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可能没人搬水泥 水泥厂比你想象的更缺人
不同于新型互联网行业,由于对于连续稳定性要求高,以水泥为代表的重化工行业对于新技术更多抱观望态度。但越来越多现象显示,水泥企业发展与招工难、用工难之间的矛盾开始尖锐,企业智能化急需提上日程。
水泥厂或许比你想象的更缺人。
“目前我们厂运输处袋装水泥搬运工基本都是45岁以上的中年人,很多年都鲜有年轻人来应聘这一工作。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这批劳动者年龄的增加,装卸车效率必然逐步下降。以装卸工为代表的基层岗位无人可用的局面即将出现。”一中部地区水泥厂管理者说。
除了厂内需要承担繁重劳动体力的岗位招工越来越难,一大批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也面临同样问题。“如今,拥有较高学历和知识水平的大学毕业生很少将水泥厂作为首选,与同等规模企业相比,学生对水泥企业并不那么热情和积极。”国内一重点大学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老师介绍。
在国内知名问答平台《知乎》和材料领域网站《材料人》上,在回答关于水泥相关专业就业前景时,多数回答者都给出了不建议或者不推荐选择的答案。回答者包括水泥行业从业者和拥有专业背景正在择业的人群。
一个行业的发展既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也离不开默默付出的基层岗位人员的付出。为何水泥行业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日益严重,甚至有人担忧无人可用?
“不止水泥行业,由于人工老龄化问题的凸显,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各个传统工业行业都有类似的问题。”中国水泥网特约评论员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成为劳动者共同的诉求,不少水泥企业粉尘问题成为装卸工种面临的最大难题。我们可以看到,拥有较好工作环境的企业招工难问题并没有那么突出。”
显然,在行业盈利情况大幅改善的背景下,水泥企业有必要更加积极主动提高员工收入和工作环境,这不仅仅是留住员工的方法,更是当下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面对老龄化,水泥企业应当未雨绸缪,提高生产智能化,优化人员配置。正如一专注水泥企业智能化改造的专家所说:“行业不应该担心智能化会导致失业潮的发生,而是未来无人可用。智能化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减轻劳动强度,同时减少安全生产风险。”
台泥、海螺等一批水泥领军企业建立起的人才培养体系也是这些企业对于应聘者更具吸引力的一大原因。只有拥有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多通道的职业发展计划、完善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以及注重内部晋升,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
编辑:余婷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