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建筑业转型升级进行时
近年来,湖北建筑业连年进位提质,2013年总产值规模超过8000亿元,已经形成破万亿元的态势,排名全国第四位,稳居中部第一。在当前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已经闯出一片广阔天空的湖北建筑业,应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跨越,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
湖北建筑业进入加速前行快车道
众所周知,建筑业是湖北省的传统产业,也是支柱产业之一。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湖北建筑业也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加速的过程。
2000年,湖北建筑业总产值454亿元,在全国仅位居中下游。从2007年开始,湖北建筑业进入加速前行的快车道。2007年该省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111亿元,2013年跃升至8343亿元,每年以千亿元级的规模递增,年均增幅26.6%,排名全国第四,中部第一。2007年湖北省建筑业增加值达到515亿元,2013年增加到1672亿元,从2007年至2013年,湖北建筑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5%提高到6.8%,税收由77亿元增加到300亿元,从业人员达200万人以上,成为了吸纳就业的“大户”。建筑业带动了50多个相关产业发展和30多个大类、2000多个品种、3万多个规格的建筑材料生产加工,成为湖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强大“引擎”。
“去年我省城镇化率达到53.73%,高于全国0.78个百分点,居中部地区第一位。建筑业的发展,配合和支持了这一进程,在繁荣城市经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魅力等方面功不可没。”曹广晶欣慰地说,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湖北建筑业仍然克难奋进,完成总产值4011.38亿元,同比增长19.1%,全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政策支撑,为建筑业跨越发展保驾护航
湖北建筑业快速崛起,秘诀何在?“从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期待看,建筑业发展肩负着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责任。”曹广晶介绍道,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建筑业发展,近年来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连续两年将打造万亿元建筑产业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多年以省政府名义表彰建筑业龙头企业,对获得“鲁班奖”的建筑企业进行重奖。
凡此种种,都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按照《关于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意见》,湖北省坚持“扶持一批”(专业、劳务等特色企业)、“壮大一批”(优势企业和地方龙头企业)、“稳定一批”(发展势头旺盛的大企业),通过做强规模企业和做大产业集群“双轮驱动”,着力培育支持发展核心竞争力强的建筑产业集群,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该省产值过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0余家,70多家建筑企业产值超过10亿元,26家建筑施工和勘察设计企业荣登2013年湖北百强企业榜单。一大批本土企业茁壮成长,高等级资质企业逐年增加。
曹广晶告诉记者,在积极培育优势企业的同时,湖北省还实施了“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选择了30多家市场行为比较规范、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作为培育对象,跟踪了解企业发展状况,研究中小企业成长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形成企业发展梯队,对想做大、能做强、发展势头好的企业,加大重点扶持、靠前服务力度,为企业提档升级创造条件。
2013年11月15日,由湖北省住建厅牵头,湖北67家勘察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材料生产厂家联合成立了湖北省建筑产业战略联盟。“成立联盟的出发点就是尊重市场规则,帮助联盟成员解决在联合拓展市场、联合投资开发、联合生产建设、联合教育培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各种建筑业生产要素整合、优化、聚集在一起,进一步形成‘大建筑’产业一体化联动的协作机制,促进湖北建筑业再上台阶。”曹广晶说。
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产业集群
在力争抱团做大的同时,湖北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不同层级企业差异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大批建筑企业到热点区域和利润点较高区域、海外境外去抢占滩头,大批“高、大、精、尖、特”项目在建筑鄂军手中变成现实。
7月18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总统府,中阿双方正式签署圣克鲁斯河奈斯托尔·基什内尔总统水电站和豪尔赫·赛佩尼克省长水电站融资协议,这标志着阿根廷历史上最大的工程项目前期主要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即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个合同总价287亿元的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海外获得的最大水电工程项目。承接这一项目的是总部设在湖北的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这是中国建筑企业的新成就,也是湖北建筑业的光荣。”曹广晶言谈中显露出自豪,“省外完成施工总产值已经占到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的1/3,共计90多家建筑企业取得对外工程承包资格,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向度排名全国第五位。”
