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水泥海外投资开启“走出去”新模式
“曼巴项目是冀东远赴重洋建设的首个EPC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冀东要对标国际先进管理理念,与国际化接轨,要不断提升国际化管理水平,努力建成精品工程,创冀东质量、冀东速度,这是冀东‘走出去’制胜的法宝。这一项目将检验我们的装备能力,锻炼员工队伍,积累工作经验,树立冀东品牌,彰显冀东精神,在冀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张增光董事长指出。
海外投资开启“走出去”新模式
当前,国内诸多工业领域产能过剩日益加剧,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新的机遇。冀东发展集团海外投资项目开启了“走出去”的新模式,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以张增光董事长为首的冀东发展集团高层领导以前瞻性的发展眼光,确定了“走出去”的战略部署。集团公司优势产能“走出去”发展的战略,目前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得到了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国家鼓励钢铁、建材等优势产业“走出去”的先行者。
截至目前,南非曼巴水泥项目总计发运材料、机具、设备45船次,累计完成交货运输量65000多立方米。生产线混凝土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混凝土浇筑量已完成36000立方米。目前,石灰石破碎、石灰石预均化堆场、原料立磨、预热器、水泥窑、篦冷机、水泥立磨等单体土建工程完成,均已交付安装单位安装。所有混凝土储存库滑膜施工均在今年1月完成,所有生产线土建主体工程预计于2月完成。
同时,集团公司缅甸项目已就BOT合同签订前关键技术商务问题与缅甸工业部第三重工业司进行了四轮商讨,预计在第一季度签署AOT(过渡阶段协议)技改协议并在上半年完成BOT最终协议签署。赞比亚项目已获得南非莱利银行、世界银行下属国际金融公司和中国银行赞比亚分行的书面贷款意向性协议。世界银行下属国际金融公司(IFC)于1月22日至28日对集团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尽职调查。
目前,集团公司除已在布局的南部非洲、东南亚地区外,还将目光转向太平洋东岸的南美区域,拟在沿岸国家港口城市投资建设粉磨站,充分释放国内产能。同时,集团公司还在对中东欧及澳洲区域及辐射太平洋岛国进行市场调研。
2014年9月3日,公司领导王晓华、于九洲、陈鹰到曼巴项目检查指导工作。
冀东水泥在南非展示冀东精神
什么是冀东精神?冀东精神的实质如何体现?冀东南非曼巴项目的建设者们,用智慧和辛勤汗水给予了完美的诠释。正是这种精神,在8年前中非高峰论坛上,公司高层与南非总统的交流成为现实,为冀东今天实施国际化战略转型打下了基础。
“冀东能力”为走出国门坚定信心
2014年6月28日,中新社新闻网以《中国水泥成功在海外扩张首次实现人民币海外直投》为题首发新闻:南非曼巴水泥项目受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重视,2013年3月26日,他与南非总统祖玛共同见证了融资签约仪式。“这是中国建材企业真正迈出对外投资、产业向外转移发展的里程碑的一步。为中国国企,也为冀东从一个本土企业转变成国际化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增光如此表述。
从2006年中非论坛确立南非项目已经8年多,冀东做业主在国外承建工程项目是首次,从投资、融资、承建、运营等一条龙工作,项目领导和员工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陈鹰副总经理是项目团队负责人,8年来他数次奔波于国内与南非,以他高超的谈判艺术以及与国际政要交往能力实现了冀东向国际市场接轨的第一步。他说:“以项目融资为例,冀东没有成熟的经验。首先南非人对中国人不信任。他们眼中的中国人就是影视剧作品里的中国人,小脚、梳辫子,经营劣质商品。所以,南非的合作伙伴对于冀东能不能做好这个项目存在着很多的疑问。为了改变这种印象,项目谈判过程中,陈鹰多次邀请对方参观冀东装备和涞水建设中的生产线,从动工到建设11个月的时间,冀东团队出色的成绩,使南非合作伙伴非常震惊。通过不断交流,历时3年磨合,双方建立了彼此的信任,同意为冀东融资。为了这个项目融资,我们共签了87个合同,草稿摞起来有12米高。南非银行负责人说,通过跟冀东合作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重新认识了中国公司,重新认识了中国的年轻人。”冀东的项目团队展示了中国企业最强的优势,冀东的高效率,技术实力、施工质量和敬业精神值得信任和敬佩。
