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道远!人类需要水泥,更需要绿色家园

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 2019-11-14 11:06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近年来国内水泥行业取得飞速发展,行业效益持续攀升。仅1-9月,全国水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318亿元,同比增长25.3%,比整个工业增速高27.4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了人类当前面临的最迫切问题,作为碳排放大户,水泥行业在效益改善的同时,应当担负起更多减碳、降碳的责任。

  此外,新时代下,工业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加速推动水泥工业高质量发展。智能工厂、碳捕捉、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等领域不仅改变了水泥工业面貌,更为行业节能减排带来了新的突破点。

  在此背景下,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2019第七届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于2019年10月29---30日在安徽芜湖海螺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此次会议以“新工艺·新技术·新标杆”为主题,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中国水泥协会会长,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登榜;港交所·QME总经理董峰;中材国际总工程师蔡玉良;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等行业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

  聚焦节能减排 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建材工业是传统的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也是粉尘和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产业。几十年来建材工业在一直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在追求降低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逐渐成为衡量各产业整体发展程度的标志,成为行业能否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重要标尺。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在讲话中就指出,节能减排是水泥行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发展进步的主题,也是水泥行业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战,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全党全国人民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衡量发展的方针和社会进步重要标志的历史条件下,建材工业、水泥工业由于矿业和窑业的属性和原材料基础产业的属性客观上成为节能减排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治理对象。

  我国建材工业总能耗和总排放长期占据全国工业系统排放总量的前列,其中二氧化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0.3%,氮氧化物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3.9%,烟尘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6%,废弃物排放总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3.2%。虽然近些年各项指标都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在新时代全国全行业都在大力推进环保治理的背景下,建材工业取得的进步没有显著的横向对比变化。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登榜

  上述说法也得到了高登榜的认同,他认为无论是技术还是装备,水泥行业实现节能减排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每个人、每座城市都离不开水泥,是水泥构建了大城市的文明;是水泥促进了人类将地下利用好,向空中发展,但水泥的社会形象并没有明显改善,这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因为节能减排的工作尚不到位,人类需要水泥更需要绿色家园。

  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

  邵俊也表示,水泥作为传统的能源消耗型、污染排放型工业,用更低的能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水泥的需求,既是行业未来发展的责任也是义务。

  面对环保高压态势以及企业自身对于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内在需求,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究竟该如何入手?

  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邹伟斌

  从单一企业而言,水泥企业应统一认识,提升站位,以绿色发展和节能环保为切入点,逐步推进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就如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邹伟斌演讲中所言,水泥企业可以通过选用高稳定性、高运转率的高性能设备来增大预粉磨段能力;选择见效短平快的实用性改造技术;选择低成本低消耗的高性价比产品;通过技术改造,降低水泥组成中的材料成本等方式来实现生产系统低能耗。

  西南科技大学副教授齐砚勇

  另外,西南科技大学副教授齐砚勇也对水泥厂如何提产降耗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表示,提高水泥产量最核心的问题是努力提高烧成带的温度,让煤粉尽快集中燃烧、释放热量是提高回转窑煅烧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与之相关的因素有:尽量高的二次风温度;较细的煤粉细度;工作良好的燃烧器;较低的头煤比例;采用富氧燃烧等。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水泥行业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这其中,也出现了一批技术领先、绿色智能、综合竞争力强劲的水泥企业,而一直享有“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美誉的海螺水泥无疑又是这些优秀企业中亮眼的明星。

  在节能环保领域,海螺水泥积极贯彻行业政策,全面推行节能减排工作。旗下所有水泥企业污染物排放指标都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能耗指标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特别是近年来,海螺水泥积极贯彻《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而位于海螺白马山水泥厂的水泥窑烟气CO2捕集纯化(CCS)环保项目的成功运行,填补了世界水泥工业低碳技术空白。这也是海螺集团在碳减排方面寻找突破口的重大成果。该套水泥窑烟气碳捕集纯化示范线,开创了世界水泥行业回收利用CO2的先河,对水泥行业碳减排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

  会议上,高登榜还明确表示,海螺水泥未来将率先实现三大污染物(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0mg/m3、50mg/m3、100mg/m3的排放目标。并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海螺水泥会加大环保投资,提升环保技术、完善环保设备,推动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走向更高的水平。

  正是基于海螺水泥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在每一个时期总是走在行业前沿的卓越成就,乔龙德对此评价道,随着海螺自身创新提升和全方位的进步,海螺已经不再是单一发展的行业标兵,而是技术进步的领头羊,是识大体、顾大局,在行业自律的治理中起到带头和推进的排头兵,所以当前应该是“中国水泥发展学海螺”的重要阶段,从“看”到“学”,是一次升华,是一个新的行业发展里程碑的事件。

  一家企业的成长是一个行业逐步发展的缩影,而一个行业的蓬勃壮大离不开每一家企业的共同努力。水泥行业要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更多像海螺水泥这样优秀的企业不断带动和推进,更需要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行业发展体系。行业也必须朝着更低的能耗和无污染的排放目标而奋斗,彻底改变与扭转社会各界对行业的认识和评价,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拥抱水泥“智”造  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传统工业正在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之错峰生产背景下,供给受限,水泥价格暴涨,促使水泥制造企业追求更科学高效的管控手段,来实现节能减排、提产增效。

