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龙德与海螺水泥:4小时,智者的对话
8月15日下午15时~19时,整整4个小时内,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一行在安徽海螺集团总部,就贯彻落实国务院[2013]41号文件,加大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推进水泥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等问题与海螺集团全体高管进行了一次切中腠理、开诚布公的对话。
一方是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的会长乔龙德,以及秦春雨、周清浩、颜珂、段星亮等同志;一方是以郭文叁为首的,包括郭景彬、王建超、纪勤应、何承发、吴斌、丁锋、席河、李群峰、李乐意、周波等在内的中国最先进的水泥发展领头羊海螺集团企业管理团队成员,他们无疑都是建材行业的精英,是行业的智者,他们讨论的话题都是关乎行业发展政策的“大问题”.这些“问题”,或许就能够左右着行业的发展方向。下面,择要发表他们的对话,以飨读者。
关于“走出去”战略的对话
8月15日下午15时:会议首先由郭文叁董事长介绍了出席会议的双方代表,并对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领导深入企业调研表示欢迎,希望海螺的同志畅所欲言,使行业协会领导听到真切的情况和建议。
乔龙德:海螺是我国水泥行业的领军企业,在产能规模、工艺装备、内部管理、经济技术指标等方面不仅在全国领先,在世界也处于领先水平,其中,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等节能减排技术为全国领先。近年来,海螺集团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化解产能过剩、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等诸方面都取得了成功,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推进行业技术进步、节能减排、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促进了我国水泥工业结构优化,带动了行业总体效益提升。
去年,国务院发布了[2013]41号文件,为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优化结构指明了方向,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下一步应当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2013]41号文件,遏制新增、化解产能过剩,推动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实现水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这次来海螺,主要就是了解海螺在“走出去”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听取对行业下一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我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藏着掖着。
王建超:我先汇报海螺水泥近期生产经营和海外发展情况。近年来,我们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发展的号召,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海外发展步伐,转移国内过剩产能。目前,已在印尼迈出了海外投资的第一步,印尼南加水泥项目将于今年底投产;缅甸项目已完成了规划论证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同时在周边其他国家寻找新的投资热点和投资机会。但同时,我们在海外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国家在政策、制度层面如何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我国政府如何出台新的有关政策协助中国企业在国外协调处理各种关系等。建议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能够充分发挥行业协调的职能,多向国家和政府建言,帮助水泥企业并且促进更多的水泥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发展。
乔龙德:中国建材杂志社在去印尼调研前和我讲过,刚才在车上我也和春雨详细了解了海螺印尼投资的情况。海螺带头率先“走出去”投资建厂,那就是意味着中国水泥企业真正开始“走出去”了。记得我在2011年刚上任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讲话时,就提出建材行业的“六大挑战”,其中一个挑战就是“要走国际化道路”.这么多年来,虽然像中材国际等一些企业不断地“走出去”,去海外承包水泥工程,建成了很多水泥生产线,但可以说以前都没有像现在这样“走出去”投资建厂。海螺是到海外独资建厂且步子比较快的企业之一,海螺水泥不仅是中国最好的企业,也是世界最好的水泥企业。从生产线设计、产能规模、国际影响力,到精细的企业管理、经济实力,有许多“走出去”的优势。
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是行业协会组织,为建材企业“走出去”疏通渠道、争取政策、打开通道是我们的应有责任。而且在国内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下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关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对话
