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君:水泥行业需要避免冲动和浮躁

黑龙江省水泥协会会长 赵君 · 2014-11-05 09:32

  10月14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主持召开了遏制违规新增水泥产能专题座谈。黑龙江省水泥协会会长赵君认为水泥行业需要避免冲动和浮躁。

  他认为四大原因造成违规新建乱象:

  第一,地方政府为引资而引资,为招商而招商,发展心态不成熟。企业有发展的冲动,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在这种不成熟的发展心态驱使下,顶风违规新建现象难以避免。

  第二,部分投资者利用中国建材集团等大企业联合重组的机遇,在划定的接受整合的区域内再建新线,最终目的就是向这些大企业出售新线,这种行为可比喻成“种水泥厂”。牡丹江、佳木斯鼎润,还有媒体曾曝光的鸡西赛龙水泥公司违规建设的新线都是如此。

  “种水泥厂”极大地恶化了区域水泥市场环境。佳木斯北方水泥有限公司现在就面临着生产线开工率大幅下降的情况,这是部分企业不顾区域发展抢占市场的恶果。

  从我国的发展方向和水泥行业的未来趋势来看,有关部门可能会出台新政策,支持产能更大的新线的建设。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像中国建材集团等大企业现阶段已经完成和计划进行的联合重组所付出的努力就可能“打水漂”。从行业发展来看,这些大企业的联合重组不仅是商业行为,它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但上述的情况会给企业造成极大负担。

  第三,部分大企业集团为拓展市场,“长途奔袭”。就黑龙江省来说,黑龙江省的水泥价格长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最高的,因而一些企业从吉林省、辽宁省,甚至现在有河北唐山的企业“千里奔袭”而来,更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产品的落地价比当地企业的出厂价还低。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说过的一句话切中要害,直截了当地指出症结所在——“水泥行业的乱象,是我们水泥行业的不成熟,是我们行业企业家的不成熟。”我觉得行业里的部分企业家们对现在的乱象负有一定责任,大家应该从行业整体发展前景和战略的角度来思考,而不是仅仅关注自身利益。国内水泥行业的企业家们应该打开视野,欧洲和日本的水泥企业发展历史和现状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思考和借鉴。

  第四,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和地方调控的落实不到位。黑龙江相关政府部门现阶段表现较好,就冀东的新建项目,发改部门相关负责人曾说“我们没有批过这条线”,工信部门现在做得也非常好,全年停办任何审批,但是2012年到2013年的违规项目东北三省最多。

  自从赵君当选人大代表以来,连续两届的提案都是“遏制产能过剩”,工信部等政府有关部门专门召开会议,会议上有同志表示,对于中央发布38号文之后,各省仍然批新线的情况,他们也很无奈。在赵君看来,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有关部门的检查和惩处不力。从客观上来说,中央发布的38号文件产生了一些不利的情况,激发了一些企业的发财冲动和政府追求政绩的浮躁和冲动。在他们看来,控制行业产量说明行业发展会好起来,好了就有利可图,就要加大投资进入恶性循环。

  媒体呼吁 合力解决产能过剩

  第一,媒体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无可替代,通过调研和曝光等形式可以对违规新建现象起到很大遏制作用。与此同时,企业的联名上访信也引起了省政府部门主要领导的重视。比如,鸡西市政府已经找过有关企业,并警告过他们不要继续再建。

  在合力解决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这个问题上,媒体可以呼吁行业中的企业家们和行业巨头们,呼吁他们要成熟起来,如果违规新建的问题不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不解决,就是在自掘坟墓。现在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行业内的企业家们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企业和行业的未来。

  第二,从国家政策来看,中央政府的简政放权是好事儿,但是客观上来说,助长了违规新建水泥生产线的快速合法化。放权以后,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使很多原本不合法的新建线合法化了。

  在市场竞争层面,中国建材集团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坚持“变竞争对手”为“竞合对手”的战略在宏观上是正确的,但或许微观上助长了一些企业违规新建的气焰。

  如果违规新增继续有增无减,企业亏损势必越发严重,政府肯定也收不到税。这种规律说明,主政官员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出现了很大的失误。

  有位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讲话中的一句话赵君我触动很大,赵君说,“现在,中国要避免冲动和浮躁。”大到国家、到行业层面、小到企业和企业家,这句话都适用。

编辑:袁燕萍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