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煤炭职业院校一些“安全感”
毕业时,采矿专业学生基本上均有十几家工作单位可以选,但愿意去煤矿的还是不多,主要是觉得艰苦、待遇差。
前几年,煤炭行业发展出现不确定性,这让煤炭职业院校缺了一些“安全感”。“黄金十年”时增加了好多专业,市场不行了,很多专业的招生人数锐减。职业教育内部也在摸索人才培养的规律。
日前,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职业院校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提出,从2019年起,扩大高等职业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设置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这对煤炭职业院校会带来哪些影响?《中国煤炭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供需两旺”但也招生难
“扩大奖助学金覆盖面不是孤立事件,实际上是国家陆续出台的发展职业教育系列政策的一部分。这项政策出台速度很快,很快就会落地。”中国煤炭教育协会理事长李增全表示,这是一项重大举措和重要制度设计,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总体部署。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吴再生认为,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技能性人才培养的重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还存在技能人才存量不够、高尖端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
职业教育发展正进入新一轮机遇期,对煤炭行业更是如此。目前,我国煤炭主体专业还在招生的煤炭职业院校有30所左右。据中国煤炭教育协会的调研信息,近2年,随着市场好转和“订单式培养”等措施的推行,煤炭人才培养和需求呈现“供需两旺”局面,增加一线技能人才供应的呼声很高。
“人才需求变化为煤炭行业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供需两旺’的局面也凸显了招生难问题。”李增全说。
随着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技术人才总量不足和一线高技能人才缺乏问题更加凸显。与此同时,煤炭职业院校招生难问题仍然存在。
吴再生介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煤炭相关专业学生不收学费,还设置了专项奖学金。即便采取了这些鼓励措施,招生、就业情况仍不理想。
“每年采矿班基本只能招30名左右学生。今年可能好一点,但要招满2个班,仍很困难。”吴再生说,“毕业时,采矿专业学生基本上均有十几家工作单位可以选,但愿意去煤矿的还是不多,主要是觉得煤矿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差。”
煤炭院校需要“安全感”
煤炭职业院校招生难,不仅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定位有关,也和煤炭行业发展有关。
1998年至2002年,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跌入低谷。管理部门的变化也让煤炭院校发展一度陷入困境。1998年,我国11所煤炭高等院校招生总数为15870人,其中地矿类占比15.6%。划归教育部和地方管理后,2002年煤炭院校招生总数为42382人,其中地矿类占比2.4%。1999年至2002年,9所煤炭高等院校到煤炭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不足500人。
煤炭经济复苏后,人才需求旺盛。2001年前后,中国矿业大学自愿报考采矿专业的学生只占30%,2005年高达71.5%,毕业生供需比约为1︰20。
在市场的起伏中,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煤炭相关院校,始终担负着为煤炭行业培养人才的使命,采取了各种措施。
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一直保留着涉煤骨干专业,坚持为煤炭行业服务。该校结合行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布局,增加新的专业方向;保障在岗教职工待遇,搭建科研平台让专业教师持续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保证专业技术与生产现场不脱节;通过“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在招生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今年我们跟重庆能源集团渝新公司将联合培养大约500名职工,为企业生产、安全提供技术与管理保障。”吴再生说。
“前几年,煤炭行业发展出现不确定性,这让煤炭职业院校缺了一些‘安全感’。‘黄金十年’时增加了好多专业,市场不行了,很多专业的招生人数锐减。从职业教育内部,我们也在反思,摸索人才培养规律。”李增全说。
随着“四化”建设的推进,煤矿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专业边界越来越模糊。这给煤炭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提出了新挑战。
“这要求我们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综合考虑,培养学生时不能仅面向一个地区、一个岗位。”吴再生说。
李增全表示,煤矿智能化趋势已经非常明确。对于煤炭职业教育来说,智能化不是单纯的采矿+计算机,不是旧专业的叠加,而是整个培养模式和内容的革命性变化。
针对煤炭职业教育现状,吴再生建议,在国家层面上为煤炭行业设置专门奖学金,鼓励有志青年报考艰苦专业;改革招生制度,在制度设计上要有倾斜政策;国家和行业出台并落实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吸收学生到企业实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从业人员待遇,防止再次出现人才断层。
编辑:余婷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