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在荒野中建设地下“乌金殿”
2006年以后被大量采用的凿岩台车
上世纪采用手抱钻打眼作业
在去产能、压缩煤矿建设规模的今天,矿建企业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市场变化、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成为每一位矿建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矿建企业也需要更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更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
“所到之处是一片荒野,历经数年将煤矿建成之后,又默默离开。”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天森说这句话的时候饱含深情,“矿建队伍是煤炭工业的先行者、开拓者和奉献者,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现代煤炭工业,他们也往往是不被关注者。”
从1950年我国在东北组建第一支煤矿建井队伍开始,在近70年的时间里,我国矿建行业经历了基本建设投资体制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变革和矿建技术的升级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40年来矿建行业发展突飞猛进,经历了从“完成国家计划”到“市场竞争”的转变,实现了从“跟随世界步伐”到“引领世界先进水平”的转变。
在去产能、压缩煤矿建设规模的今天,矿建企业面临新挑战,如何适应市场变化、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成为每一位矿建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矿建企业也需要更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更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
1 从完成指令性计划到自主经营
矿建行业的发展涉及国家政策导向、基本建设投资及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煤矿建设基本借鉴苏联经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国家计划部门和煤炭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全国煤矿建设发展规划,并依据规划组织实施煤矿建设。1965年,煤炭工业部对全国煤矿重点工程处进行了统一编号和命名,全国共有98个工程处。
计划经济时期,煤矿建设分为煤炭生产企业自营基建和大型煤炭基地工程指挥部两种模式,其共同特征是施工生产方式主要为生产计划按指令任务下达,上级统一供应物资、核定人员费用,完成计划向国家统报统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为提高投资效益,煤矿基本建设投资体制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投资由无偿变为有偿,国家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监督制。
建设单位设置基建机构,负责支配建设资金、办理规划建设手续及编制计划任务书、选择设计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商等,并进行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同时,煤矿项目建设推行设计优化,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在降低投资、减少劳动定员、提高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服务社会化等方面进行探索,建设项目“效益模式”的雏形开始出现。
与此同时,煤炭施工企业由原来完成国家指令的基本建设任务转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施工任务由计划安排转向投标竞争为主的模式。
在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和经营机制方面,施工组织管理和成本核算得到加强,开始实行工程队承包或栋号承包制(包任务、包质量、包安全、包成本、包费用),逐步减少固定工数量。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施工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推广“鲁布革”经验,实行项目法施工和项目经理负责制,推行管理层、劳务层分离,大量使用农民工,建立内部模拟市场,劳务、材料、设备由项目择优采购。
在施工技术装备特别是立井技术装备方面,引进国外技术工艺和大型装备,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逐步提高。
“如此以来,施工企业在施工组织、成本控制、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由施工生产单位向现代企业、由跟随者向引领者的转变。”张天森说。
目前,煤矿基本建设市场逐步发育,市场化机制逐步完善,煤矿基本建设市场主体(勘探、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工程质量监督等企业和机构)也在市场竞争中逐步优化。
据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共有85家煤矿施工企业、62家设计企业,加上监理、造价和质量监督检测企业,煤矿建设单位合计210余家。其中,我国煤矿建设行业的龙头企业——中煤建设集团,较具代表性。
