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不一定等于节能建筑
屋顶上建有花园,外立面做上立体绿化,就是绿色建筑吗?16日,国际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高峰论坛在会展中心举行。专家们轮番上台,用数字、用实例,告诉大家什么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
节能建筑不一定是绿色建筑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与自然和谐共生。对居民们来说,绿色建筑意味着使用空间健康、适用和高效。若是仅仅采用绿化措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不等于建筑绿化,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总工赵士怀解读了目前存在的误区。
绿色建筑是否等于节能建筑?赵士怀表示,绿色建筑是节能建筑,但节能建筑不一定就是绿色建筑,因为绿色建筑除了要节能,还要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
绿色建筑落实到设计上该如何操作,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工冯雅,用各类实际案例和亲身经验,给大家上了一课。在设计绿色建筑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气候条件,能良好适应气候的才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不等于高科技
众多相关条例,细致的评价标准,眼花缭乱的专业名词,总会让人将绿色建筑和高科技画上等号。专家们却告诉大家,绿色建筑不等于高科技。赵士怀说,绿色建筑强调的是材料可循环利用和充分本土化,技术也应具有地区适宜性。以南北方为例,条件气候的不同,在建筑的采光、保暖、遮阳等设计上就可采用不同技术方法,并不是一味堆砌技术。
此外,绿色建筑既不是统一的建筑风格,也不是只追求功用而放弃外观的建筑。有地区特色,适宜当地气候,是专家们强调的重点。[Page]
专家观点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总工,教授级高工,赵士怀认为:
传承文化底蕴打造本土化建筑
福建省完善了绿色建筑相关的标准体系,最近还批准发布了绿色建筑设计规范、评价标准和配套文件。为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福建省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和骨干培训,设立了绿色建筑运行管理机构。截至去年12月31日,福建省共有43个绿色建筑项目。
随着相关政策文件的贯彻执行,福建省绿色建筑将迎来高速发展期。新标准发布实施后,绿色建筑会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福建省绿色建筑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传承文化底蕴,打造富有区域色彩的本土化建筑。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建筑节能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杨仕超认为:
绿色建筑新标准全面“升级”
4月15日,住建部发布了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无论是适用范围,还是评价指标体系,新版《标准》都有了一定“升级”。
新版《标准》将适用建筑类型由原来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旅馆建筑,扩展到了民用建筑各主要类型。评价定级方法更加细化,以得分率来衡量建筑实际达到的绿色程度。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工、教授级高工、建筑技术科学博士,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获得者——冯雅认为:
绿色建筑既要好用又要节约
绿色建筑实际上是适宜的建筑新技术的技术集成,从设计方法上来看,需要精心设计、优化设计。将建筑艺术和绿色建筑相结合,是建筑师目前面临的挑战。绿色建筑并不是各类技术的堆砌,而应是好看、节约、功能好用的建筑。
绿色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气候的适应性,建筑师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建筑热、声、光、通风等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达到人所需要的室内环境。要对设备和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地测量,把系统设备调节和修整到设计的目标状态。
厦门市建设局副局长、总工、教授级高工、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专家——林树枝认为:
推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要以工业化为手段、产业化为平台,重点解决标准化、预制装配、全装修、部品集成和新技术应用等问题。其中,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是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尽管是个老概念,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应用明显滞后。
相对于传统设计,装配式建筑更加需要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标准化设计体系。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施工,更注重对质量、成本、工期、效果与环保的综合评价。
编辑:周梦莹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