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冯晨晖:干混砂浆不能走水泥和混凝土发展的老路
“十八大以后,国内更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很多省市出台了相关政策,禁止砂浆的现场搅拌,在此背景下干混砂浆整体正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环境。”北京成达睿信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晨晖表示。
从目前行业趋势来看,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干混砂浆市场需求扩大是必然的结果,而即便如此,未雨绸缪对于当前干混砂浆发展而言依旧非常重要。
事实上,作为一种新型建材产品,干混砂浆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但是一直发展较为缓慢,直至近年来,政府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随着市场的扩大,干混砂浆行业开始步入高速发展期,而随之一些需要行业注意的问题也来势凸显。
认清市场,避免产能过剩陷阱首当其冲
对于当前的干混砂浆行而言,一方面,干混砂浆与湿拌砂浆之争尚未定论,二者市场将达到怎样的平衡仍需时间验证;另一方面,尤为重要的是,面对当前的发展机遇,干混砂浆必须摆脱水泥与混凝土行业先粗放后精细的发展道路,从一开始就针对后期发展可能遇到的行业问题,做出积极的防范和应对。
冯晨晖直言,“相比于混凝土或砂石骨料等行业,干混砂浆市场容量较小,其实更容易由于迅速的投资过热造成产能严重过剩。”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平均产能发挥率仅为22.8%,考虑到每年全国房建类砂浆总用量约在3.5亿吨,砂浆预拌率仅为17%,还有约2.9亿吨仍然是现场水泥、砂子配置的传统现拌砂浆。随着预拌砂浆的推广力度加大,产能发挥率有望得到提高,但类似混凝土行业发展前期的大规模低端投资情况需要引起业内重视。
“当年部分工程机械企业利用金融政策,推出零首付等销售策略,导致混凝土行业产能迅速过剩,有了前车之鉴,我们有必要担心干混砂浆装备企业为了销售自己的装备,过度向市场推销自己的产品,造成砂浆行业的过分竞争,造成砂浆企业产能的快速增长。”冯晨晖同时指出,面对行业发展机遇,设备企业不愿错失机会,生产企业也极力扩张产能以达到提升市场占有率的目的,但是往往正是这种盲目的投资建设,导致了行业产能过剩。
因此,冯晨晖认为,“干混砂浆企业在建立之初,充分估算覆盖半径内的市场容量以及后期当地市场投资热度非常重要,单凭对市场发展前景的乐观估计往往不足以帮助企业充分认识未来市场竞争环境。”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干混砂浆行业企业盈利情况并不乐观。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不同地区政府禁现推动力度不够,造成市场需求有限;另一方面,干混砂浆商业性依然不够,干混砂浆对现场搅拌砂浆的替代作用并不明显,导致普通砂浆价格定位难以得到有效支撑,虽然特种砂浆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用量有限,这也是导致当前砂浆企业利润单薄的主要原因。
任何一个市场化行业,在步入高速发展期后,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都难以避免。以水泥脱硝为例,近两三年的投资热直接引发行业恶性竞争,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同时,更危害行业健康发展。因此,在行业即将开启快速发展期之前,必须充分认识到行业现状,通过行业自律和充分是市场调研,杜绝产能盲目扩张。
精细化管理需要从企业发展之初做起
“干混砂浆企业需要做的事情,一方面要让行业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更为成熟;另一方面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必须在企业建设初期引起足够重视。”冯晨晖认为,砂浆不同于混凝土,对于砂浆企业来讲,不止是工厂生产的问题,关键还有后续的施工服务,二者的结合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而其中管理模式的提升尤为重要。
冯晨晖表示,企业在发展模式方面的选择,对干混砂浆推广效果和未来商业前景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干混砂浆企业有必要通过管理升级,实现从生产到施的有效衔接,如果能打通这个壁垒,形成有效的结合,做好终端控制,市场竞争力将大幅提升。
而在工厂管理中,砂浆在工厂生产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混凝土行业,产品的差异性并不大,但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高低。砂浆企业也是一样,产能利用效率和企业运营效率以及管理水平、人员成熟度这些要素能不能得到保证,也成为企业立足未来发展的重要关键之一。
“目前,干混砂浆行业还是处在快速增长的前期,从水泥和混凝土的发展规律来看,很多企业考虑更多的是产能而不是管理,但是如果一开始就重视管理,那么对企业效益的贡献可能会更大,可以抢先一步树立行业竞争优势。”冯晨晖表示。
不容否认,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下,在发展散装水泥和建筑节能政策的促进下,干混砂浆将引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有了水泥和混凝土行业的前车之鉴,干混砂浆没有必要重复已经走过的“老路”。
编辑:曾家明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