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再制造发展任重道远

中国工业报 张潇卓 · 2014-10-30 14:36

  不久前,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路线图》研讨暨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联盟筹备会议在北京召开,其旨在从再制造产业以及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诉求出发,制定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路线规划方案,为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行业政策支持提供依据。

 市场潜力大

  据了解,作为循环经济的一种生产模式,通过再制造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性能可以达到或超过新产品。与此同时,由于再制造过程只是对原有零部件的修复加工,成本是新产品的50%,而且可节能60%,节约金属材料70%以上,因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工业制造对环境承载力的压力。

  有数据显示,我国工业行业每年因磨损和腐蚀等原因导致设备停产、报废造成的损失约占到全年GDP的10%,损失高达千亿元;同时,巨大的资源浪费无疑还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预估的破坏,而这也为刚刚起步的再制造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若能将再制造市场充分开发将成为工程机械另一片广阔的市场,这也就不难理解有人将再制造行业称为“开挖城市金矿”。

 观念仍需转变

  目前,在国内仍然有不少人对再制造产品存在疑问,由于其所用的零部件大多为回收零部件再经过加工处理之后进行使用的,所以就把再制造的机器和翻新机、二手机等混为一谈。实际上并不是如此。

  再制造产品60%~75%以上的材料(以质量来计算)经过修理或不经修理被再利用,再制造企业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制造了一件新产品,该新产品不是回收的废旧机械的简单恢复或复制,但是,由于一部分可以再利用的零部件、特别是一些基础零件的再利用,再制造产品与回收的产品又必然有着许多近似之处。

  在宣传推广再制造的同时,再制造企业也要保证做真正的再制造产品。大多人疑惑是由于在刚开始推行再制造产品的时候,有些企业仅仅由于技术不成熟或是对于再制造理解不深,所生产的产品并不能达到再制造产品的要求,使得用户对于再制造产品存在的质量存疑较大。

  所谓“做真的再制造”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再制造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不低于原型机新品”。不少人怀疑这项要求是否能够达到,对此,业内一些再制造专家充分认可了其可能性。

  再制造专家同时表示,再制造企业对于“再制造产品是新品,不是修理品,不是二手产品”这点认识不要单从于己有利的方面考虑,不能单纯要求用户承认它是新品、从而踊跃的购买,踊跃的付款;要承认这项认识同时是对再制造企业的约束和责任,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甚至超过原型机新品才是真的再制造。同时还要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由于技术限制,目前我国再制造产品的成本依然较高,这也是阻碍其销售的一个重要因素。

 多方协作推发展

  前不久,为了推进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再制造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子孟出席在张家港举办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导,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主办的《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推进工作会议暨内燃机再制造产业联盟成立大会。

  会上,代表们总结了工程机械行业推动再制造所做的大量工作,充分肯定了工程机械行业再制造推进工作近年来取得一定的进展。同时,也要看到工程机械行业再制造工作的整体推进还不够迅速,支撑系统和评估检测平台等基础环境建设还不够完善,所以要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推进再制造工作的经验,工程机械行业要在协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政府、相关分会和行业企业,把推动再制造工作作为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抓紧抓好。

  苏子孟表示,当前我国工程机械再制造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首先,在原有工作推进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工程机械行业再制造系列标准;其次,发挥政府、协会、企业等多方面积极性,努力打造工程机械行业第三方评估、检测平台;再其次,根据国家装备制造业强国战略的整体要求,着手制定工程机械行业再制造的发展战略路线图;然后,积极推动工程机械行业再制造产业联盟的建设;最后,集思广益,广泛听取行业专家的建设性意见,加强行业相关政策研究。

  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从业人员,要从多方协作共同推动再制造行业发展,尤其是在行业标准的制订上。目前,虽然再制造的标准包括工程机械再制造的标准都有机构在起草,但一些工程机械再制造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都还比较缺乏,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也十分缺乏。对此,有意投入工程机械再制造的企业应该抓紧起草自己生产的再制造产品的企业标准,并在省级标准管理单位备案,还可以通过审批程序、上升为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

  根据统计显示,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保有量已达600万台以上,我们要充分利用“再制造”更好地“消化”陈旧设备,使之成为良性的可循环经济模式,让再制造产业真正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武文博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1: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