中煤建设集团于1993年成立,2002年并入中煤集团。
2009年11月,为整合工程建设资源、实行专业化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中煤集团决定重组中煤建设集团,将一建公司、建安公司、五建公司、西安设计公司、邯郸设计公司、工程公司、正辰公司、康迪公司划归中煤建设集团管理。重组后的中煤建设集团,具有勘探、设计、施工、煤炭生产运营的完整产业链,能够提供煤矿全生命周期专业一体化服务。
激烈的市场竞争,给矿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赋予其生机与活力。各企业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和施工效率大幅提高。
中国煤炭建筑业施工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掘进工作面平均月进度为立井26.3米、斜井49.6米、岩巷59.1米、半煤岩巷73.3米、煤巷 84.1米;到2016年为立井57.9米、斜井85.8米、岩巷82.9米、半煤岩巷113.6米、煤巷176.8米。
2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煤矿大多井筒浅、直径小,施工装备水平低,施工组织及设备安装较为简单,巷道施工大多采用人力装岩、砌碹或木(砼)支架,施工速度较慢,生产力水平较低。
当时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现代煤炭工业发展起步早,技术工艺先进,在矿建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瑞典、德国、法国、波兰等国家引进了许多先进装备,并在引进的基础上再创新,技术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冻结法凿井,是一种立(斜)井井筒穿过冲积层和含承压水松软地层的主要施工方法,在矿井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项技术最早从波兰引进,于1956年首次在开滦林西风井采用。
先进的冻结井施工工艺、复合井壁技术与施工设备从欧洲国家进入国内,我国科研、设计和施工单位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冻结装备、冻结深度以及新型井壁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目前,我国冻结施工技术已延伸到地铁、隧道等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中。
在深大立井施工中,以“五大一深(大井架、大绞车、大模板、大吊桶、大抓岩机和深孔光面爆破)”为代表的施工技术和装备得到发展,施工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先进的施工装备、技术、工艺、管理,带来了施工速度、工程质量、施工规模、安全生产等的全面提升。
据介绍,就目前我国矿建技术水平而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与推广,煤矿超深立井、冻结施工、防治水、矿井灾害防治等多项施工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955年以来,由国有大型企业采用冻结法建成的立井井筒超过1000个,施工规模为世界之最。
2009年至2012年的4年间,立井井筒施工技术水平达到顶峰,煤炭行业每年立井井筒月成井超150米的 纪录在20次以上,最多达37次。
截至目前,已建成的冻结井最大冻结深度达到955米,最大净径达10.5米。2013年建成的磁西一号矿井副井井筒深度1341.6米,为国内煤矿当前最深立井。2017年采用冻结法施工建成的万福矿井3个立井井筒,穿过表土层厚度755米,均已竣工,为目前世界上采用冻结法穿过表土层最深的立井井筒。
先进的矿建技术也让中国的矿建企业经历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
中煤建设集团是最早“走出去”的煤矿建设企业之一。
1988年,现属中煤建设集团的五建公司承建了摩洛哥杰拉达煤矿,是我国承建的第一座海外煤矿。
在海外承建项目,需要熟悉运作模式、国外法律和人文环境。
据介绍,中煤建设集团在刚“走出去”的时候,并不是项目的承包商,而是通过专业的窗口公司,分包了一些“活儿”,在项目运作和适应国外环境等方面经验还不是很多。
之后,中煤建设集团开始主动对外承包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工程施工及管理经验,并依靠良好的业绩,在国际矿建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2009年,中煤建设集团承建的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煤矿获鲁班奖,这也是我国煤矿建设企业承建的境外工程获得的第一个鲁班奖。
如今的中煤建设集团,业务范围遍布全国各地,包括四川、云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的大型煤炭基地和重点矿井建设;承揽了孟加拉国、土耳其、南非、摩洛哥、蒙古、越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20余个国际矿山建设项目。
2017年,中煤建设集团所属企业成功中标了南非巴古邦铂金矿矿建二、三期掘进安装工程,与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当地企业建立良好的业务联系,签订合作备忘录。
“对于中煤建设集团而言,‘走出去’靠的是品牌优势、央企优势、技术经验优势。”张天森说,“国外现代矿建技术虽起步早,但由于一些欧洲国家实施去煤政策,矿建施工技术停滞在了一定阶段。反观我国,现代矿建技术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大规模煤矿建设、复杂地质条件的客观需要,促使我国矿建技术获得质的飞跃,走在了世界前列。”
