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协同处置”盼政策春风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的提高,城市固体废物排放量增长迅速,处置能力不足制约了城镇化发展,影响了城市环境和社会稳定,我国不少城市开始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
2014年10月30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全国政协委员及行业专家就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问题建言献策。
今年两会期间,这一话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为此农工党中央提交提案呼吁应审慎统筹城市固废物处理,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记者针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话题专访了部分代表委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
虽取得成绩,仍需大力推广
徐德龙认为适当在城市周边恢复或新建一些水泥厂,可以为城市减轻负担,解决我国许多城市正在面临的“垃圾围城”困境。
而水泥窑在协同处置废弃物方面的优势近年来正逐渐被认可。目前,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正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领域进行探索,铜陵海螺的生活垃圾处置项目、华新三峡库区漂浮物处置项目、新北水工业废弃物处置项目、越堡水泥城市污泥处置项目均取得了一定成绩。
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具有高温(最高达1450℃)、气固反应面积大等特点,中碱氛围和固化重金属离子强的水泥熟料煅烧过程是处理城市污泥、建筑及生活垃圾的最佳途径。
一方面,煅烧后的城市垃圾可作水泥厂燃料使用,满足低碳节能的要求;另一方面,1450℃的高温避免了垃圾焚烧产生的二英,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
但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刚刚起步,在政策、标准、技术、监督等方面急需建立和完善。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巡视员王福强:
农工党中央提案呼吁:审慎统筹城市固废物处理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
近年来,我国已经有城市利用水泥窑开展了垃圾协同处理工作。实践表明,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优点突出,可利用现有工业设施,不增加土地,环境扰动小,处置效果好,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是群众普遍欢迎的好方法。
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虽然在技术上基本成熟,但下一步还要面临观念上的转变。当前城市垃圾处理的产业链条已经形成,甚至一些城市的垃圾处理单位是事业单位,逐渐变成了城市的包袱。
对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来说,虽然国家在政策上鼓励支持,但是更多的决策还是掌握在地方政府部门的手里。只要地方政府能下定决心,制定地方相应的鼓励政策,那么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基本上就能推广。我比较推崇安徽的安庆市、贵州的贵定县政府的做法,值得其他城市政府去学习。
对此,在今年两会上,我所在的农工党中央提案建议:应审慎统筹城市固废物处理,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提案建议:一是规划先行,打破地域和行业限制,把水泥窑协同处置列入“十三五”全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跨地区固体废物处置规划,把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列入地方环境应急响应体系。二是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将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固体废弃物,写入有关地区法律法规,地方行政部门,统筹考虑区域垃圾废弃物协同处置问题。三是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在整体固体废弃物处置规划中,加入水泥窑协同处置内容。
同时,提案还建议工信部、环保部、建设部、发改委等组织开展示范城市建设。一是在现有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在京津冀地区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固体废弃物推广工程,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明确地方政府负责组织推进,国务院有关部门给予一揽子政策支持。二是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政府职责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三是鼓励规范第三方参与城市管理。四是研究制定水泥窑处置废物项目激励制度,重点考虑项目投资补贴、设备投资款抵税、进口设备税费减免、废物处置费等。
将水泥窑协同处置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一是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列入工信部、环保部、发改委等国家重大环境保护和产业绿色发展战略规划。二是设立国家重大装备产业化行动专项。建议由上述相关部委牵头,设立国家重大装备产业化行动专项。在我国现有技术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工艺路线和装备给予重点支持。
下一步建议媒体多组织一些专题报道。政府主要推进部门多组织一些全国性推广交流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认知度。
不管现在的困难有多大,但我相信将来水泥窑协同处置一定会成为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主流,对此我们充满了信心。[Page]
全国人大代表、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
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做到有法可依
今天的水泥行业已经转变为一个节能环保、为社会作贡献的行业。它代替了大量木材,解决了人们的居住问题,而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等环保节能技术,也是海螺水泥的强项所在。海螺水泥全部熟料生产线均已配套余热发电,截至2014年年底,海螺水泥共建成投产余热发电机组81套,按火力发电同口径计算,年节约煤27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27万吨。
一方面,行业协会应该引领建材行业的前进方向,应该帮助社会改变对行业的传统印象。另一方面,必须呼吁政策春风,希望国家给予一定补贴,支持水泥企业推广协同处置技术。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自上而下,上至国家,下至地方政府,甚至地方标委会,都要有法可依。
2013年10月6日国务院下发的41号文件明确要求,全国现有水泥生产线配套水泥窑垃圾处理系统不低于10%,但实际执行情况并不容乐观。
因此可以看出,水泥窑协同处置已经得到了中央的认可,但由于没有具体的补贴措施,使之难以推进。我希望地方政府能对此制定符合地方推广这一技术的相关政策,帮助企业推广。
全国政协委员、华夏董氏兄弟集团
执行董事董配永:
加大政策扶持和科技研发力度
在众多垃圾废弃物处理方式中,应该大力提倡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这一标本兼治、环保有效的方式。我的建议有以下四点。
首先,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中发挥的作用,让民众加深了解和认识。
其次,加大政府主导力度。希望国家层面明确各级政府特别是有条件的地方,对这一工作予以重视,纳入主要议事日程,明确负责领导,落实主管部门,指定具体企业,花大气力切实抓出成效。
此外,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是公益事业和环保产业,需要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的地方受财政紧张限制,弥补不了企业增加的成本,影响了企业积极性,建议参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补贴标准予以财政支持,特别在设备投资、技术改造、贴息贷款、税费减免、原料供应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最后,还要加大科研服务力度。建议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重点支持生活垃圾、污泥等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研发,结合我国生活垃圾特点,提高生活垃圾预处理技术的适用性和技术水平。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做好服务与指导,帮助解决运行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秦升益:
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提升水泥窑协同处置水平
通过调研,深入了解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有关情况,深刻体会到利用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符合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方向,对解决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促进水泥行业绿色转型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需要一个过程,要加强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着重加强性质复杂固体废弃物预处理技术研发,提高协同处置技术适用性,提升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设计、制造和运营水平,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
今年的政府报告里出现一个热词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看出国家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我认为垃圾处理科技创新有多种方式,要多头并进,不要搞“一刀切”。科技创新需要加强政策扶持,创造好的创新环境,也许还会显现出更多更好的垃圾处理方式。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企业不能依靠政策的支持,有诉求就有创新,创新的结果还得交给市场来检验。我的观点是,鼓励支持大家都创新,但在没有大量的实践之前,不要过早地对某一项技术下结论。
编辑:鞠丽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