“冀东精神”彰显团队力量
冀东承担的是EPC总包工程,从工程设计、设备生产到项目建设、运营均由冀东完成。2014年3月1日,冀东第一批建设团队开赴非洲。自踏上非洲大陆那一刻起,冀东的建设者们无暇欣赏非洲如诗如画、宁静自然的异国风情。他们冒着40度的高温、超强紫外线和热浪烘烤,奋战在建设工地。最初的建设工地杂草丛生、毒蛇出没,有的员工一只手抱着仪器一只手拿着木棍防蛇。设备短缺给开工带来很多困难,领导带头划线清理场地,拿起铁锹一铲铲地搅拌混凝土、上料、倒运,为的是按期开工。员工们吃住在工地,超重的体力劳动让从未从事过重体力劳动的管理人员手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冀东员工没人叫苦。2014年圣诞节期间南非大面积罢工,导致各种材料及国内到港物资无法及时到场,钢材可谓一吨难求,而项目部未雨绸缪预先存储施工材料,使工程未受到影响。面对初次承接国外EPC项目管理模式、各种制度及管理手段还不健全,为了应对现场实际需要,结合海外工程先进工程管理经验和南非曼巴项目现场实际制定了《海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中严格把控质量关,曼巴项目的工程质量充分得到了业主方的认可。一件件感人的事迹抒写了一篇篇奉献的故事,也彰显了团队精神,这种团队精神是企业精神的重要内涵,是企业不懈追求的永恒理念。
短短的11个月,幻想中的冀东曼巴水泥在彩虹之国已经拔地而起。这是一个团队的智慧,这是一个团队的力量。这些特定的人们团结在一起围绕一个目标为之努力奋斗形成了一个冀东新的团队。这个团队就像金字塔,每个层面都是属于团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层面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通过相互紧密协作的配合,形成一股强大的不断向前推进的动力。
截至2015年2月13日,南非曼巴项目预热器、水泥窑、大布袋收尘、电收尘、篦冷机等主机设备已经安装完毕。
认真的工作态度让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
在南非项目工地上,你会深深地感受到员工们朝气蓬勃的工作热情,深深体会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对工作的认真态度,负责精神。南非项目部工艺部长石云生介绍了其中的小故事。
[Page]项目部总经理马吉全根据以往的实际生产经验,认为在投料初期回转窑窑尾容易因积料导致烟室钢板升温氧化,建议在窑尾支撑板与给料勺之间增加很薄的一层耐火材料,但安装位置需要精确。经过各专业领导及工程师查看图纸,研究讨论后,决定使用总高40mm的锚固件,在狭小的空间支模,不但保证了施工质量,还保证了使用质量和安全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完毕后,鲁铜副总经理总会亲自到现场查看、监督、验收,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检查工作。领导的表率和示范作用,为员工们做出了榜样。
为保证预热器安装进度,耐火材料供应商售后人员DEON先生,驱车200公里,先后到现场3次,为现场的施工人员耐心指导及监督,真正做到了严格规范生产。现场施工人员亦尽职尽责,认真完成制模工作,两个仅4.5T浇注料的金属膨胀节,现场制模就用了近两天的时间。虽然时间长一点,但是使用寿命却大幅增加。其中预留膨胀缝的阶梯形式,锚固件的间隔布置,DEON先生都进行了更加细化的讲解。由于工作量较少,项目组提出售后人员来一次就可以了,但DEON先生认为必须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跟进,既满足用户的需要,又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这种认真工作的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河北设计院在预热器设计之初,借鉴曾经出现的问题对南非项目进行了消缺。例如对分解炉撒料装置的设置,三级下料管分为上下两段,预热器鹅颈管膨胀节的设置等。在设计院认真负责的态度下,避免了项目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
