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企业观之八:企业家要终身学习
我的床头有一个塑料筐,里面放着我近一段时间内想读的二三十本书。每天临睡前,我都会从里面拿一本书出来读,全部读完后我会把筐里的书放回书架,再挑一批感兴趣的书放进筐里。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好习惯如跑步、游泳等我没有,坏习惯如吸烟、喝酒等我也没有,我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这么多年来,我大量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读书和思考上,数十年如一日。我对自己的总结就是:平生无过人之处,只好读书。
对于我爱读书的习惯,部下们都非常了解。因为我基本上是书不离身,会抓住每一点儿空余时间读书。我读的书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和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无论到哪里出差,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去书店转转,能挑到一本好书对我而言是一件高兴的事。每年,我还会选几本书发给干部们阅读。
读书既是人生修行的阶梯,也是提高工作水平的捷径。多年来,勤于读书的爱好让我受益匪浅。有一次,一位记者对我说:“宋总,我感觉你是个谜一样的人。你职业经历里的几次登场都是救场,当北新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一把手时,面临的都是极端困境,但你一一闯过了难关。”我回答他:“我能做成一些事,靠的就是不断学习。”
我的职业生涯是“台阶式”的,从科长、副处长、处长、副厂长、厂长、总经理助理,到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几乎企业里每一个层级的岗位我都做过。每一个职位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都是全新的,要快速适应角色并把工作做好,靠的只能是不断学习。
学习不能死读书或教条主义地照搬照抄,也不能太过功利,只关注经营实务类的经验之谈。常听人抱怨,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观点往往好听不好用。我的感觉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许多观点不像物理、化学那么好验证,也不像数学那么好推导证明。事实上,任何人都无法告诉我们经营的真正答案。我们的学习主要在于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掌握必备的知识和工具,进而触类旁通,活学活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坚持学习以外,我还喜欢认真思考,对做完的每件事都认真进行归纳总结。有人评价我是个“师者”,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者”和“总结者”。其实聪明人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归纳、总结、思考是一个避免犯同样错误的好办法。
读书学习是我思想的源泉,讲课与演讲也大有裨益。有的人不理解,觉得演讲之类的事凭的是嘴上功夫。事实上,演讲更多是在锻炼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系统思考能力,这对于企业家来说非常重要。
每次讲话,我都要花时间充分准备,在反复的思辨中,产生思想的火花,归纳出一些新东西。当把一件事情完整表达出来时,我的思想又得到了一次梳理。在与大家的讨论中,我会得到很多启示,原有的想法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所以,我一直把演讲当做重要的学习交流方式。
当厂长时,因北新集团的改革和发展有些突破,北京市年度工业会几乎每年都让我去介绍经验;党的十五大前后,我受邀到清华、北大[微博]等学校讲课;结合做企业的体会和人生经历,我也曾在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就读的河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做过演讲。
到中国建材集团以后,随着企业的崛起,我又被国资委[微博]和相关企业,一些省级国资委[微博]、地市政府,清华经管学院、北大光华[微博]学院等商学院邀请,介绍企业的发展思路与实践经验;我曾被中组部选聘为中央讲师团成员,也是中宣部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还被国家行政学院聘为兼职教授。
我的演讲之所以受大家喜爱,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内容积极正面,从不讲消极的话,也不吹嘘自己,不伤害别人,不乱议论;二是有系统的思考,能较好地结合实际;三是尽量用讲故事的方法,语言比较直白,大家容易理解。最近几年,我受邀出席过一些论坛,也接受过央视、凤凰卫视[微博]、报刊和网络媒体的采访,但我都是就自己熟悉的工作和业务领域进行讨论,本着“讲真心的话、真心地讲话”的原则,与大家分享我的观点。
有人担心,做两个大型企业就够忙的了,怎么还能抽出时间到处去讲课和演讲呢?会不会影响工作?实际上,抽时间和社会交流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不仅可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也会得到难得的学习和思考的机会。也有好心人提醒我不要再出去讲话,实际上,国企领导人大都不愿去公共场合讲话,怕讲错话和枪打出头鸟,但如果谁都不去讲,社会上怎能知道国企的工作情况和我们的想法呢?“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的看法是,我们有话要讲出来,我们需要和社会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这些年来,在一次次讲课和演讲的交流中,我对企业改革、战略选择、经营管理、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企业家精神等问题的思考也在不断地深化和升华。历任上级部门的领导都肯定了我在介绍和宣传国企发展、改革和管理经验方面所做的工作。
学习和思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指导实践。所以,作为一位学习型领导者,最关键的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读书学习和演讲交流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得到的启示,都要回归实践。当初读完MBA回到企业后,我就把书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了企业中,同时把企业的一些问题又当成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正是在这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中,很多企业的难题迎刃而解,我对企业管理的认识也得到了完善。
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我不是理论家,但我对理论的看法是,如果一个高深的理论,又做模型又做推理,但在实践中却无法得到验证,或和常识相违背,那它一定是错误的。正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说,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管理者坚持捕获“知”不容易,要将“知”付诸“行”更需要定力与坚持。
学习永无止境,我们既要善学善思,又要善谋善为。古人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见,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缺一不可。企业家成长的过程应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或者说,企业家必须终身学习。
(选自《我的企业观》之“企业家精神”)
编辑:周利群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