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用品牌+信息化管理 继续打造甘青藏水泥领军企业

证券日报 · 2019-11-02 15:13

  1957年,在距离兰州110公里外的永登县诞生了祁连山的前身——永登水泥厂,作为西北第一座现代化水泥厂,她的出现结束了甘肃建设所需水泥从2000公里以外运进的历史,开启了甘肃乃至西北水泥工业发展新的篇章。

  经过几代祁连山人60多年的奋发图强和不懈努力,祁连山目前已成长为国家重点支持的12户重点水泥企业之一、西北地区特种水泥生产基地、甘青藏省区水泥行业龙头企业。

  近日,记者前往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祁连山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公司在大力发展“祁连山”牌水泥及“水泥+”业务的同时,还在管理方面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专业化管理,全方位提升公司集团化管理水平。

  品牌助力

  成为基建材料主力军

  “公司在品牌上具有很强的优势,西部乃至全国有很多重点工程在建设中用得都是‘祁连山’牌水泥。”祁连山董事长脱利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言语中难掩自豪。

  据了解,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刘家峡等处于黄河上游的大型水电站全部都是用“祁连山”牌水泥浇筑而成。其中,刘家峡水电站的完工,成功打响了“祁连山”水泥的声誉,为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品牌基础。

  1963年,亚洲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在黄河上游甘肃省永靖县内进行建设。同年,国家计委、电力部与建材部协商决定,由永登水泥厂试制高质量纯大坝水泥供应水电站工程。

  然而,生产高质量纯大坝水泥对于一个投入生产才六年,又没有生产特种水泥经验的企业来说,困难重重。为了寻找到满足标准的原料,技术人员经过数月的艰辛跋涉,在距厂区约12公里的武胜驿庙坪村找到了较为理想的砂岩矿。为了解决匀磨四种配料的难题,研制者们反复研究,最终用严格控制吊车吊料比例的办法,将砂岩直接均匀入磨。为了测定水化热,公司派人去北京学业务、学技术,然后自己安装符合标准要求的水化热检测设备。为了试制出高标号大坝水泥,配料人员经常到石灰石矿山实地查看,为准确配料打下了质量基础。为了按质量指标生产水泥,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生产过程,确保磨制的水泥达到标准要求。

  正是这种认真且严谨的态度,才造就了“祁连山”牌水泥的品质。1965年11月份,“祁连山”牌纯大坝水泥在永登水泥厂诞生。1966年底,纯大坝水泥正式投入生产,填补了我国水泥工业的空白。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经过实地检测,确定“祁连山”牌525号中热硅酸盐水泥为国家该类产品的标准样本单位。同年,该型号的水泥以其优异的品质成为刘家峡水电站工程唯一水泥品牌,开始大量供应。1975年,刘家峡拦河大坝浇筑完工。

  按照国家对水电站大坝建设的要求,每平方米大坝微裂纹不高于40条为合格,而用“祁连山”牌大坝水泥筑成的刘家峡水电站大坝,每平方米微裂纹只有6条。更让人们惊叹的是,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历经数十年洪峰考验,坝体至今依然完整坚固。

  为刘家峡水电站供应水泥一炮打响了“祁连山”的品牌,在此之后,处于黄河上游的大型水电站、毛主席纪念堂、北京亚运村、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青藏铁路、上海金山大桥、兰新铁路复线等闻名中外的工程均使用了“祁连山”牌水泥。

  正是依靠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异的售后服务水平,“祁连山”商标成为国家驰名商标,产品多次荣获国家免检产品殊荣,成为区域水泥行业第一品牌,并入选中国水泥十大品牌。

  信息化管理

  助力高质量发展

  “管理信息化是促使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此,我们主动进入互联网蓝海,持续打造‘数字祁连山2.0’。”脱利成表示。