认真的工作态度,总会让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积极的工作心态,活就会干得成功漂亮;认真的工作时光,才可使生命充满朝气和喜悦。有项目组全体成员的认真工作态度,勤奋努力的工作作风,南非项目必定成为冀东发展集团海外事业拓展的一面旗帜,也将成为参与项目所有成员值得自豪的人生经历。
2014年9月22日南非曼巴项目鸟瞰图。
克服重重困难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每个新建项目的开始,都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尤其是冀东发展‘走出去’的第一步——南非项目。”南非曼巴项目总经理马吉全回忆说。
南非曼巴项目体现冀东集团的战略转型“走出去”目标的实现,成功与否直接影响集团海外项目未来的发展前景。南非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离开了祖国热土,无数个日日夜夜,在这片陌生而又神秘的土地上,用一腔热情和无悔青春书写着集团的未来。
南非曼巴项目建设,除了国内通常出现的困难外,还有许许多多意料之外的情况。项目组迎难而上,克服种种困难,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曼巴项目自开工伊始便存在着现场施工人员短缺、建筑材料不完备以及施工机械短缺等不利情况。但项目部领导本着一切为项目的工作原则,多方筹措,采取建筑材料代换、人员更替施工、施工机械错峰使用等方式、方法,力保工程连续开展。
2014年9月份起,南非当地出现大面积罢工,导致各种材料及国内到港物资无法及时运输到工地,项目现场各级管理人员一面稳定工人情绪,一面四处协调急需物资及物流运输车辆,使得项目各项进程依然有序进行,并未对曼巴项目工期造成实质性影响。
南非项目在设计上也采取了许多创新,设计制图采用混凝土部分图纸与钢结构图纸分开画图设计,钢结构部分国内制作,混凝土部分现场施工;车间及支架采用了大量钢结构,梁柱连接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并且在国内放样制作好,现场安装。这种设计方法不但施工速度快,而且制作质量也高,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项目现场设计代表的前期工作,主要集中在图纸会审和基础处理上,后期工作主要集中在项目“消缺”上,工作内容相互穿插。设计师代表李军喜对本专业情况进行现场把握,把握不好的个别问题提出建议并附上几种可行方案,以供设计者参考和采纳。别的专业有问题的及时给设计者反馈、沟通和核实,使问题都得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妥善解决和处理。
截至2015年2月底曼巴项目已完成土建工程总施工量的90%以上(不含厂区道路),钢结构工程量的80%,机械安装工程50%,电气安装的20%,项目已全面转入土建收尾,机械安装处于高峰期,电气安装逐渐展开,在短短的9个月时间里曼巴项目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冀东发展集团全体南非项目参建人员以出色的工作实践着他们的心愿——就是创冀东品牌工程——向集团及曼巴业主方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4年5月14日,商混站吊装两个水泥罐,成为现场最高建筑。
辛勤的汗水为衣服浸染上“云彩”
在南非曼巴项目的工作进程中,全体领导、员工与困难斗争,与环境拼搏,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把冀东精神发挥到了极致,用他们的满腔热情与执着,挥洒出了别样的人生轨迹。
异国他乡,气候环境的差异、生活条件的艰苦考验着每一个人,但大家没有退缩,都在为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奉献着。在杂草丛生、蛇虫密布的施工现场,临建施工成为摆在全体项目管理人员面前的头一道难题。前期机械设备、施工人员、配套屋子等问题均摆在面前。项目部领导巧妙决策、全力协调,全体管理人员齐上阵,发扬冀东人艰苦奋斗的精神,顶烈日战酷暑,通过外部协调机械设备,很快完成了施工场地的场平、道路路基的施工及内临电的电缆敷设工作,其中艰辛只有每个参建的人员能够体会。
