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前治:需求到达顶峰 水泥产业应转变经营模式
“我们总是在喊要转变经营思想,主要是因为大家还都把希望寄托在市场增长上,经营思想还是一种在高速增长时的经营模式。因此,未来的经营模式转变不单是指某个企业,而是指整个行业。”雷前治会长说。
当前这轮宏观经济调整是必然的,由于4万亿拉动,高铁、机场、港口建设加快,水泥需求顶峰提前,全国的水泥需求量已经是处在顶峰(平台),上下浮动1%已经对整个市场不会有太大作用。雷前治会长分析对水泥需求影响最大的两个方面:
一是房地产对水泥的需求迅速萎缩。过往经济发展模式是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且来势凶猛,各级政府把希望放在房地产,拉动房地产增长了十几年。现在很多二、三线城市空置率已经非常高,指望农村向城里涌去的时代已经过去,房地产下一步将逐渐走向正常。
二是基本建设力度弱化。过去基本建设占到整个水泥需求1/4,近几年高铁、机场迅速扩张,比如华东地区高铁已经基本完成了,正向中西部地区发展。但跟华东地区网状布局不同,中西部高铁分布只是呈条状的,项目落在哪儿就好,没有项目的地方压力就大。
因此,以投资刺激经济增长这条路很难再走得通,水泥等材料工业再指望政府投资拉动已不太现实。“即使政府加大对经济的投资,也是一种微刺激,水泥也不会再有太大增长空间。还把希望放在需求增长上,这个行业是没有希望的。”作为一位一路见证新中国水泥发展的“水泥人”,雷会长对下一步方向有着非常明确的认识。
相比其他水泥市场发展经验轨迹:台湾水泥业1993年是制高点,从增速曲线看,上去的比较陡,下来的也比较陡;而日本1986年到1995年10年,尽管也从高点回落,但始终是比较平稳的,这是因为日本政府出台大量的刺激政策拉动经济,但在1995年以后,日本无力再调控市场,经济开始转向自然轨迹,钢铁和水泥等行业开始下滑。
日本的这个路程可能就是之后中国所要经历的。我国水泥产业目前的新增产能已经大幅减少,如若需求增长,供需关系会得到改善,但是需求一旦下降,特别是进入负增长,将是一个痛苦的时期。这个时候就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而不再是企业应对企业,而是要共同应对市场,这需要把市场研究透,经营策略要发生变化。
台湾在市场下行时,9家企业是和平共处的、抱团取暖,日本则是发生资本股权结构大变化,是两种不同模式。从我国现行水泥发展看,山水、中联的山东区域市场整合经验应该积极实施,区域内企业能控制市场,看到市场萎缩,共同对付市场。同时,大企业改制是重点,这种改制不仅是指混合制,也包括要引进大的投资、发生大的股权变换。
“假如说不下这样的决心,这个行业将很难。”雷会长指出。
编辑:方运田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