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行业可持续发展之“魂”

中国建材报 王怡洁 · 2014-08-27 09:43

  1973年,《财富》杂志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探讨了当时的企业社会责任观(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当时,包括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内,主流观点认为,企业的最大责任在于盈利。

  但在四十年后的今天,这一观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践告诉我们,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企业应注重的不该只有经济效益,更要有着眼全局、承担责任的眼光和魄力。因此,一些跨国公司率先发力,纷纷制定社会责任守则,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出现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全球性新趋势。

  如今,中国企业也正快速加入这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中,希望通过践行社会责任提升国际竞争力。

  前不久,建材行业传出了一个喜讯。蝉联四年“世界500强”的中国建材集团正式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全球契约”是全球最大的自愿性企业公民倡议,是国际社会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最具影响力的倡议。中国建材集团的加入,也说明我国建材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建立与完善,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

  现阶段,我国建材行业在发展道路上正面临着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注重节能减排、提升行业形象等重大挑战。在如此重要的历史节点,加快建设建材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可谓大势所趋。

  全球契约,你准备好加入了吗?

  “全球契约”(GlobalCompact)这个概念,是1999年初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倡议的,次年,联合国全球契约(UNGC)活动正式启动,主旨是要求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建立一个推动可持续增长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全球框架。

  全球契约组织的出现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全球契约寻求世界各地的商业运营和战略同劳工标准、环保以及反腐败领域的十大原则之间协调一致。而其中最根本的,莫过于寻求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目前,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2000家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团体已加入全球契约组织。

  记者致电全球契约中国网络的相关负责人,向其仔细询问了我国企业加入全球契约组织的情况,得知中国成员单位由2005年的50多家,增长为现今289家(企业占到209家)。到2020年,联合国要求全球契约成员至少达到2万家,要求中国达到2000家。

  对我国建材行业来说,其实早在2005年,中材建设有限公司在法国承接波尔多项目期间,便加入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此举为中材建设赢得了更多在国际舞台上竞争的机会,世界众多建材企业集团开始纷纷与其缔约。而且,由中材建设编写的“人权与劳工保护”案例入选了《履行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中国全球契约成员企业激励案例集》。

  如今,中材建设有限公司和中国建材集团这两家大型央企,成为现阶段在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成员行列中仅有的两家中国建材企业。它们先后于2006年和2009年开始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而且,为了把履行社会责任落到实处,2010年中国建材集团成立了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推动社会责任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指导、组织、促进社会责任工作开展。同时还设立社会责任与节能环保办公室,指定了负责部门及负责人,具体推进集团内部的社会责任工作。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中国虽然作为全球建材大国,水泥、平板玻璃、墙体材料等产品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但与如此大国的体量相比,我国建材企业在全球契约组织中却只占据了两席名额,这一数字显然与大国形象不相称。同时,在《财富》杂志评选的2013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50强排行榜上,竟然没有建材门类企业上榜。

  原国家建材局副局长、国务院参事蒋明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建材工业的绿色转型已刻不容缓,不论是整个行业还是企业都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和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若非如此,企业将不能为社会所容纳,更不用说是发展。

  北京东方君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告诉记者,成为全球契约组织成员就好像获得一种声誉资本、社会资本,体现了自身品牌和信誉价值,对企业自身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最实在地讲,如果一个建材企业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之后,它们会在国际项目的供应商选择过程中被优先考虑,也就是增大了获取订单的可能性。”这就是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商业价值所在。

  中国建材集团和中材建设有限公司为全行业开了好头,他们已经站在了全世界推行CSR的最高舞台,接受考验和监督。欣喜的是,包括金隅集团、海螺集团、华新水泥、华润水泥等在内的多个建材企业集团已经开始关注各自的社会责任,在节能减排、兼并重组等方面也作出了表率。

  未来如果能有更多的建材大企业集团加入全球契约组织,将更好地推动我国建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提高我国建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能够更快地掌握国际话语权。

  对于社会责任,我们误解了什么?

  今天,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名词,但很多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意义却没有深入的了解。通常一说到企业社会责任,大家想到的就是公益、慈善、捐赠或其它有关的自愿性社会活动。但这些活动并不代表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部。

  实际上,现代企业社会责任强调的是与企业核心业务相结合、与企业管理和经营相结合。这实际上意味着,企业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考量管理经营的战略和方案,从而使企业和社会都能长期受益,实现可持续发展。[Page]

  CSR绝不等同于一纸报告

  自中材建设有限公司于2006年发布第一份建材行业社会报告后,紧接着,华新水泥、海螺集团、中国建材集团、金隅集团等行业内大企业集团相继发布。8年间,行业内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客观地说,尽管当前建材大企业集团推进社会责任工作走在了国内前列,有的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无论是社会责任报告本身,还是其他社会责任工作,它们依然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

  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认知问题。简单来讲,一个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做得好不好,不能仅从一两个社会责任议题或者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来看,其核心和关键是要看这个企业是否实现了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融合。但相当一部分企业仅仅将发布报告作为宣传工作的一个方面,尚未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乃至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核心价值所在。

