组的扶持政策,分别在五月份与有关政府部门接头,加快推进以利于配合行业结构调整。

  6.继续组织好“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的大讨论”,动员建材所有媒体和宣传工具对不利于行业科学发展、不利于行业利益的行为进行揭露,对转型升级效益明显的典型企业进行宣传报道,形成正能量。“大讨论”要由认识性的研讨深入到讨论和推进转型相结合,使“大讨论”收到实际效果。

编辑:曾家明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