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迎来首个“国家计划” 全国拟建示范基地
以数字模型为基础的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近日,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根据计划提出的目标,到2016年,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增材制造产业体系,整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同步。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表示,3D打印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的出台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未来10年,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3D打印技术将与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智能材料等其他先进技术充分融合,成为若干智能制造平台上的某个部分。
国家计划对标国际水平
全国拟建示范基地
《推进计划》要求,在产业化方面,3D打印产业销售收入要实现年均增速30%以上的快速增长,形成两三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3D打印企业。
在行业应用上,3D打印要成为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及修复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初步成为产品研发设计、创新创意及个性化产品的实现手段,以及新药研发、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工具,在全国形成一批应用示范中心或基地。
一直以来,3D打印材料被视为产业瓶颈之一。为此,《推进计划》鼓励优势材料生产企业从事3D打印专用材料研发和生产,针对航空航天、汽车、文化创意、生物医疗等领域的重大需求,突破一批3D打印专用材料。到2016年,基本实现钛合金、高强钢、部分耐高温高强度工程塑料等专用材料的自主生产,满足产业发展和应用的需求。
同时,《推进计划》提出将大力推进应用示范,包括着重解决金属材料3D打印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问题,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在国防军工其他领域予以扩展;以及完善个性化3D打印医疗器械在产品分类、临床验证、产品注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推进计划》中还提到行业应用显着深化。增材制造成为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及修复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初步成为产品研发设计、创新创意及个性化产品的实现手段以及新药研发、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工具,在全国形成一批应用示范中心或基地。
与此同时,计划提出成立增材制造行业协会,加强对增材制造技术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诸如安全、伦理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建立5到6家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完善扶持政策,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标准体系。
本报记者梳理资料了解到,如今3D打印主要应用于两大领域,一是工程类制造,二是民用发展。在工程类制造方面,一方面是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的重要零部件生产,这些零部件生产要求高,传统工艺往往无法达到或者成本过高。另一方面是用于工程制造的小批量或者单件产品生产,相对于批量生产而言,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
据本报记者了解,珠海、青岛、武汉、成都等地已开始兴建3D打印产业园,并将其作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高新技术解决废旧塑料
引领建筑环保风
当下,塑料是最普及的打印材料,随着3D打印高新技术的普及,废旧塑料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相较于其他原料来说,塑料的各项参数较为符合三维打印技术,同时塑料的可塑性较高,比其他类型的原料更容易操作,所以现在很多采用3D打印的模型都是用的这种原料。”罗军分析认为,就目前情况来说,3D打印技术如果采取专业生产的塑料,可能将会耗费较多费用。而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研究发现,将废旧塑料重新利用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打印效果。
借助现代化的3D打印技术,废塑料有望在高新技术行业发挥巨大作用。废旧塑料成为打印材料,不仅为我国印刷行业提供了新的材料,还避免了原来处理塑料的费用。对于那些生产型企业来说,也能从废旧塑料获取一些额外的利润,可谓一举多得。
有专家认为,3D打印环保便捷、利国利民,国家出台《推进计划》预示着3D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但行业内的实施细则还需研究,同时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资源利用的研究力度,让更多的原材料加入进来,变废为宝,实现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
编辑:武文博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