在南非,员工们每天出门比吃饭还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脸上涂抹大量防晒霜。那里紫外线强烈,有的员工皮肤被严重晒伤,大范围红肿脱皮,防晒霜和着汗水一个个全是大花脸。就是这样,始终没有人退缩,他们都在与环境作斗争,与自己作斗争,与项目作斗争。
在项目部克服了厂区“三通一平”问题后,临建物资接货及临建设施施工难题又摆在了项目组面前。由于前期临建施工机械设备全未到场,所有工作基本上是人工操作。为了加快临建施工进度,领导带领项目部全体人员冲在施工第一线,拿起铁钎一铲一铲地搅拌混凝土、上料、倒运拌合混凝土。时间一长,每个人都动作娴熟,员工们互相打趣地说:“这个项目干下来,我们自己都可以组织施工队了。”超重的体力劳动使手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连中午吃饭时,手都在颤抖。但就是在此情况下,领导员工们吃完饭后,还是不顾已透支的体力,继续争分夺秒地工作,谁也不甘落后。
在铺设临建电气部外线箱变至其二级柜电缆时,直埋电缆需开挖电缆沟2100多米,铺设粗重的铠装电缆20000多米,任务非常艰巨。烈日当空,强烈的紫外线炙烤着南非大地,项目部领导身先士卒,带领项目部管理人员铺设着一根根长龙般的电缆,或肩扛或手拽,穿过铁丝网、登上高土坡、下入电缆沟,最终将电缆放入指定地方。每根电缆的铺设,每个步骤的完成,都充满着艰辛。大家精疲力竭,每个人犹如蒸了一次桑拿,浑身尽湿,在强烈紫外线的炙烤下,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最后衣服便显现出一朵朵“云彩”。同事们就风趣地调侃:你看,我躺在云彩上了。
艰辛伴随着困苦,欢笑伴随着汗水,冀东的游子们从踏进南非曼巴的那一刻起,就已立志在这里打造一个精品工程,开创一片属于冀东的蓝天。
员工在工地用餐
可口的饭菜让员工干劲十足
身在异乡,最想念的除了亲人之外,要数家乡的味道了。远在南非,能够为员工提供可口的饭菜是曼巴项目部领导们的夙愿。
[Page]曼巴水泥建设初期并不具备建设食堂的条件,公司安排厨师在离工地10公里外租的农场里做饭。由于厨师少、设备简单,师傅们每天需要凌晨三四点钟起床做早饭,紧接着是午饭、晚饭,一刻不停。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临时食堂保证了工人们的一日三餐,而且两素一荤加一汤。
随着项目的逐渐深入,来自国内各地的工人越来越多,单一的炒菜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工人的需求。经过讨论,公司向国内申报了3口直径1.2米的大锅,保证了在人员最多的高峰期的吃饭问题。由于工人多来自四川、江苏、安徽、河北等地,经过反复沟通,食堂在菜品口味上逐渐形成了炒菜时必须保证一个川菜,一个大众菜,一个肉菜的模式。四川工人爱吃辣味,专门为四川工人炸辣椒油摆放在窗口;早点必须保持两个稀饭,以适应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爱吃面的特点;每星期为工人准备一次豆浆、炸饼,以调剂口味。
针对浪费现象,食堂把一部分馒头切成两半,并在第一次盛菜时减少菜量,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食堂内部每星期召开一次会议,及时听取员工心声,并进行探讨、研究解决办法,最大限度满足员工用餐。
考虑到工人工作辛苦,马吉全总经理决定让食堂每周为每名员工发一次水果、一瓶啤酒,这一举动得到了工人们的一致好评。同时,食堂大厅安装了电影放映机、卡拉OK机,丰富了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由于南非中午气候炎热,项目部从国内运来吊扇使工人在食堂就餐感觉到凉爽舒适,并且,食堂每天保持熬两次绿豆汤给工人送到工地,以减少暑热给工人们带来的身体不适。
随着工人对生活用品需求量的增大,项目部研究在靠路边的地方设立了小卖部,由项目部指定兼职人员在下班时间义务卖货。小卖部按进货价出售商品,让员工真正得到了实惠。每逢传统节日,项目部领导都和食堂师傅一起动手为工人做月饼、包饺子,并为工人准备可口的饭菜、水果、啤酒,减少了工人思乡的情绪。
曼巴水泥后勤主管崔亮感慨地说:“身在异乡,能让员工们吃上可口的饭菜,总能减少一些思乡之苦,增加一些工作劲头。”
2014年3月12日,浇筑临建期污水池基础,也是第一个混凝土基础。
2014年11月29日,窑胴体吊装完成。
南非故事