  脱利成向记者介绍,“数字祁连山2.0”是通过信息化系统的集成互联,构建人财物和产供销的一体化闭环式管理的数字祁连山管控系统,实现KPI指标实时在线对标。在采购管控方面,公司采用“互联网+集约化”模式,依托电子采购交易平台,对物资、物流、工程、服务、废旧竞卖等采购业务进行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全面整合年度集采物资、战略采购物资、大宗原材料等优质供应资源,引入京东、西域等外部电商资源。“在系统内全面推行电商化采购,能够有效降低隐形采购成本和综合采购成本。”脱利成说道。

  在物流方面,祁连山重点推进物流无人值守系统。“我们的物流车间是没有员工的,物流车完成水泥提取到过磅装车全程仅需要一张卡,这张卡里记录了所需提取货物的一切信息。该系统的建设,不仅减少了人力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说起物流无人值守系统,脱利成难掩兴奋。

  此外,公司还大力推进水泥商城建设,90%以上水泥产品通过线上销售。据了解,祁连山的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水平目前处在全国水泥行业前列,还被工信部授予“首批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称号。

  “公司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的同时,还深化中国建材集团‘三精管理’制度。”脱利成重点向记者介绍了“三精管理”制度,“‘三精管理’即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制度的核心是‘精’和‘减’。在该制度的实施下,公司的管理效率和效益均发生了质的变化”。

  今年1月份至9月份,祁连山实现营业收入52.19亿元,同比增长20.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2亿元,同比增长88.98%;净利率较上年提高了9.46个百分点至18.36%;资产负债率较上年下降了7.65个百分点至31.30%;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率较上年提高了65.48个百分点至77.91%。可持续经营能力和经营效益加倍提高。

  加大主业市场布局

  大力推进“水泥+”发展战略

  1996年7月16日,祁连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甘肃省第二家上市公司。“上市以来,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步入了发展快车道。”脱利成介绍,近年来,祁连山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尤其是加入央企序列后,通过新建、并购等方式在甘、青、藏区域进行战略布局,扩大战略区域市场份额,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

  从2010年开始,祁连山先后在并购和控股了酒钢宏达、文县玉丰、夏河安多、张掖巨龙、甘肃古浪峡、陇南润基等一批区域内的水泥企业,逐步优化区域市场格局,增强甘肃区域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先后在甘肃永登、甘谷、漳县、成县、文县、古浪、青海西宁、天水等地投资建设水泥生产线。

  此外,为了继续巩固和扩大在西藏的市场范围,公司在西藏建设了西藏中材祁连山年产120万吨熟料产线和拉萨城投祁连山年产120万吨熟料产线,这两个新的产线有望在2020年投产。脱利成介绍说,“在西藏新建水泥生产线,能够填补公司在西藏有市场无生产基地的空白,巩固和扩大西藏市场的份额,满足当地水泥需求。”

  祁连山在扩张的同时,也在如期淘汰落后产能,“目前,公司2000吨以下落后水泥熟料生产线已全部淘汰。”脱利成说道。

  截至目前,祁连山在甘肃市场占有率达42%,青海市场占有率达24%。公司水泥产能合计约3000万吨,拥有近20家水泥生产基地。

  不仅如此,祁连山还大力推进“水泥+”发展战略,积极延伸产业链,构建了以水泥系列产品为主,商品混凝土和骨料为辅的发展格局。2018年,祁连山的水泥、商品混凝土、熟料、熟料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2.52亿元、3.70亿元、8908万元、1407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91.74%、6.46%、1.56%和0.25%。

  脱利成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永登年产200万吨机制骨料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运营。此外,成县的骨料生产线正在建设中,平凉等骨料生产线正在做报批手续。

  “未来,公司将会在做优做强水泥主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水泥+’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智能化发展方面,依靠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借助硬件+软件+互联网的智能集成,使各项业务全面实现信息化,同时整合公司在水泥服务和电商业务方面的内部能力和资源,打造‘西北地区水泥无人超市’。”说起未来发展,脱利成表示。

编辑:刘群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14: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