  邵俊认为,在节能环保领域,近年来工业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原有的行业生态,并为水泥行业实现更为极致的节能以及降低污染物排放提供帮助,加速推进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水泥网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水泥行业互联网平台,未来将通过工业大数据的应用,进一步为水泥行业节能减排,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对水泥行业而言,因生产工艺的复杂性等因素影响,推进水泥行业的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件新生事物,这需要一个不断探索、试错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

  中材国际总工程师蔡玉良

  蔡玉良在演讲中就强调,目前水泥工业生产控制的现状为开停易、抗扰难;安警易、维护难;运行易、波控难。人工干预下的自动化容易、摆脱人工干预的高度自动化难。

  但挑战同时孕育着希望,唯有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推动行业迈向更加高质量发展的“智”造新时代。

  譬如,海螺水泥在智能制造上就已经取得积极成效。自去年8月全椒海螺智能工厂建成投入运营以来,经测算,各类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显著下降,生产运营集约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大幅提升,提高了生产运营质量,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每年可多利用低品位矿石30万吨、节电578万度,节标煤4680吨,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减员10%左右。

  此外,泰安中联目前已经实现了矿山开采智能化、原料处理无均化、生产管理信息化、过程控制自动化、生产现场无人化的要求,利用现代化综合技术带动水泥工艺的升级,进而全面提升水泥工业的整体素质,实现了水泥生产有效的转型和技术升级。通过智能制造示范线,将其中各项可行的、技术先进的、可移植的技术及设备用于水泥企业升级改造。

  中联河南运营区朱其川

  中联河南运营区朱其川在报告中也提到,中联河南运营区积极参与区域矿山整合和综合治理,解决了绿色矿山建设难点问题。在综合利用废石过程中各个企业矿山废石综合利用率达到100%。他指出,绿色矿山建设补旧账不应常态化,水泥企业应积极参与区域矿山整合和综合治理,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还需要新理念、新技术。

  总体而言,水泥行业应紧握当前工业互联网的热潮,让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技术与当今水泥领域的新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由传统制造到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再到今后的人工智能“智造”,完成水泥产品“质”的蜕变,切实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营、劳动强度大、噪音大、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经济增长方式,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协同处置固危废 为生态文明搭建绿洲

  作为一种建筑必需材料,水泥的存在建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改善了民众生活,创造了宏伟的建筑奇迹。而与此同时,水泥更是链接大自然与人类文明的桥梁,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建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在通过自身的行动让人类文明更好的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近年来,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蓬勃发展,为水泥工业更好服务社会发展,构建美好环境创造了条件。打造无废城市,让水泥厂成为城市伴生产业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水泥企业的共识。

  乔龙德在讲话中就强调,水泥企业不仅要自身能够实现更高指标的节能减排目标,而且要成为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废弃物、污泥和各种有害物质的环境净化器,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据工信部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约33亿吨,历史累计堆存量超过600亿吨,占地超过200万公顷,不仅浪费资源、占用土地,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和安全隐患,危害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中心首席分析师郑建辉

  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中心首席分析师郑建辉在报告中同时提到,2018年工业危废产生量超过1亿吨。除漏报瞒报外,产废企业自行处置利用占主要,而水泥窑协同处置已占第三方处置的10%。

  相较于废弃物焚烧方式,水泥窑协同处理具有零废弃、零污染、零排放的优点。废弃物在水泥窑协同处理中,将废弃物再转变成水泥制造中的资源,降低新资源的耗用。正因如此,过去三十多年来,水泥窑一直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扮演“废弃物终结者”和“城市净化器”的角色。

  而经过无数人的努力,中国水泥工业的生产面貌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道路上,国内水泥企业正一往无前。

  郑建辉介绍到,截止2019年8月,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投产能力达460万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资质能力近两年翻了3倍,目前仅有6个省市未投产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设施。其中陕西、浙江规模最大,红狮、海创、金隅冀东占50%以上。

  譬如,海螺创业2019年内项目发展数量为历史最高,新增固废危废签约产能80万吨,垃圾处理签约产能386万吨,实现了河北、山西、江苏、浙江、河南等地域新突破。

  又如,台泥贵港厂于2018年协助政府处理废塑料多达2168吨,并通过建设年处理30万吨危险废物与3万吨市政污泥的协同处理项目,是报告期间内中国大陆单厂最大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项目。

  再者,红狮环保已开展了危废、飞灰、市政垃圾、工业固废等的协同处置。目前已投产项目15个,年处置危废及固废161万吨,在建及在批项目13个,投产后年处置危废及固废145万吨。

  生态环境保护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当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水泥行业利润高涨,在一定程度上为水泥行业进一步加强环保建设,改善行业社会形象提供了机会。通过补齐在环保、节能等领域存在的短板,辅之协同处置、碳捕捉、绿色矿山等技术的逐步推进,水泥行业也将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而水泥行业不仅要给予建筑以“粮食”,更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环保重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唯有如此,水泥才能让岁月沉淀出的文明更加璀璨,让地球永续发展。

编辑:余婷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