很多人初到南非,便很快被非洲大陆的别样风情所吸引。圆形的农田,被原始森林覆盖的农场,忽隐忽现的野生动物和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这里远离城市,没有曼德拉广场的神圣庄严,也没有约翰内斯堡的繁华喧嚣。有的是如诗似画般的宁静、自然,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原始美。身在其中,会自然地产生返璞归真的感觉,使心灵得以净化和升华……
跑260公里买配件
在水电工程师陈英成看来,临建阶段是最难度过的一个时期。南非项目是冀东发展的第一个海外项目,由于公司缺少这方面的经验,施工材料抵达现场的时间要比现场需求的时间晚大约50天。
为了确保施工进度,公司安排临建水暖材料从南非当地采购。“由于管件采购数量较大,周围几个城镇的商店都被我们跑遍了,最远的商店有260多公里。就拿最普通的PVC排水管件为例,我们每到一家商店都要将存货一扫而空,全天采购结束,还经常是数量不够或型号不全。”陈英成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所需管件陆续地采购了一个多月,才完成了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最终一次性供水成功。
临建期间现场施工很紧张,在前几船物资到货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项目部的人员卸集装箱。最多的一天来了12车集装箱,项目部人员一天卸了7车,中午都没有回去吃饭。“在那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基本天天卸集装箱。”就这样,从厨房设备、床、衣柜、办公桌椅,到电缆、电器柜、给排水管材,曼巴水泥的每一件东西都被项目组人员从集装箱里掏出来,搭建起了冀东的第一家海外项目。陈英成感慨地说:“虽然这段时间是最累的,但也是最能体现我们项目部人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时期。”
接收国内发货18船次
刚到南非时,工地现场并不具备居住条件,所有员工都临时居住在距工地15公里外的一个农场里。李广斌作为库房主管,每天早晨坐班车去工地办公,晚上回到农场还要整理接货单证和办理入出库手续,经常忙到夜里10点多。“那一个多月,虽然忙碌但心里很充实。我不仅对近期到货的物资全部办理了入出库手续,同时也将前期采购的物资进行了分类整理和相应的入出库处理。”李广斌回忆。
李广斌主要负责国内外进场物资接收及管理工作。为了管好物资,2014年3月,李广斌到项目部伊始,便根据南非项目物资到货情况,将物资分为南非采购及国内发货两大类,分别建立了《物资入出库台账》,对进场物资按照类别进行分类管理。
2014年下半年,国内发运的水泥设备、钢结构及钢网架等物资相继进场,其中包括电器类4船次、机械类6船次。截至2014年年底,库管组已顺利接收国内发货的工程物资18船次,及大批量南非当地采购的物资。
方便面是第一顿饭
在满怀期待中,现场土建生产经理王满良经过15个小时的飞行,终于在约翰内斯堡机场落地,又经过2个多小时车程,最终到了临时居住的地方。由于当时还没有厨师和厨具,王满良在南非的第一顿饭是和7个工人吃的方便面。未来得及休息,王满良便来到施工现场。热浪的炙烤使人们如同蒸锅里的馒头。
第二天正式开始了紧张的临建施工。王满良说:“因为当时各种周转材料及物资还没有到场,市场在哪里还要慢慢找。工人们使用着最原始的铁锨,顶着烈日,硬是把临建槽开了出来。后来,又从国外买了台半人工半机械的小搅拌机,我们就是在这样条件下完成了临建基础工作。”
在临建污水池地板砼施工中,几十立方砼任务,用半机械化的搅拌机无法一天完成。王满良出主意用人工搅拌。马吉全总经理立即号召管理人员全部参战,并不时给大伙打气,同时将午饭送到了现场。不巧那天中午下起了大雨,大伙淋湿了全身,但工人们一直坚持到把整个地板浇筑完成。这次“战役”,在场所有人的手都磨出了泡。然而,这样的苦和难却只是项目的冰山一角。
节约成本不受罢工影响
南非是一个工会力量十分强大的国家,行业罢工屡见不鲜。2014年7月,钢铁行业出现大罢工。市场上钢材可谓一吨难求,但曼巴水泥的施工并未因此出现停滞。
“早在2013年,我们便做好调研,获悉2014年可能会出现钢铁罢工,便在2014年3月工程建设之初就着手准备钢材储备工作,同时与供应商签订价格固定的长期采购协议。”总经理助理宗银路介绍说。在随后的2个月内,曼巴项目完成了钢材总用量近50%的储备,这使得曼巴项目在这次南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钢铁行业大罢工期间,得以持续建设未受影响。此外,由于罢工后钢材价格涨幅较大,这一储备方案也为曼巴项目节约了超过百万的成本。
编辑:冯磊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