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粉对超低水泥刚玉质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2007-08-22 00:00
1、超细粉对新拌浇注料施工性能的影响
 
  1.1 超细粉对浇注料浆体流变曲线的影响
    (1)、当超细粉加入量较小时,细粉之间的空隙未被填满,浇注料内部粒子间存在着引力,使分散的颗粒彼此吸附在一起,易于形成“网络结构”,包覆了大量游离水,粒子运动受阻,溶胶性差,内粘滞阻力大,抵抗塑性形变的能力亦大,因此,体系的屈服应力值,表观粘度值均较大。
    (2)、当超细粉加入适量时,由于超细粉粒径极小,可填入一般细粉不能填入的微小孔隙中,使被包覆的游离水释放出来,粒子表面更好地溶剂化,使浆体稀化,减小了试样的内粘滞阻力和形变屈服点,而且超细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几乎为球形,能起到很 的润滑作用。结果极大地降低了体系的屈服应力值和塑性黏度值,使浇注料的流动度提高。
    (3)、当超细粉加入过量时,微粉溢出细粉颗粒间的空隙,大量分散于浆体中间。由于超细粉在制备过程中,表面晶格破坏严重,表面能极高,自发团聚或吸附其它物质到其表面上的趋势很到,超细粉将浆体中粒子紧紧吸附在一起,使内粘滞阻力增大,粒子间相对运动十分困难,屈服应力与塑性粘度再度增大。
    (4)、硅微粉加入量在7%,铝微粉加入量在9%时,浆体塑性粘度与屈服应力最小,浇注料具有最好的流变性能。
    (5)、硅微粉的真比重较小,铝微粉的真比重较大,在相同的加入量时(Wt%),加入的硅微粉体积较大,微粒数较多,而铝微粉体积较小,微粒数较少。
  1.2 超细粉对浆体触变性的影响
    加入µf—SiO2的浆体在加入量为7%时触变性较好,加入µf—Al2O3的浆体在加入量为9%时触变性较好。在加入超细粉较多较少时其触变性均较差。
  1.3 超细粉对浇注料流动值的影响
    随超细粉加入量的增加,浇注料的流动值不断增大。但是,当µf—SiO2和µf—Cr2O3的加入量达到15%,µf—Al2O3的加入量达到10%时,浇注料的流动值再次减小。
    加入µf—SiO2的浇注料时,因硅微粉颗粒呈球形,减水作用较好,流动值变化较大。减水效果在三种微粉中最大。加入微粉15%,流动值再次下降。
    加入µf—SiO2的浇注料,因铝微粉自发团聚的趋势较强,试样加水后表现为粘度较大。最小开始流动加水量为6.5%,减水效果不如µf—SiO2显著,而且超微粉加入量为10%的,流动值已降低很多。
 
2、超细粉对浇注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2.1 超细粉对浇注料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的影响
    由于超细粉的填充作用,在浇注料中加入µf—SiO2、µf—Al2O3、µf—Cr2O3后可显著降低显气孔率,提高体积密度。
  2.2 加入超细粉对浇注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加入µf—SiO2和µf—Al2O3的浇注料在加入量为5%和7%时强度有一极大值,而加入µf—Cr2O3的浇注料随加入量的增加强度持续增大。
    加入µf—SiO2的浇注料,试样收缩较大,表面产生很多裂纹。由于硅微粉中含有较多杂质,在高温时形成液相,促进烧结的作用很大,试样烧结良好,冷态强度很高。
    当硅微粉加入量过多时,基质中形成的莫来石晶体发育长大,形成了很多气孔,使原由的致密结构破坏,导致强度降低。
    加入µf—Al2O3的试样只有微量高温膨胀,而且随微粉加入量的增加,制品越来越致密。
    加入µf—Cr2O3的试样与前二种情况不同,它没有新相的形成和晶体生长。由于铬微粉本身的性质,试样烧结较差,所以整个系列强度较低。
    加入µf—Al2O3的试样高温抗折强度最低。因SiO2微粉中杂质较多,形成了较多玻璃相,在高温时形成了较多液相,使高温强度降低。
    加入µf—Cr2O3的试样强度最高,达到8.5MPa,这主要是高熔点相铝铬固溶体的贡献。
 
3、结论
  3.1 在刚玉基质浆体中加入超细粉,可显著降低屈服应力与塑性粘度,提高流动性但超微粉加入量时,屈服应力于塑性粘度再次增大。
  3.2 在浇注料中加入超细粉可显著增大浇注料的流动值,但超细粉加入过量时,流动值又有所降低。
  3.3 对浇注料的物理性能测试表明:随着超微粉加入量的增加,不同温度处理后的浇注料体积密度增大,气孔率降低、抗折和耐压强度提高,但超细粉加入过量时,会使物理性能变坏。
  3.4 对加有氧化物超微粉的超低水泥刚玉质浇注料经高温(1600℃×3h)处理后的SEM检测表明:(1)加入µf—SiO2的试样在基质中有莫来石生成,而且随超微粉加入量的增加,生成的莫来石含量也相应增多。(2)加入µf—Al2O3的试样,其基质中生成主要相为六铝酸钙。(3)加入µf—Cr2O3的的试样,其基质中生成的主要相为铝铬固溶体。这些物相均对浇注料的结构强度起决定作用。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3: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