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耐火材料与上下游行业联系分析

中商情报网 · 2014-07-08 15:46

  (1)上下游行业状况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耐火原料上游为菱镁矿、铝矾土等资源性行业,下游为钢铁、玻璃、水泥、有色等高温工业,耐火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情况如下:

  量逐步增长,到目前为止,中国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冶炼、玻璃和陶瓷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根据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耐火材料消耗最多的钢铁行业产量达到7.79亿吨,《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2015年国内粗钢导向性消费量约为7.5亿吨,再考虑钢材出口因素,到2015年,对国内钢材的需求量将超过8亿吨;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宝钢湛江和武钢防城港各年产1,000万吨钢项目,未来几年国内钢铁企业对耐火材料的需求仍将继续增加。同时,建材、有色、石化和电力等行业也将保持稳定发展,进而带动整个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

  因此,下游行业未来的良好发展前景为耐火材料行业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

  (2)下游行业的技术进步对耐火材料行业的影响

  高温技术的发展,推动耐火材料技术的变革,而在一定条件下耐火材料的质量、品种对高温技术的发展也起着关键作用。下游行业尤其是钢铁行业技术进步与耐火材料行业存在较高的关联度。

  随着钢铁、电力、有色金属等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装备工艺水平的提高,对耐火材料的品质和品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耐火材料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新的优质产品的开发与研究,以适应和满足品种结构优化的行业要求,不断开发出优质、环保、节能、功能性的耐火材料制品。

  过去20年,全球钢铁行业用耐火材料的单耗下降,但是,耐火材料的质量提高和寿命延长是耐火材料单耗下降的前提。随着耐火材料品质的不断提高,优质耐火材料的单价呈上升趋势。

  综上,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下游行业技术进步和工艺革新将对耐火材料行业产生结构性影响,优质、环保、节能、功能性的中高端耐火材料将迎来高于行业整体水平的增长前景。

  (3)钢铁产业宏观调控对耐火材料行业的影响

  ①钢铁产业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向

  我国钢铁工业坚持内需主导,以调控总量、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兼并重组、优化布局为重点,以满足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为目标。力争到2015年,钢铁工业粗放发展方式得到明显转变,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节能减排进步显著,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综合竞争力有较大提高。

  A、调控总量。钢铁产业的发展速度应与下游用钢行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如果“十二五”期间我国GDP增长达到9%,则2015年国内粗钢导向性需求预计在7.5亿吨左右,加上国际市场对国内钢材的需求,中国钢材产销量将超过8亿吨。

  B、淘汰落后。以产业发展政策、行业准入条件以及工信部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为依据,坚决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淘汰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

  C、调整布局,增加产业集中度。产能过剩地区的盲目扩张得到抑制,建成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北钢南运”问题。预计到2015年,我国沿海沿江钢铁生产能力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0%以上。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预计可提高到60%以上。

  D、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到2015年,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取水量、冶金渣综合利用率、吨钢烟粉尘排放量、吨钢SO2排放量、吨钢CO2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将会大幅降低。

  ②钢铁宏观调控对耐火材料行业的影响分析

  A、钢铁宏观调控政策对耐火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的影响由于钢铁工业用耐火材料约占耐火材料产成品消耗总量的60%,抑制钢铁新增产能政策的出台可能使耐火材料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的增长速度放缓。但是,由于钢铁宏观调控政策主要目的是控制钢铁行业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并不是限制钢铁产量和需求量;客观上,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国内钢铁产量和需求量仍然较大,对耐火材料的刚性需求较大;同时,随着钢铁工业的品种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优质钢材品种产量将会增加,对优质耐火材料的需求将呈增加趋势。

  B、钢铁宏观调控政策对耐火材料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钢铁宏观调控政策鼓励钢铁产业推进企业间联合重组,组建一批大型钢铁企业。未来,钢铁行业的企业数量将大大减少,若干大型钢铁集团的产量将占全国钢铁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大型钢铁集团将进一步提高对耐火材料的要求,耐火材料整体承包模式也将进一步推广,优势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行业内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的企业将被兼并收购或被市场淘汰。因此,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将促进耐火材料行业横向兼并重组,企业数量将大大减少,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明显变化。

编辑:王欣欣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8: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