纪勤应:我来汇报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实施情况,以及该项目在推广应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首先,海螺垃圾处理技术是国内乃至世界先进水平,它的运行效果非常好。目前在安徽铜陵和贵州分别建成了两条示范线,技术也通过了中国建材联合会的科技鉴定,同时还获得了联合国“蓝天奖”提名。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文件,推动建材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向绿色转型,我们现已在10个省的12个城市签订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协议。然而,最近新的环评标准(GB30485-2013)开始实施,却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麻烦。该标准要求所有处理垃圾的水泥生产线项目,都要采用布袋收尘,这对于我们长期使用电收尘的海螺水泥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直接造成我们签约的项目全部搁置,从而严重制约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的推广实施,也是阻碍了国发〔2013〕41号文件的全面贯彻落实。我们认为,一个国家标准,细化到采用何种收尘设备的作法是非常不妥的。作为“国标”,应该以实际采样数据作为标准,严控达标排放为最终目的,效果是制定标准的依据。从目前海螺等国内大型水泥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看,窑尾较多采用高效静电除尘器,运行效果良好。特别是宣城海螺对窑尾电收尘实施升压技术改造后,经环保部门检测,粉尘排放浓度仅为每标立方米9.5-12.6毫克,远低于国家30毫克的排放标准。所以一概而论限定只能使用布袋收尘是没有道理的。
另外,用炉排炉焚烧处理垃圾发电国家是有政策补贴的,而用水泥窑处理就没有政策补贴。这明显导致企业在市场上不能够公平竞争,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城市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2007年以来,海螺通过与国外公司多年的技术交流和探讨,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系统,做到了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该系统利用垃圾气化处理技术将垃圾气化成可燃气体,并引入新型干法水泥窑系统的分解炉中燃烧,是垃圾气化技术与新型干法水泥窑工艺技术的集成创新,属世界首创。该技术能充分降解二恶英,没有异味扩散,可固化重金属、同步消化污水,特别是垃圾不需要分拣,解决了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选址难、投资大,填埋大量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难题,其环保和社会效益显着,非常适合我国国情,是典型的循环经济项目。大家都说很好,来参观的各级领导也都说很好,但没有人在政策制定上替我们说话,国家对我们的项目没有一分钱补贴。我们在没有政府补贴、投资达几千万、成本回收要十几年的情况下,海螺集团出于社会责任依然积极投资。为此,我们建议:一是新的环评标准要实事求是的以收尘效果作为环评标准,请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进行协调,并希望得到国家环保总局公正的、明确的答复。二是在同等条件下,希望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能够获得相关政策的支持。
乔龙德:听了你的汇报,我谈一点意见。根据我对水泥行业的调研,采用电收尘还是袋收尘,主要看实际收尘效果。这里既有技术方法本身存在差异的问题,也和企业管理方式和水平密切相关,这个问题会涉及到很多水泥企业,是水泥行业的一件大事。我认为这两种方式应该在共存中看实践检验的结果再做定论也不迟。我们会积极向环保部门提出意见,尽可能对环评标准进行合理修正。海螺垃圾焚烧项目的推广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要继续推进。建材行业在废弃物协同处置、垃圾焚烧方面应争取的政策还没有突破,这也是行业系会当前工作的突破点之一。海螺在垃圾处理场的玻璃窗外,做了一个咖啡厅,用弥漫的咖啡香气来形成鲜明的对比,很形象地告诉大家水泥窑对垃圾处理的洁净和环保,这很有说服力。
郭景彬:我认为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升级转型的方向应该是淘汰落后、推广先进、促进发展。海螺近年来开发的新技术成果,如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技术,运行良好,获得多项荣誉,广受各界人士好评,是典型的循环经济项目,是国务院[2013]41号文件精神肯定和支持的项目,但在具体推广中没有政策支持。另外,近期行业新出台的个别政策环保标准,脱离中国实际,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出台的政策和标准,应该鼓励先进、淘汰落后,而不应该打压先进、保护落后。希望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从维护行业整体利益角度出发,协调有关部门通过合理制定政策和标准,在新技术推广、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走出去”等方面给予水泥企业更多的关心与支持,把国务院[2013]4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到实处。
乔龙德:请周清浩同志认真记录,回去逐项梳理,属于工作协调的、属于政策性的、属于行业内要统一认识的问题,分别提出落实的渠道与责任。
关于行业政策和协会功能的对话
郭文叁:欢迎乔龙德会长在行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来到海螺考察调研和现场办公,感谢乔会长长期以来对海螺改革发展的关心和厚爱。根据刚才大家提出的意见,我提三点建议:第一,国务院[2013]41号文件的下发,是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型的一项重大举措。贯彻落实国务院〔2013〕41号文件,一方面要制定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鼓励优质产能置换落后产能、引导产能向海外转移;在行业内部则是通过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手段进行优胜劣汰,从而实现控制总量、优化存量、淘汰落后、推动重组、提高效益。