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全面降准 让实体经济真正受益是关键

上海证券报 · 2020-01-05 11:29

  在此次全面降准中,中小银行共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有利于增强立足当地、回归本源的中小银行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同时,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在2020年的第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次央行选择在新年第一天这个重要时点宣布降准,对市场信心是极大鼓舞,有利于为实现经济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说明中国短期内不会采取降息等大力度宽松措施。

  为何要在此时降准?主要是因为2020年春节取现增加将导致流动性紧张,同时2020年1月起,专项债将大规模发行,这需要流动性支持,而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给了降准外部空间。从经济形势来看,降准也是势在必行。2020年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关键节点,要取得2020年经济工作良好开局,就必须未雨绸缪、主动作为。

  应当看到,在前期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的情况下,2019年四季度经济有回暖迹象,比如2019年1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2%,与上月持平,再度站上荣枯线。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民营企业增长8.9%,增速比上月加快3.5个百分点。显然,民营企业增长带动了工业回升。尽管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整体趋稳,但是基础并不牢固,2020年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与外部不确定性,经济回暖因素与经济下行压力仍处相互角力之中。

  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呈现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债务、高风险的特征。从国内来看,经贸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仍然存在下行压力。不过可以相信,随着中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进一步发力,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以及不断加码的扩内需促销费政策,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值得预期。

  按照央行的说法,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此次降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央行同时表示,此次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此次降准最直接的效果是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助力,特别是提升金融机构参与专项债的发行,有利于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可以加快短期内的基建补短板,对稳增长起到一个拉动作用。降准也将有利于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资金的筹措和融资成本的降低,从而对加大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有利。可以看到,此次降准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大银行要下沉服务重心,中小银行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在此次全面降准中,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共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有利于增强立足当地、回归本源的中小银行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同时,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但是,降准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可能带来的是结构性信用分层的效果。此次降准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是,如何将资金引导到实体经济中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尤其是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久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也提出,要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政策环境的改善主要集中在金融环境,包括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体系、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健全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等。

  不过,从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化仍然面临挑战。对实体经济而言,融资成本的高企,不仅仅是资金成本的问题,更是市场信用的反映。因此,流动性的宽松虽然使得资金成本降低,但是如果没有缓和市场的信用环境,会带来信用分层的现象。降准虽然释放了长期低成本资金,但是从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化,还需要银行克服顺周期思维,通过MPA考核等引导银行加大对制造业、民营企业中长期信贷投放。同时,有必要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来引导LPR利率下行,使制造业企业、小微企业等主体的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从市场预期来看,银行在新的LPR机制下形成贷款利率的下调会是逐渐进行,可能不会在短期内有显著变化,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然任重道远,仍然需要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加力增效”。

编辑:刘群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5: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