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水泥辅机工业初探

本网原创 王洪兵 潘国尧 · 2005-01-29 00:00
一 、产业布局初具规模

  作为城市的名片,江苏省盐城市的水泥辅机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被重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以选粉机、布袋除尘器等水泥企业技术改造装备为代表的盐城水泥机械制造企业已经有30多家,在全国行业内,该市的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均达到40%以上,并涌现出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盐城市清华紫光吉利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盐城市科宝建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图一:清华紫光吉利达董事长陈茂荣接受本网采访。图二:盐城市水泥机械制造业协会秘书长孙方柱接受采访。图三:盐城工学院刘平成副教授接受采访。

    与别的装备工业有所区别的是,水泥机械制造中的主机设备(磨机、辊压机)的生产销售由于存在着使用寿命长影响产能,产品体积庞大影响运输成本,制造投入巨大影响新项目上马等客观因素,不少民间资本轻易不会介入这个产业。相反,选粉机、除尘器等辅机设备由于投入产出比相对容易控制,产品的使用周期较短,水泥企业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对该产品的需求量也大大提高,而且辅机生产对技术创新的依赖程度较高,市场信息资源控制多,吸引了大批民营资本争相在这个领域里试水,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从全国范围看,江苏省盐城市的水泥辅机制造企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即以盐城科宝为骨干的烘干系统设备制造,以江苏科行、盐城吉翔达为代表的粉磨系统设备制造,以江苏科行、盐城清华紫光吉利达为龙头的粉尘治理设备制造系统,另外,盐城淮海等还专门从事立窑装备的技术改造 。江苏科行的董事长刘怀平认为,随着行业技术要素资源的进一步细化,企业自觉的产业调整行为将促使该地区的水泥辅机制造业由上述四个系统朝着“节能”和“环保”两个系统集聚。

二、过度竞争隐忧尽显

    水泥辅机制造业之所以能在盐城形成目前这个产业规模是有它的特定因素的。一是这个产业对技术的要求相当高,而盐城工学院硅酸盐专业和建材机械专业是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中唯一保留本科的院校,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人才支持为盐城形成辅机制造产业提供了一流的科技支撑,目前活跃在盐城水泥机械制造业的科行老总刘怀平、吉利达老总陈茂荣等都是这个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二是近几年江苏经济持续发展,水泥工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扩张态势,去年产能已突破一亿吨,约占全国的1/6。地方工业的持续发展为盐城水泥辅机制造业的迅速成长提供了快捷的市场支持。三是盐城虽然没有矿山资源,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却有20多家水泥企业,这些企业的人才梯次保证了日后盐城水泥辅机生产企业的技术需求。

    但盐城水泥辅机业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少隐忧。首先是由于该产业投资准入门槛较低,只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市场资源,以5-10万元的投入即可为一些较大型的企业提供配件加工服务,进而慢慢将触角伸向诸如布袋除尘器、选粉机、烘干机、沸腾炉等单体机械的生产。因此,盐城的辅机生产企业从1992年以来的十多年中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目前注册登记的30多家中,资产规模大的接近一个亿,小的只有一、二百万元,大部分企业尚处在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企业间过度的市场竞争,主要表现在行业自律意识差,产品价格战激烈,以选粉机为例,一台7吨重的600型选粉机的生产成本约为6万元左右,1992-1993年的市场价大约为12万元,而现在已经下降到7-8万元,迫近了盈亏点。价格战不可避免地带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假冒名牌等种种企业劣行。由于水泥辅机在安装调试时对技术衔接的要求比较高,某个配件的质量不到位将影响整个系统的调试效果,进而影响所有设备制造商的声誉。因此,由于某些企业及产品的不诚信,不但直接影响到了客户的付款诚信度,也对以“盐城产”名义承揽辅机设备的经营活动受到了深刻影响,据江苏科行公司市场部统计,该企业每年因少数企业的不诚信行为而影响的有效业务额在1000到2000万元之间,盐城该产业每年受诚信问题影响而损失的应承揽有效业务量则在5000万元以上。

    其次是企业间人才竞争加剧,以盐城某辅机生产企业为例,目前在册的500多个员工中竟然有2/3是从同行中跳槽过来的,企业间员工频繁跳槽的现象屡见不鲜。以技术为生命力的水泥辅机制造业对技术人才的依赖性是非常强的,企业培养一个专才很不容易,但在人才市场上,也许几百元甚至几十元的工资差价就能让企业的先期种种投入化为泡影。人才竞争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造成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同时迫使企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发新产品、研制独门暗器上。