  近几年始终居于世界建材企业首位的法国圣戈班集团,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从集团业务本身来看,由于圣戈班集生产制造和分销于一体,因此必须要考虑不同场所不同类型的环境影响,从生产设施到销售终端,从研发实验室到采石场,还要考虑产品货运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影响。为了帮助这些场所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集团确定了评估工具和改进措施。

  在“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这一理念的驱动下,圣戈班也将合作伙伴考虑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内,尤其是顾客和供应商。集团设计了一系列负责任的采购政策,以帮助供应商调整社会责任实践,并执行圣戈班的标准。

  总体来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圣戈班集团定义了自身的三种角色:方案提供商、负责任的业务参与者、社会—环境的利益相关者,并从三个维度来审视自己:经济维度、环境维度和社会维度。在圣戈班每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这三种角色始终贯穿其中,也是其践行社会责任的真正落脚点。

  基于此,我国建材企业要真正脚踏实地地履行社会责任,而不是仅停留在发布报告层面,最重要的是将社会责任作为管理工具应用到实践中去。

  并非只有大企业才能履责

  我们先来看一组分析。目前在中国推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主要集中于三个群体:一是大型央企,目前100多家央企中,几乎全部都设置了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社会责任报告;二是深交所和上交所注册的20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有25%的企业已经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三是在中国的跨国公司。这三个群体也正是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积极性最高的群体。

  从表面上看,这些数据表明,最能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或许还是大型企业集团。但实际上,中小企业也正逐渐加入到这一阵营中来。换言之,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不因企业规模大小及其发展程度高低有别。

  就我国整个建材行业而言,中小企业占据较大份额,市场集中度还有待提高。如果仅仅靠龙头企业尽力尽责显然远远不够,若要实现全行业的转型升级,中小型建材企业到了必须直面社会责任的时候。

  记者在采访一些中小企业,问到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时,它们大多给出“我们规模很小,没能力负责任,现在还在解决温饱问题”等答案。

  对此,张晓想告诉所有中小建材企业,如果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这不是大小的问题,而是企业商业伦理和经营哲学的核心,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她看来,无论企业规模大小,盈利如何,都要问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我是谁,我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要以什么方式存在,能为社会和消费者创造什么。这些问题应当始终贯穿于企业运营过程之中。”

  二百亿和二十亿的企业能够为社会贡献的力量,单一从金额来说肯定有差距,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按照这种具体的数字去衡量。

  比如说一个小型建材企业,它自觉地每天少往河流里排污水,少往空气里排放污染物,在困难时期不裁员,难道它不是在履行社会责任吗?这个时候可能没有一个硬性数据来衡量它,但这恰恰就是企业将在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了日常运营中。

  因此,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应该找到践行社会责任的抓手,中小企业更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循序渐进地把社会责任植根于管理运营的方方面面。

  自上而下,全行业如何推行CSR?

  究竟如何才能推动全行业的CSR体系建设?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建材企业加入到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队伍中来?

  推行社会责任工作不只是企业行为,而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共同来完成,即形成必要的联动机制。这也是关键所在。

  张晓认为,有三层机制要逐渐形成和完善,分别是规制机制建设、推进机制建设、监督机制建设。

  先看规制机制建设。在这一层面,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要积极制订政策法规,体现出社会责任的制度化。尤其对建材行业这种易受到政策影响的领域来说,更需要政策引导以及制度的建设。

  欣喜的是,近两年国家高度重视社会责任推行工作,已经制定了一些宏观性的指引政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国有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讲,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国务院国资委在2008年和2012年相继出台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指导意见》,来指导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提高管理水平。据悉,国资委可能会发布《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指引》,以实现“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的战略任务,并倡导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未来希望政府能够出台对建材行业更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使社会责任纳入到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再看推进机制建设。在这一层面,企业是主体,企业在运营层面的机制将决定社会责任实践的程度。企业应逐步探索建立社会责任推进的专门机构,组织相关的研讨、交流和培训,倡导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建立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长效机制。

  最后就是监督机制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监督机制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保障。具体来说,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实施一定时间后,要进行及时回顾总结,要对照检查;也要通过管理绩效考核,看目标是否达成?目前,除了政府和协会要起监督作用外,第三方推介机构也很重要。实际上,第三方机构要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和评价,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对企业定期评估,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在监督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媒体既承担着重要的监督职能,也将发挥营造社会责任环境的积极作用。

  可以说,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是当前促进我国建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因此,社会责任体系的构建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采取政策引导、法律保障、社会影响、企业积极参与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建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激励约束机制,来构建整个建材行业社会责任体系。

  不久前,中国建材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研究中心揭牌暨“诚信中国建材行”启动仪式在京举行。这标志着建材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及实践,踏上新的征途,也意味着这一个全新的属于建材行业的CSR建设正在起航。

编辑:何姝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3: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