的确,湖北建筑产业集群已成规模。以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铁四院、省交通规划院、武钢等10多家代表企业组成的“武汉建桥军团”,形成从设计、施工到钢梁制造的造桥“一条龙”全系列产业链。迄今为止,全国七成以上的桥梁都是“武汉造”。中建三局等龙头骨干企业创新运用BIM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建筑业,提高了企业的集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Page]
以武船重工、中建钢构、团风钢构为代表的中部钢构集群在新型钢结构建筑市场不断抢占行业制高点。黄冈窖炉年均完成产值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石首防水占据国内55%以上高端市场,孝感建筑业外埠劳务收入占比80%以上,大冶园林古建在全国同行市场拥有50%的份额。中建三局、武汉桥建、新洲建筑、钢构集群、石首防水、定向爆破、大冶古建、凌云幕墙、孝感劳务、黄冈窑炉,被合称为湖北建筑业“十大特色名片”。
曹广晶表示,下一步,湖北将以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快完成以集约化为方向的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以工业化为标志的建筑施工方式变革、以精细化为特征的企业管理方式创新三大转型任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建筑业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好“湖北建筑”品牌。
实现“五个转变”,向万亿元产业迈进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建筑业改革发展暨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湖北省被列为全国质量管理标准化试点地区。今年7月,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省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颁布的《湖北省建设工程质量创优奖励实施办法》指出,实施“优质优先”、“优质优价”奖励,鼓励企业不断提高建筑质量。
这些都是湖北在进一步提升建筑质量方面做出的努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我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不断强化对建筑业的组织领导,更新发展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形成创新的发展机制和良好的工作格局。”曹广晶强调,建筑工程是百年大计,提高工程质量是重中之重。
他告诉记者,湖北将从五个方面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奋力推动建筑业向万亿元产业迈进。
在产业结构上,由单一产业向复合型产业转变。引导企业强化“大建筑业”观念,积极延伸建筑产业链。把建筑业与勘察设计、房地产业、建材业等上下游产业结合起来,通过拉伸产业链,提高利润率和抗风险能力。“一方面要支持在鄂央企更多地参与湖北省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建设、经营,发挥好龙头引领作用,同时也要大力支持本土企业的发展。”曹广晶说。
在经营模式上,由建造建筑产品向经营建筑商品转变。建筑企业须审时度势,在巩固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优势和能力的同时,努力适应国家投资方向的变化,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建筑工程附加值。
在科技创新上,由传统行业向高科技行业转变。充分发挥湖北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加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大力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住宅成套技术应用,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
在市场布局上,由单一市场向多元化市场转变。把国内和国外市场结合起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拓展市场空间。曹广晶说:“不但要守住本地市场,而且要敢于走出去‘亮剑’,善于走出去闯关。有关部门也要积极为建筑企业承揽国外、省外建筑工程提供服务,帮助企业走出省界国门。”
在管理方式上,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通过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特色化管理,实现资源整合、管理升级。充分发挥好建筑业产业联盟的作用,聚合联盟成员各方资源,搭建合作平台,打造产业联盟共同体,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导、鼓励联盟企业之间加强合作,携手开拓抢占高端市场。曹广晶特别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放权、松绑、让利”,支持建筑业企业发展。把该放的权坚决放开放到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企业营造公开、公平、公正、有序的竞争环境。
按照目标规划,到2017年,湖北建筑业总产值将突破1.3万亿元,实现利税1000亿元以上,对GDP的贡献率达到7%以上,全省培育15家建筑企业年产值过100亿元,形成百亿元建筑企业群。省、市级以上优质工程占当年竣工工程的15%以上,创国家优质工程15项。工程监督覆盖率100%,工程竣工备案率93%以上。推广新技术20项,建立新技术示范工程80项,编制省级以上工法500项。
“建筑业大有可为,我们要有这种信心和自豪,也要有这种作为和担当。”曹广晶说,当前湖北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十年”和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全面建设“五个湖北”,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各类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农村建设项目等大规模展开,将为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需求空间和更为强大的基础动力。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湖北建筑业将瞄准全国一流,按照“竞进提质”的要求,自我加压,奋发作为,以超常规、跳跃式、大跨步的发展,尽快实现“万亿元产业”奋斗目标,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跨越。
编辑:何姝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