3 矿建优势向外部市场延伸
最近几年,矿建市场的变化体现在“仓库”里。
“以前市场形势好的时候,设备都被运到施工现场使用了,仓库都是空的。”中煤建设集团工程管理部部长邓贤松说,“这几年,矿建市场大幅下滑,仓库里的设备都堆得满满的。”
按照国家要求,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
“一直以来,矿建市场总体处于‘买方’市场,矿建企业竞争激烈,投标报价让利幅度较大。”邓贤松说,“一系列去产能政策的出台,矿建市场进一步萎缩,对矿建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很大影响,矿建企业面临着转型发展。”
以中煤建设集团为例,该企业在做强矿建主业的同时,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利用矿建技术和自身优势,对业务结构、经营模式进行调整,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中煤建设集团向非煤矿山发展,先后承建了新城金矿、金昌镍矿、张庄铁矿、姑山铁矿等项目,2017年实现连续9个月井筒施工超百米,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向地铁隧道发展,配置大型盾构设备,培训专业人员,提升地铁、隧道的施工水平;向市政、民用建筑、房地产发展,先后承建了以上海浦东假日酒店为代表的民用建筑项目,开发了以邹城新城广场为代表的房地产项目等,探索承揽城市管廊等市政工程。
同时,中煤建设集团还把触角向煤炭生产及洗选运营领域延伸,目前有煤炭生产及洗选运营项目近20个。
中煤建设集团的转型发展,折射出目前我国煤矿建设形势。据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秘书长徐亮预测, 未来几年的煤矿建设形势将不断变化。在整个煤矿建设行业中, 目前煤炭行业项目占比70%,其他非煤建设领域,包括非煤矿山、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业建筑、隧道、铁路等占比30% 。
煤矿建设企业进入非煤领域,有着自己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立井施工技术、冻结技术、隧道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从技术装备角度而言,矿建企业更擅长“地下”工作,具备承担地铁、隧道、地下管廊等工程施工的能力。目前,受资质、业绩、资金等方面的制约,进入这些领域还存在一些困难。
“如果按照同样的技术条件,我们是具备竞争力的。”徐亮说,“我们也在呼吁国家层面,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 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 促进煤矿建设企业的转型发展。”
4 转型升级发展面临更大挑战
从技术层面来看,煤矿越挖越深,超千米深井逐渐增多,高地压、高地温、断层构造等复杂地质条件造成施工难度加大。
在深立井和平巷的施工过程中,冲击地压、高温热害、瓦斯事故、突水等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施工难度、安全生产管控难度增大,井巷掘进及支护成本大增。
据介绍,我国目前矿建理论体系还需不断完善,研究方法还需探索,监测监控技术水平还需提高,风险防控的规律性还需加强研究。针对深部建井,在提升、排水、支护、通风、降温等技术和装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人才方面来看,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和“走出去”步伐的加快,非煤矿山、海外项目增加,技术、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压力进一步加大,急需专业人才。
“矿建这个行业,专业性较强,但因项目工地远离城市,地处偏远山区,工作环境差,待遇相对较低,所以人才流失较严重,高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引进较为困难。”中煤建设集团企业管理部副部长宁玉民说,“以前矿业院校的矿建专业现多改名为地下工程专业,招生人数少,该专业的毕业生也不愿意来矿建单位工作。”
从市场方面来看,由于煤矿建设规模被压缩,一些项目停建、缓建,市场处于低迷状态。竞争激烈,任务不足,承接的项目质量也有所下降。矿建项目零星、分散,大型项目少,受市场环境影响,低价中标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工程结算滞后,甲方不按进度付款履约,工程款回收困难。”张天森说,“期待更完善的政策,更公平、规范、有序的市场,为矿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据了解,如今,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探索地球深部地质结构,寻求深部资源、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先后发起了地壳探测计划、岩石圈探测计划、欧洲探测计划和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等。随着基础理论、深部探测、采掘技术与装备的突破,以及地下通讯、自动控制、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领域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利用也将产生飞跃。未来的煤矿建设,将更致力于推动人与自然的协调与融合。
编辑:水泥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