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窑水泥生产新技术研讨会报告
1.主
讲:武汉理工大学林宗寿教授
2.报告人:
3.内容:
此次水泥生产新技术研讨会主要讲授熟料配方技术、立窑熟料最佳配方设计理论、立窑熟料产量质量保证度等。因国内水泥企业大多数为立窑,此次研讨会主要针对立窑作详细讲解。
3.1熟料配方设计技术
熟料配方设计的目的是优质、高产、低消耗和设备长期安全运转。熟料配方设计的任务是确定熟料的三率值:KH、SM、IM等。
窑外分解窑宜采用高硅、高铝配料方案,因为窑外分解窑烧成带温度高,若SM值较低(约为2.3~2.4)时,物料在窑内固相反应带就结粒,物料到烧成带后火焰只能烧透料层表面,且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短,故不易烧熟,造成游离氧化钙偏高,熟料强度降低。若采用高硅配料方案,只要窑温足够,就能提高液相量,物料至烧成带后结粒,颗粒内外温度一致,则易烧透。
决定熟料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熟料的矿物组成,而不是熟料的某个率值大小,硅酸三钙是熟料的主要矿物,也是熟料中活性最高的矿物,提高熟料中的硅酸三钙的含量可显著提高熟料的强度。因此宜采用高KH,高SM配料方案,KH代表C3S/C2S的比值,高KH,C3S不一定高,SM表明硅酸盐矿物与熔剂矿物的比值,高SM, C3S不一定高。若提高KH和SM,则能提高熟料中C3S含量,提高熟料强度,但生料易烧性降低。因此应改善窑内通风,提高烧成带温度,加快熟料冷却速度,稳定生料成份。
每提高0.01的KH值,C3S可增加1.93%~2.13%。每提高0.1的SM ,C3S增加0.4%~0.73%。
3.2立窑熟料最佳配方设计理论
立窑熟料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场分布不均,生料成份波动较大。
3.2.1立窑
烧温度场
立窑温度场是中心温度高,边缘温度低,主要因为窑内物料由上向下滑动,边缘结构疏松,孔隙较大,通风阻力小,风带走的热量较多,故温度较低,此种温度场易造成高温区结大块,低温区生烧现象。
3.2.2解决措施
a.加强窑体保温降低散热。
b.采用差热
烧,配料时用于边部
烧的生料增加煤量,用于中部
烧的生料减少加煤量。
3.3生料配料控制新技术
3.3.1水泥生料配料控制是水泥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生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熟料的产量和质量,以及燃料的消耗量,提高生料质量,稳定生料成份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保障。
目前水泥生料配料控制方法主要有两种,钙铁控制和率值控制。钙铁控制是我国水泥企业正在普遍采用的生料控制方法,而率值控制已在国外普遍采用,我国只有在少量新型干法线上使用。
3.3.2生料钙铁控制
钙铁控制是通过测定出磨生料中的CaO(或T-CaCO3)、Fe2O3,然后化验员根据经验调整新的石灰石、粘土、砂岩、铁砂等配比,实现生料配比的控制。
3.3.3生料钙铁控制的不足
由于钙铁控制方法只是关心CaO、Fe2O3是否合格,而不考虑SiO2和Al2O3的变化,如果原料中的SiO2和Al2O3含量有所波动,就会引起出磨生料率值的很大变化。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无法时时测定原料中的SiO2和Al2O3的含量,因此也不知道SiO2和Al2O3含量何时会发生变化,即使出磨生料的CaO、Fe2O3含量合格,由于SiO2和Al2O3含量波动,会造成出磨生料率值不合格。此外,由于生料CaO、Fe2O3指针与水泥熟料的质量没有直接关系,而生料率值则可决定生料的易烧性和熟料的质量。因此,控制生料率值可稳定生料成份,促进窑的烧成和改善熟料的质量。
3.3.4生料率值控制
生料率值控制是快速分析出生料中的CaO、SiO2、 Al2O3、Fe2O3,计算出生料率值,然后与给定的三率值比较,计算机计算出每种原料变化,再修正生料配比,达到稳定生料率值。
3.4窑结圈的原因
3.4.1旋窑结窑圈通常为煤灰所致,当煤灰含量高时,大部份煤灰以熔体灰滴的方式滴落沉积在火焰末端部位的窑料上,还有粉尘、燃烧气体中的组份,以及挥发性组份等,这些物质易与窑料形成低共熔物,促进熔体的形成,形成的熔体可有效的湿润并粘结周围物料,当温度下降时,熔体冻结形成窑圈。因此煤灰份越高,煤灰熔点越低,碱、硫含量高越易产生窑圈。
3.5心得体会
3.5.1钙铁配料确实存在不足之处,宜采用率值配料以稳定生料率值,稳定烧成,稳定熟料品质及水泥品质。
3.5.2生料配料宜采用高KH、高SM配料方案,以提高熟料中C3S含量,提高熟料强度,但高KH、高SM的生料,其易烧性降低,必须改善窑内通风,提高窑温,才能烧出优质熟料。
3.5.3熟料烧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还原气氛,还原气氛会使熟料发黄、发白。
3.5.4当水泥中以煤矸石作为混合材时,应避免有煤粉,煤粉会沉降于混凝土中碎石及钢筋周围,造成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力降低。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