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企业走出去须练好哪些内外功?
中国装备走出去虽是水到渠成的事,但过程却充满未知,因为对于国际市场,中国企业有太多的不知,要了解的还有许多,小的方面如包括当地法律条文、市场规则标准,大的方面则要考虑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
李克强总理4月3日在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通过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与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同台竞争,倒逼我们不断提高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应该说,这是一个颇有魄力的决定。说明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要继续稳定增长、实现升级和“换代”,就必须要求中国的经济体——中国企业实现转型与升级,而企业的升级与换代,只能通过市场的竞争得来,光靠党和政府的阳光普照,国内企业难以在国际市场赢得未来。
当然,李总理之所以这样说,也因为中国企业已基本具备与国际企业竞争的基础。近几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飞速发展,2013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超过1/3,稳居世界首位。我国装备自主化迈上新台阶,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蛟龙”载人深潜器等都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巨大成就。
中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在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中仍然处于薄弱的环节。中国人劳动力和智慧的廉价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纽约时报》报道,一部售价600美元的iPhone4,所需材料成本约为187.51美元。其中,约80美元的材料是韩国的产品,美国、德国和日本一些公司则提供另一些材料。将这些元件进行组装的富士康等中国组装企业,则只得到每台6.54美元,仅1.09%的酬劳。另外,我国出口企业为外国品牌企业代工,一双鞋价值10美元,在美国终端市场却卖90美元,我们只得到价值链的12%。
对此,有人提出“微笑曲线”的概念,意思是价值链两端是科研环节和销售环节,中间是制造环节。西方发达国家占据科研和营销的市场,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处于中间的组装环节。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设计和制造技术能力不强、产品结构不合理、行业产能过剩突出、高端装备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
如今,中国装备企业已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找对策。 而走出去参与竞争,是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放眼望去,当今世界工业强国无一不是装备制造业的强国。美、日、德等发达国家,长期以来都不约而同地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其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强大国力的后盾。要推动中国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形成开放型的经济新格局,中国装备制造业就要以逆水行舟的决心、胸有成竹的信心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去摸爬滚打,学习更加先进的知识理念、接受更加激烈的竞争挑战,逼迫自己不断蜕变。
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纸上谈兵容易、行军作战艰难。中国装备走出去虽是水到渠成的事,但过程却充满未知,因为对于国际市场,中国企业有太多的不知,要了解的还有许多,小的方面如包括当地法律条文、市场规则标准,大的方面需要考虑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甚至包括一些国家地区的社会动荡等各种风险因素。
所以中国装备既需要走出去,又需要在走出去的同时做好风险控制,做到胸中有数,不能过于盲目,过于自大,过于乐观。
那么,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要做好内功:一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转换升级。 将“中国制造”升级成“中国创造”。二是确保质量过硬。将产品立足于高端精细,以质量过硬的产品为自己赢得市场、为企业赢得口碑、为国家赢得美誉。三是提升服务水平。从只专注于产品研发、制造、销售的发展阶段上升到能提供完善的商业服务阶段。在此基础上,苦练外功:拓宽国际视野,一切向国际领先的标准看齐,在竞争的过程中,获得独有的竞争优势。
惟有做好内外功,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方能立足世界舞台。
编辑:武文博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