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外分解窑使用复合矿化剂操作体会
2007-05-29 00:00
我厂Φ3m×48m700t/d带4级预热器的RSP窑外分解窑系统因原材料中含碱量高,使得熟料中碱高达1.5%~2.0%;造成预热器频繁结皮堵塞,窑亦频繁结蛋、结圈、长厚窑皮,严重影响了回转窑的运转率,系统始终不能达标达产。由于碱含量高,熟料28d抗压强度徘徊在53MPa左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试用复合矿化剂低温煅烧硅酸盐水泥熟料,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 配料设计
采用三高配料方案,即KH:0.91~0.94、n:2.5~2.7、P:1.5~1.7。实际操作中,选用萤石、石膏作复合矿化剂,熟料中碱含量在1.5%~2.0%时,控制熟料中F-含量为0.2%~0.3%,设计F-/SO3为0.23~0.35,实际生产中,熟料Fe2O3<3.30%,否则,回转窑易结大蛋、长厚窑皮。n也要适当,过高易造成飞砂,窑内发浑,影响看火操作,也影响熟料质量;过低,容易结圈、结蛋,还会引起预热器结皮堵塞。KH值的控制必须得当,低于0.90时,料子不耐火,过早形成液相,容易引起窑内结大蛋滚不出来;而过高的KH值容易造成熟料中fCaO偏高,当KH值高于0.96时,fCaO高达3.0%以上,影响熟料安定性。当P值超过1.7时,容易长厚窑皮和长窑皮;低于1.3时,窑皮经常性垮落而造成窜黄料和红窑事故,窑况难以稳定,且熟料强度亦偏低。
2 看火操作
在窑外分解窑上使用复合矿化剂,新砌耐火砖时,先按规定程序烘窑,接着进行点火操作,当窑温度升到750℃,一级筒出口温度达200℃以上时,开启高温风机,然后进行分解炉的点火操作,约10min左右,一级筒出口温度达到300℃以上,这时即可进行投料(一般为正常投料量的40%),即转入挂窑皮操作。在此期间,喷煤管由里向外拉,直至拉到窑口;8h左右,投料量即可达到正常投料量的80%,一般在2个班左右便可达到正常投料量,转入正常生产,挂窑皮操作与正常生产基本相同。
在实际生产中,预分解窑系统温度较未使用复合矿化剂时约低100℃左右,窑尾温度控制在850~950℃,分解炉混合室出口温度在820~870℃,系统负压较原来变化不大。使用复合矿化剂后明显感受是液相形成温度低,窑速必须快,并且快转率要高。在试生产期间,曾因掉窑皮窜料急打慢车,造成窑内结圈而影响生产。我们采用冷热交替法进行处理,用了6h多处理掉了结圈,转入正常生产。还因窑速慢,窑尾温度控制不当造成窑内频繁结蛋,最大直径达1.6m,一般连续出2~5个蛋,其中一次连续卸出5个大蛋,造成篦冷机负荷过大拉不动,停机处理3h,其余均未出现停窑现象。针对结蛋现象,我们采取降低窑尾温度,提高窑速的办法,把窑尾温度控制在850~900℃,窑速提高到3.2r/min后,很少出现结蛋现象,即便有也只是些不规则的小蛋(直径都小于0.4m,估计是掉窑皮引起的),不会影响生产,窑内结圈和长厚窑皮现象亦未再出现。
正常生产期间,窑皮不断长和掉,保持动态平衡。但有时因其它方面的原因会造成大量掉窑皮,使窑皮后的物料直接窜入烧成带,引起窜黄料,传统的操作方法是顶烧,急打慢车。而使用复合矿化剂后,由于液相量多,且形成液相温度低,这时如果急打慢车,会使过渡带来的料子在烧成带形成过多液相,并由于窑速减慢,这部分物料就会粘附到原来的窑皮上,形成厚窑皮,从而影响窑的正常运行。我厂的处理方法是减料50%、窑速只减10%、窑前加10%的煤顶烧、窑尾减50%的煤。一般情况下,这股料只有五六分钟便过去。按窑50t/h投料计算,顶多只有四五吨黄料窜出,隔离放置或外放便可以了,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调整,便可恢复正常。
保持篦冷机内料层厚度为500~700mm,二次风温950~1050℃,采用大窑头罩抽取三次风温达750~850℃,分解炉用煤量与窑头用煤比例为60/40,窑系统运转正常,高温风机800r/min,基本未出现预热器结皮堵塞现象,为防止水平管道和窑尾缩口结皮堵塞,一般每班对水平管道和窑尾缩口清理一次。自使用复合矿化剂以来,除一次因预热器浇注料脱落造成三级筒堵塞停窑外,从未出现因结皮堵塞预热器而造成停窑的事故。
3 使用效果
采用复合矿化剂技术,在熟料中碱含量(1.5%~2.0%)不变的情况下,一是解决了因原料中碱含量高预热器结皮堵塞、回转窑结圈及结蛋的工艺难题,提高了窑的快转率;二是熟料28d抗压强度由原来的53MPa提高到58MPa(按GB177-85方法检验),克服了高碱熟料后期强度低的技术难题;三是回转窑达到设计能力,实现72h连续运转达标生产,共生产熟料2158t,并于1999年10~12月连续生产熟料49200t,实现季度达产;四是窑皮质量好,相对平整均匀、易于操作控制,生料易烧性好,熟料升重平均在1400g/l左右,fCaO平均值在0.8%左右,合格率达90%以上;五是煤耗降低幅度大,熟料热耗只有3553kJ/kg,较原来降低630kJ/kg。由此可见,采用复合矿化剂技术对于窑外分解窑来说同样是可行的,但关键是如何匹配和控制系统工艺参数。