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政策和标准,充分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标准的制定要促进落后产能的淘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能布局的优化,不能脱离实际,例如在排放方面不能无限制地提高行业标准,最终损害行业的利益,阻碍行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第二、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要从维护行业全局利益出发,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起到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纽带作用,真实反映和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遇到的政策瓶颈问题,不断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建材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目前我国水泥行业在规模和技术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应当借助这一优势,广泛借鉴其他国家行业协会经验,更好地服务和引导我国建材行业“走出去”推进持续健康发展。
乔龙德: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你们敢说真话、敢道实情,反映的问题符合客观实际,提出的建议也很到位。其中一些观点和意见我也十分赞同。
“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海螺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建材行业的一面旗帜,你们有一整套非常成熟的顶层设计和管理模式,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你们始终在引领着行业的发展,你们也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我多次提出,水泥行业要学习海螺。同时,海螺对国务院〔2013〕41号文件认识深刻,相信未来海螺一定能够继续在行业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针对刚才大家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我认为:政策类的问题,既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又是几乎所有的建材专业协会和联合会工作的短板。今后联合会将在政策方面有新的突破,以前这方面行动工作力度不够。特别是标准的制定以前关注不够、创新不够,很多标准滞后,已经失去作用,也有个别标准定得太高,例如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后,由于脱离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实际,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不能够达标,不能达标的如何执行呢?这说明行业与政府有关部门在一些领域沟通交流,观念影响渗透不够。今后可以考虑把有关标准起草的大纲要收到中国建材联合会首先审定,不能各自为政,避免给行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关于大家提到的其他问题,我们回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梳理,尽最大能力帮助企业协调解决。
最后,我也对海螺发展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国内水泥产能过剩,将多余产能向国外转移是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着诸如风俗、法律、政策、语言、地理气候等各类差异和问题,前期困难艰巨、挑战很大,行业内很多企业要么持观望态度,要么国际化发展速度缓慢。希望海螺能继续发挥行业“领头羊”作用,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发展,在国外建立自己的实体企业,拥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形成海外投资的成功模式,从而带动水泥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第二,未来国内水泥工业的发展就是加快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提高行业集中度。希望海螺适时收购兼并行业内的大中型企业,进一步打破市场格局,争取竞争优势,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三,海螺在技术方面一直领先于行业的发展,现在又在发展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希望海螺在水泥行业发展中不仅自身做大做强,还要在为整个行业发展中做出表率,尽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中带好头和广大水泥企业一起促进中国水泥工业健康发展。
第四,海螺是中国的骄傲,即使是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也非常认可海螺。希望海螺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进一步在行业中扩大宣传,提升海螺的行业影响力。
4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人们甚至忘记了吃晚饭的时间。大家争相发言,气氛热烈,各抒己见,直言不讳。何承发、吴斌还分别汇报了海螺在水泥营销、节能减排、并购重组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中国建材联合会秦春雨、周清浩、颜珂对有关情况和工作进行了介绍并针对海螺提出的建议和问题,表示回去后将认真梳理,从协会和媒体的角度帮助呼吁和协调解决。
16日上午,乔龙德一行在郭文叁、王建超、吴斌、李群峰、李乐意等陪同下,先后实地考察了宁昌公司、新材料公司、海川装备公司等企业。
编辑:何姝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