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烧料成因及处理

2005-12-23 00:00

我公司4.3m×64m带五级双系列旋风预热器和N-MFC分解炉的回转窑,设计转速为0.40--3.96r/min,设计产量3 000t/d,配用丹麦史密斯公司四通道DBC型多福乐燃烧器。在试生产期间,当回转窑达到设计产量时,系统温度偏高控制时熟料还欠烧,迫不得已降低喂料量。当fCaO合格时,再增加喂料量至设计产量,又出现欠烧料。周而复始,严重影响着回转窑的产质量,始终不能使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状态。鉴于此,公司各部门全力合作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欠烧料成因

  1.1 窑头用煤量太大,温度偏低在生产过程中,当fCaO不合格时,总是认为窑头用煤量过少,温度低,煤灰掺入量少。于是便增加窑头用煤量,试图以此来提高烧成带温度,有时甚至出现窑头用煤量与分解炉用煤量倒置的现象,造成系统温度偏高,窑尾温度达到1 200℃,C5级筒出口温度≥500℃,窑尾废气中CO含量高,直接威胁预热器的安全运行。

  对于回转窑来说,它的容积热力强度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容积热力强度已到极限时,增加窑头用煤量,会造成煤粉不完全燃烧,窑内还原气氛加剧,窑头温度进一步降低。当窑温较低时,再多加煤反而更解决不了问题,因燃烧速度与温度有关,多加煤会造成火焰黑火头长,火焰温度低,窑尾温度过高。还会引起窑内还原气氛加重,结长厚窑皮,造成预热器系统结皮堵塞,从而使工艺系统进一步恶化,热工制度紊乱。

  1.2 燃烧器火力不集中

  我公司燃烧器的中心位于回转窑端面第四象限(+30mm-30mm),伸入窑内300mm(见图1)。在调整燃烧器的过程中,其具体位置固定不变,只调整内外风阀门开度及内外筒间隙。内风为旋流风,增加内风火焰粗短;外风为轴流风,增加外风火焰细长;内外筒间隙正常生产时调整范围为15mm--30mm,间隙越小火焰短,为超强火焰。间隙越大火焰长。另外,内外筒间隙的调整对火焰形状的影响特别大,调整不当容易烧毁窑皮及耐火砖。

  在试生产期间,内风风阀臆40%,外风风阀≥80%,内外筒间隙30mm,火焰粗长,火力不集中,又不敢大幅度调整间隙。燃烧器与煤质适应上没有大胆尝试(煤的低位发热量为20 900kJ/kg)。当回转窑达到设计产量时,熟料欠烧,fCaO高达3.0,熟料立升重约1 100g/L

  1.3 熟料结粒过大

  在试生产期间,由于窑头用煤量太大,窑速低,窑尾温度过高,导致液相提前出现,物料发黏形成大块,致使在烧成带无法烧透,造成出窑熟料结粒不均。

1.4 窑系统用风不当

  (1)窑尾缩口闸板尺寸不合适,物料喷腾效应差,有落料现象,入窑内物料出现温差,加剧结粒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加重了窑内的热负荷。

  (2)为避免预热器温度高,不能拉大风,则易导致预热器内积料,当温度尧风量波动较大时,积料突然塌落,窜入窑内,破坏窑内热工制度。

  (3)篦冷机的风量偏低且风量不稳,篦速和喂料的关系掌握不好,料层厚度不能有效控制。风量主要通过窑和三次风管两个管道导入预热器,兼顾分解炉内煤的完全燃烧和喷腾效应的产生,一味强调某一方面,结果都会适得其反。

2 解决措施

  2.1 解决煤粉燃烧问题

  (1)提高进厂煤的发热量,调整头煤尧尾煤比例,逐渐降低窑头用煤量,增加分解炉用煤量;使入窑物料的表观分解率控制在95%以上,减少窑内的热负荷。

  (2)降低篦冷机篦速,采取厚料层操作,努力提高了二次风温和三次风温,使煤粉的燃烧更加充分,烧成带热力更加集中。

2.2 调整燃烧器参数

  调整内外风的关系,使窑内火焰形状与火焰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窑内的热力强度。经反复研究与试验,对燃烧器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内风风阀80%,外风风阀90%,内外筒间隙15mm,火焰细短,火力集中,火焰活泼有力。窑的喂料量可达240t/h (设计喂料量206t/h),fCaO均在1.0左右,熟料立升重1 350±75g/L

2.3 解决结粒问题

  (1) 优化操作参数,严格控制C1级筒出口温度在840±10℃,分解炉出口温度870±10℃,窑尾温度1 000±50℃。

  (2)严格控制生料中粉煤灰的掺加量,控制入窑生料Al2O3含量。

  (3)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野薄料快烧冶的操作方法,在窑系统稳定的情况下尽量提高窑速,窑速由原来的2.60r/min提高到3.50r/min

  (4)实践证明,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熟料结粒细小均齐,直径大部分臆3cm,直径≥10cm的几乎没有,熟料颜色发亮尧致密尧强度高。

2.4 调整窑尧炉用风比例

  适当调整窑尧炉用风比例及相关参数。三次风阀门尧窑尾缩口闸板调节以保持窑炉用风比例适宜,窑内通风适当为原则;总排风量调节根据喂料量大小,以满足生料悬浮需要和煤粉燃烧需要,保持适宜窑尧炉过剩空气系数为原则。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欠烧料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窑系统热工制度趋于稳定,熟料质量和水泥质量稳步提高,熟料3天抗压强度达32MPa以上。

  摘自《中国水泥》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