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行业要有应对通缩举措

中国建设报 若行圆 · 2015-02-15 11:47

  新年刚过,有一位企业家说,建筑部品商不怕通胀,就怕通缩,因为一遇通缩,与住宅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就会出现更大的困局。

  从统计数据看,去年12月CPI上涨1.5%,全年上涨2%,处于一个相对低位的水平。PPI数据则同比环比齐齐下降,且降幅均有扩大。虽然经济总体出现了回暖迹象,但相关数据,特别是PPI数据,显现出通缩压力正在加大,需要引起全行业的警惕。

  首先是增长性轻微通缩,这是伴随着经济放缓出现的。从成因看,形成轻度通缩尤其是PPI环比同比下降的持续时间过长。前期刺激政策在2014年出现收缩,大规模价改的实施,导致了物价下跌,轻微的通缩苗头已经显现。

  其次是周期性轻微通缩。中国经济从前期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出现了政策消化期、增速换挡期和结构调整振动期这三期叠加。在这个阶段,生产能力出现大量过剩,供大于求,引起了物价下跌,尤其是制造业、建材业以及与房地产领域相关的家电、厨卫和部品部件业都出现了收缩。

  最后是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带来了需求拉低性轻度通缩。当经济走势放缓时,消费和投资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处于低位。与此同时,金融效率降低,信贷扩张过快,导致出现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和坏账。受到波及的不光有银行,还有地方债务平台、房地产业、钢铁流通业等。金融机构的惜贷也引起了信用紧缩,从而催化了新的通缩的苗头。因此,全行业要有应对通缩的举措,通过新的市场开拓来化解和延缓通缩带来的压力。

  适应新常态、开拓新市场,一方面要依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扩大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新的投资方向,通过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来获得2015年的新市场。

  一是瞄准“一带一路”战略给建材业、建筑部品业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已倡导成立了400亿美金的丝路基金,筹建1000亿美金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与沿线国家结成命运共同体。目前,“一带一路”的周边国家大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基础设施总体落后。因此,全行业要积极“走出去”,参与上述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瞄准我国高铁和相关产业给建材业、建筑部品业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我国高铁已突破1.5万公里。今年建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除了最为直接的站房建设和装饰外,高铁沿线房地产的升温也将为建材业、部品业、装饰市场输入活力。不仅如此,包括绿色建材、新材料在内的一系列产业,也有望搭上中国高铁驶出国门。在房地产持续低迷中,全行业能不能在高铁建设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新市场,特别是以高铁为环绕的城市群,能不能催生出一批新工程、新亮点,值得期待。

  三是瞄准建筑产业化、住宅产业化给建材业、建筑部品业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近年来,建材企业、部品企业特别是大型骨干企业加大了研发力度,在全面推进工厂化加工、现场装配式施工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住宅的部品化、部件化比重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与此同时,防水产品、节能门窗、节水卫浴、绿色涂料等层出不穷,也为市场另辟蹊径创造了条件。只要我们抓住这些机遇,就能抵御通缩的到来,进而使市场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编辑:张敏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8: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