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NMFC分解炉结构及操作的几点措施

2005-03-30 00:00
  我厂二线1000t/d生产线分解炉串联NMFC炉改造后[1,2],燃料全部使用了当地的低挥发分煤,熟料产质量较技改前都有较大的提高。但近两年来,由于进场原煤煤质较差(灰分最高时达42%,热值仅为18200kJ/kg),加上操作等因素,NMFC炉频繁出现压床现象,这不但影响了窑内热工制度,降低熟料的产质量,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对NMFC炉系统及操作方法进行了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NMFC炉压床的原因分析
    1)三次风管入NMFC炉处截面积大。通过测算,由于三次风管双侧入NMFC炉,入炉面积为2.14m,使三次风入炉时风速降低,不能满足NMFC炉内流体的要求,造成入口处积料,不易被风拉走,沉积于流化床,造成压床。
    2)由C下来的物料从标高25.20m处直接到3.52m处,落差大,大团物料难以分散,冲击力较大,且来料不均,造成流化床面不稳,给死床创造了条件。
    3)三次风调节阀门动作不灵活,且占有一定空间,全开时仍占三次风管23%的有效面积,造成NMFC炉系统阻力大,三次风量不足。
    4)投料方式不当。按原设计,窑系统投料后,以SP窑运行至三次风温≥600%,向NMFC炉内喷入煤粉引燃,然后打开C4分料阀投炉。但是,由于此时窑产量低,热焓少,加之SP窑操作难度大,系统拉风小,三次风温很难达到设计的600℃。由于煤质量的原因,NMFC炉内的煤粉不能引燃,过多加煤则造成压床。
优化措施
    1)将三次风管入NMFC炉处沿上部将原内衬打开,焊锚固件,用耐碱浇注料在双侧各打一道(300mm×500mm×400mm)的挡风墙,使人炉三次风截面积由2.14m2缩小为1.81m2,从而使此处的三次风风速得到提高,避免物料在此处沉积。同时,在NMFC炉内表面涂一层抗碱蚀的耐火涂料,这种涂料经高温后,表面呈琉璃状,非常光滑,流体阻力小,物料不易粘结在炉内壁,分解炉优化前后结构见图1。

图1  分解炉优化前后结构
    2)在入NMFC炉的C4下料管底部设置撒料装置,使物料易于分散。
    3)拆除三次风管内调节阀门,增加三次风量,给NMFC炉提供更多的热量,加速煤粉的燃烧。
    4)改进投料方式,冷态下投运NMFC炉,具体改进内容如下:
    ①点火时开启流化风机,阀门开度40%,防止不完全燃烧的煤粉沉积结焦于流化床面。
    ②当窑系统具备投料条件时,将流化风机阀门开度为80%,高温风机转速为1000r/min,DD炉与NMFC炉分料比例为7:3。
    ③投料以30t/h起步(正常投料量为80t/h),窑速2.8r/min。
    ④观察流化床温有上升趋势,预热器部分压力正常时,向NMFC炉内喷入煤粉。由于投料初期,系统温度低,三次风温亦低,喷入的煤粉20出境min左右才能着火。着火后,流化床内温度及NMFC炉出口温度迅速上升,达到正常值(控制流化床气体压力在6.5~8.5kPa,床温控制在810℃±20℃,NMFC炉出口温度≤900℃。随着NMFC炉燃烧的稳定,可适当增加其中的分料量。此时调整系统其他参数即可正常煅烧。
3  NMFC炉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3.1  流化床温度异常
    一般来说,只要NMFC炉出口温度≤920℃,层内温度越高越好。如果流化床温度≤780℃,就应检查煤料是否稳定、热电偶是否正常。若上述都正常,就应调整篦冷机用风,提高三次风温,流化床温度即可提高至正常。
3.2  床层异常及压床
    通常流化风机出口压力在一定范围(+0.5kPa左右)内波动。如果流化风机出口压力逐渐升高,说明NMFC炉内加煤过多,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减少炉内喂煤,调整用风等,可使异常的出口压力恢复正常。但一旦采取措施不当,流化风机进口不吸冷风时,造成NMFC炉压床,此时应及时调整C4分料阀,物料全部入DD分解炉内,同时停止向NMFC炉供煤,通过排渣管把压床积料清理出来,然后根据流化风机进风情况,决定是否重新分料和点炉。
3.3  NMFC炉出口温度持续≥920
    出现这一情况,一般为入NMFC炉的C4下料管堵塞,这时应停止向NMFC炉供煤,减料煅烧SP窑,同时,组织人员捅堵,待正常时,再重新分料点炉。
应用效果
    NMFC炉压床次数由过去的17次/月到现在的6次/年,提高了NMFC炉对煤质的适应能力,优化了NMFC炉体结构,使低挥发分煤得到很好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克军,薛永华,彭利民.七里岗水泥厂分解炉串联改造技术[J].水泥,2003,(3):15—16.

[2] 张克军,曹常纪,霍占京,等.串联NMFC分解炉操作经验[J].水泥,2003,(9):48—49.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3: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