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注水泥行业新常态 谋求转型发展新篇章

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方运田 · 2015-02-02 09:47

  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11月9日,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由此,“新常态”这个词开始进入大众的视线,并成为当前最热的经济关键词。

  新一代决策层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并通过“新常态”透视中国宏观政策未来的选择,绝非“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之举。“新常态”,实质上就是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在这一背景下,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水泥行业,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水泥行业人士应及早认清水泥行业发展的“新常态”,准确把握这一趋势,找准发展方向。

  供应新常态:新增产能大幅走低,但产能过剩仍难以改善

  在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水泥行业新增产能被严格控制,据中国水泥网统计,2014年度全国有56条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点火投产,新增熟料产能7254万吨,较上年新增产能8904万吨减少了1652万吨。

  2014年,全国水泥产量为24.7亿吨,而按现有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1800条的设计产能计算,实际的水泥粉磨能力已超36亿吨,利用率不足70%,比2013年73%的利用率还低。

  在供需增速均放缓的背景下,随着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新增产能的大幅降低,未来水泥行业供求失衡的情况将逐渐改善。然而,当前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仍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化解过程,非短时间能彻底完成。

  需求新常态:GDP不再高速增长 微刺激成调控主流

  2014年,全国GDP同比增速7.4%,这个增速创下1990年(当年GDP增速为3.8%)以来的新低。而且总理已经多次表态,不搞强刺激,只搞微刺激。这也意味着未来GDP增速将保持在7.5%左右。

  相应的是,2014年全国水泥产量为24.7亿吨,全年累计水泥产量增长为1.8%。水泥产量增速低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2.8%和2008年金融危机4.3%的增长率,也是创造了自1990年以来的最低谷。

  水泥行业的需求和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当前,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已经正式告别高速增长进入到“常态增长”阶段,经济增速将在8%以下、7%以上运行。对于水泥行业来说,也将同步告别年产量百分之十几的增速。在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比如浙江,最近几年浙江水泥产量都在1亿吨左右,可以说已经进入需求平稳阶段。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转换思维,适应新常态,保持平常心,非常关键。过去经济一下滑,就进行强刺激,使得水泥需求短暂下滑之后又迎来高增长,2008年就是典型的情况,但是2014年里,政府已经开始转变调控思路,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轻易不搞强刺激,不踩大油门。所以水泥企业也必须转变经营思路,适应这种平稳的市场需求状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真正从大变强。

  竞争新常态:并购重组步伐加快 产能集中度持续提升

  在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2013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这样的目标:到2015年,我国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将达到35%,形成3~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矿山、骨料、商品混凝土、水泥基材料制品等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强的建材企业集团。

  在水泥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政府严控新增产能及环保高压等政策效果显现,随着国家有关并购重组政策的支持,并购重组已经开始进入高峰期。2014年,据中国水泥网不完全统计,水泥行业并购事件近20起,涉及海螺水泥、中国建材、台泥水泥、冀东水泥、西部水泥、亚洲水泥、上峰水泥、金峰水泥等一大批水泥龙头企业。

  从并购重组的主体来看,大水泥集团尤其是水泥上市公司成为了并购主力。随着新增产能的严格控制,并购标的将成为稀缺资源,并购成本提高是必然,而拥有资金优势、政府背景、管理经验成熟的大水泥集团尤其是水泥上市公司,利用银行贷款或资本市场等可选择方式多,将成为并购主力。

  根据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要求,2015年全国范围内将形成3~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的水泥企业。据中国水泥网权威发布的“2014中国水泥熟料产能百强榜”显示,目前只有中国建材(近3亿吨)、海螺水泥(近1.79亿吨)熟料产能在1亿吨以上,紧随其后的中材集团、冀东水泥距亿吨集团门槛不远,而华润、台泥、山水、华新、红狮、金隅、天瑞等也拥有着非常雄厚的实力,或将发力踏入亿吨门槛。

  2015年,随着经济下行与产能过剩的持续,新环保法与新排放标准的实施,水泥企业压力进一步增强,这就给重视产业布局、资金充裕的大型水泥集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收购时机,预计并购重组之势有望在2014年基础上愈演愈烈。[Page]

  转型新常态:拓展全产业链 发展混凝土与骨料

  近年来,在自身成本压力增加、市场环境发生改变的双重压力下,水泥企业亟待转型升级。而作为中国水泥工业“十二五”规划的发展重点,延伸产业链已经成为中国水泥企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从水泥生产转向产业链上下游,谋求多元化的发展,进军砂石、混凝土产业则成为水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之一。

  事实上,水泥全产业链发展早已为国际大型水泥企业所用,水泥产量排行世界前几名的水泥企业都是水泥、骨料、混凝土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大部分企业还有沥青材料或其他辅助材料的生产。在国内水泥行业,虽然与这些国际水泥巨头相比,中国的行业发展现状使得企业尚未形成普遍的产业链协同发展,但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主流趋势。

  市场决定发展方向,在水泥产品差异性小、产能严重过剩、经济发展放缓、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的市场背景下,企业如果继续固步自封,就是坐以待毙,近几年来,随着水泥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已经有一部分大型水泥企业开始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发展。以中国建材、华润水泥、中材股份、华新水泥、山水水泥、塔牌集团等一批水泥龙头纷纷进军混凝土行业,新建或收购混凝土搅拌站,抑或参股混凝土企业,已经形成较大产能规模。与此同时,海螺、天瑞、冀东、华新、万年青、上峰等水泥企业也先延伸发展骨料业务。

  水泥企业产业链发展是国际水泥企业主流发展方式,同时也是国内水泥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当今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水泥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可持续发展,就要完善自身的产业链,才能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环保新常态:水泥窑协同处置迎来春天

  提到水泥工业转型发展,就不得不提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从2013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目标--力争到2015年完成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生产线比例达到10%,到 2014年5月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水泥窑协同处置物体废弃物迎来了国家政策、部门正面支持。

  2014年10月30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就“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问题建言献策,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委员们认为,利用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好事,对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促进水泥行业绿色转型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水泥企业也积极拓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业务,华新水泥、中材集团、金隅水泥、海螺水泥等一大批企业开始在在上海、湖北、贵州、广东、湖南、河南、重庆等地布局。据统计,我国在建、拟建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约有130余项,投资规模达55亿元,涉及水泥企业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及其他废弃物的处置,年总处置能力达1000万吨。据媒体报道,到2017年,仅华新水泥就拟在珠三角投资建设5到10个生活垃圾预处理工厂,处置能力达到200万到300万吨/年,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总量可达到2000万吨/年,占全国1/10的生活垃圾。

  尽管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拥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补贴不够,运行成本太高。据某家已投入运行协同处置项目的企业表示,目前各地对水泥窑协同处置给予每吨垃圾50元~80元的补助,但是,项目运行综合成本在140元/吨左右,还是弥补不了这方面的成本。

  值得期待的是,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已经认可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是一种可行方式,并将着手研究落实投资、价格、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有理由相信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将迎来春天。

  春华秋实,生生不息,此下虽处严冬,但春天正在临近。面对中国经济和水泥行业的新常态,企业必须作好坚韧前行的思想准备,顺应政策和市场的变化,积极谋求转型升级,在新的常态中取得新的突破。

编辑:曾家明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