    宏观调控之前各地水泥企业不断上新项目,各水泥辅机制造企业的安装、调试、维护人员则疲于奔命,表面的繁荣景象使盐城的水泥辅机制造的整体影响力在全国不断攀升,但企业间由于忙于大打人才战和价格战,造成配套产品不断细分和裂变,严重影响了单个企业的做大做强。以科行为例,虽然这家企业最近几年几乎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发展,今年的销售业绩也才能达到1.2亿元,预计2005年的销售额能接近2个亿,也仅相当于一个水泥企业上一条2500吨新干线的投资规模。而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如果没有龙头企业的品牌号召力,没有规模经营带来的资本、技术、人才冲击力,那么这与把一群散兵游勇圈往一个山头却不给一个帅才指挥的做法没有什么区别,依然形不成整体战略优势。

三、 破解危局形成共识

    对于盐城水泥辅机制造业存在的上述这些问题,该市业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向中国水泥网表示:问题确实存在,有些方面还比较严重,但我们已经就一些问题达成了共识,准备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观,防止这个产业因为过度竞争造成整体受损,进而影响盐城传统工业的声誉。

    总是穿着得很精神的科行公司董事长刘怀平认为,盐城水泥辅机制造业因恶性竞争造成的危害已是不争的事实,解铃还需系铃人,企业的问题还必须由企业自己为主体来解决,联合和团结是前提,加强自律是关键,“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在行动”,刘怀平说。

    喜欢直言直语的盐城清华紫光吉利达老总陈茂荣则认为,盐城水泥辅机制造业已经到了“花自飘零人自落”的时候了,随着国家加大对立窑水泥的整治力度,那些靠做传统机械而获利的企业将会越来越找不到北,相反,能够给水泥企业朝着“节能”“环保”方向前进提供优质辅机和更优秀服务的企业将不断壮大,“任何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必定会进入到自行整合的阶段,技术进步则是占领更多市场的杀手锏”,这家企业目前已与南京、天津、合肥、成都等水泥机械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将依托它们的科研力量继续走技术进步的发展之路。

    而盐城市水泥机械制造业协会秘书长孙方标则认为,本地区30多家辅机制造企业中,领头人整体素质不低,他们一般都是盐城工学院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年纪大都在30到40 岁之间,独立创业前一般都是在大型水泥企业或水泥机械制造企业从事技术工作。这些人较少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共赢的意识较强,相信在这些人的共同努力下,当前的危局应当能被破解。

    曾经是科行老总刘怀平恩师的盐城工学院刘平成副教授也对盐城水泥辅机业的整体前景不表示悲观,他认为以刘怀平为代表的这一代民营企业家大都是科班出身,头脑里没有计划经济的烙印,市场开拓意识和新技术革命的愿望很强烈,产品升级换代带来的效益非常明显,“相信他们同样也能想出办法来解决这个市场无序的问题”。

四、 “中心”目标剑指自救

    预计 2004年全国水泥产能将突破9亿吨,2006年将突破12亿吨,而这些产能中70%仍由立窑创造,随着国家加大产业调整,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将在2006年前调整到60%的水平,这给为新干线提供辅机装备的主要产地盐城展现了极好的产业前景。这个庞大的市场开发当然也强烈地吸引着盐城辅机制造企业整合行业现状的愿望,他们显然不希望这块诱人的蛋糕因为自己的疏忽而被他人瓜分。

    针对价格竞争和人才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江苏科行主动出击,准备以股份制的形式,由科行牵头,联合多家同行成立"盐城亭湖区建材节能环保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这个“中心”的目标是要将它发展成为盐城市水泥辅机行业“技术服务和人才服务的孵化器”。根据发起人刘怀平的设想,“中心”将以市场的手段用足用好国家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方面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对“节能环保”企业的支持——科行是盐城辅机业内唯一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以这笔资金为启动,吸引本地区其他同行带资入股该“中心”;另一方面由“中心”出面,发挥“中心”在征地、基建、招商引资方面的优势,为吸引社会有识之士的闲散资金投入到盐城辅机制造业寻找切入点。当然,“中心”成立后最直接的作用将是为盐城的辅机生产企业提供“差异化”的技术和人才服务,即“中心”凭借自身的政府渠道和各种社会资源获取相应的技术信息和人才信息,根据各个成员企业的生产项目性质和产品定位,按照出资比例,合理调配这些信息,从而有效地规避区域内企业间盲目的市场竞争(有些企业本身并不具备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在生产“辅机”的名义下以低价中标某些不相关设备的定单,造成买卖双方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接单后则采取假冒名牌、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方法保证赢利,从而形成实质上的自相残杀局面),共同约束市场行为。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是目前盐城市水泥辅机企业的共同体会,据此,不少有先见之明的当地企业家已经与刘怀平达成了共识:“靠技术占领市场”,这将是该中心的发展理念。

   “思路决定出路,人品铸就产品”,这是江苏科行的企业发展理念,也将是“中心”的旗帜。其实,即将成立的 “中心”仅仅是盐城水泥辅机制造企业自觉实施行业自救的其中一个步骤,也许过不了多久,一些相应的措施还会迎头跟上,一些自觉的行动也会结出硕果。相信在刘怀平、陈茂荣等有责任感的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盐城水泥辅机制造业一定会迎来健康发展的新局面。(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guest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1: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