1 配料设计
采用三高配料方案,即KH:0.91~0.94、n:2.5~2.7、P:1.5~1.7。实际操作中,选用萤石、石膏作复合矿化剂,熟料中碱含量在1.5%~2.0%时,控制熟料中F-含量为0.2%~0.3%,设计F-/SO3为0.23~0.35,实际生产中,熟料Fe2O3<3.30%,否则,回转窑易结大蛋、长厚窑皮。n也要适当,过高易造成飞砂,窑内发浑,影响看火操作,也影响熟料质量;过低,容易结圈、结蛋,还会引起预热器结皮堵塞。KH值的控制必须得当,低于0.90时,料子不耐火,过早形成液相,容易引起窑内结大蛋滚不出来;而过高的KH值容易造成熟料中fCaO偏高,当KH值高于0.96时,fCaO高达3.0%以上,影响熟料安定性。当P值超过1.7时,容易长厚窑皮和长窑皮;低于1.3时,窑皮经常性垮落而造成窜黄料和红窑事故,窑况难以稳定,且熟料强度亦偏低。
2 看火操作
在窑外分解窑上使用复合矿化剂,新砌耐火砖时,先按规定程序烘窑,接着进行点火操作,当窑温度升到750℃,一级筒出口温度达200℃以上时,开启高温风机,然后进行分解炉的点火操作,约10min左右,一级筒出口温度达到300℃以上,这时即可进行投料(一般为正常投料量的40%),即转入挂窑皮操作。在此期间,喷煤管由里向外拉,直至拉到窑口;8h左右,投料量即可达到正常投料量的80%,一般在2个班左右便可达到正常投料量,转入正常生产,挂窑皮操作与正常生产基本相同。
在实际生产中,预分解窑系统温度较未使用复合矿化剂时约低100℃左右,窑尾温度控制在850~950℃,分解炉混合室出口温度在820~870℃,系统负压较原来变化不大。使用复合矿化剂后明显感受是液相形成温度低,窑速必须快,并且快转率要高。在试生产期间,曾因掉窑皮窜料急打慢车,造成窑内结圈而影响生产。我们采用冷热交替法进行处理,用了6h多处理掉了结圈,转入正常生产。还因窑速慢,窑尾温度控制不当造成窑内频繁结蛋,最大直径达1.6m,一般连续出2~5个蛋,其中一次连续卸出5个大蛋,造成篦冷机负荷过大拉不动,停机处理3h,其余均未出现停窑现象。针对结蛋现象,我们采取降低窑尾温度,提高窑速的办法,把窑尾温度控制在850~900℃,窑速提高到3.2r/min后,很少出现结蛋现象,即便有也只是些不规则的小蛋(直径都小于0.4m,估计是掉窑皮引起的),不会影响生产,窑内结圈和长厚窑皮现象亦未再出现。
正常生产期间,窑皮不断长和掉,保持动态平衡。但有时因其它方面的原因会造成大量掉窑皮,使窑皮后的物料直接窜入烧成带,引起窜黄料,传统的操作方法是顶烧,急打慢车。而使用复合矿化剂后,由于液相量多,且形成液相温度低,这时如果急打慢车,会使过渡带来的料子在烧成带形成过多液相,并由于窑速减慢,这部分物料就会粘附到原来的窑皮上,形成厚窑皮,从而影响窑的正常运行。我厂的处理方法是减料50%、窑速只减10%、窑前加10%的煤顶烧、窑尾减50%的煤。一般情况下,这股料只有五六分钟便过去。按窑50t/h投料计算,顶多只有四五吨黄料窜出,隔离放置或外放便可以了,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调整,便可恢复正常。
保持篦冷机内料层厚度为500~700mm,二次风温950~1050℃,采用大窑头罩抽取三次风温达750~850℃,分解炉用煤量与窑头用煤比例为60/40,窑系统运转正常,高温风机800r/min,基本未出现预热器结皮堵塞现象,为防止水平管道和窑尾缩口结皮堵塞,一般每班对水平管道和窑尾缩口清理一次。自使用复合矿化剂以来,除一次因预热器浇注料脱落造成三级筒堵塞停窑外,从未出现因结皮堵塞预热器而造成停窑的事故。
3 使用效果
采用复合矿化剂技术,在熟料中碱含量(1.5%~2.0%)不变的情况下,一是解决了因原料中碱含量高预热器结皮堵塞、回转窑结圈及结蛋的工艺难题,提高了窑的快转率;二是熟料28d抗压强度由原来的53MPa提高到58MPa(按GB177-85方法检验),克服了高碱熟料后期强度低的技术难题;三是回转窑达到设计能力,实现72h连续运转达标生产,共生产熟料2158t,并于1999年10~12月连续生产熟料49200t,实现季度达产;四是窑皮质量好,相对平整均匀、易于操作控制,生料易烧性好,熟料升重平均在1400g/l左右,fCaO平均值在0.8%左右,合格率达90%以上;五是煤耗降低幅度大,熟料热耗只有3553kJ/kg,较原来降低630kJ/kg。由此可见,采用复合矿化剂技术对于窑外分解窑来说同样是可行的,但关键是如何匹配和控制系统工艺参数。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