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菱苦土

2007-04-05 11:33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氯氧镁水泥与建材制品用菱苦土的分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产品质量证明书、包装、运输与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由菱镁矿(MgCO3)经轻烧、粉磨而成的菱苦土粉末。 2引用标准 GB 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 177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 178水泥强度试验用标准砂 GB 134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析法) GB 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 2419水泥辜负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 3350.5水泥物理检验仪器胶砂试模 GB 3350.7水泥物理检验仪器标准筛 3分级按菱苦土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将产品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和合格品(C),见表1和表2。 4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在同一批量的菱苦土中,应具有一样的颜色,不允许有杂质和结块的现象。 4.2化学组成化学组成必须满足表1的要求。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级别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镁(MgO),%不小于 80 75 70游离氧化钙(CaO),%不大于 2 2 2烧失量,%不大于 8 10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物理性能细度、凝结时间、强度和安定性应符合表2要求。表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结时间细度抗折强度,MPa抗压强度,MPa (0.08mm)不低于不低于等级初凝终凝安定性方孔筛筛余 min h %不小于不大于不大于 1d 3d 1d 3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等品 40 7合格 15 5.0 7.0 25.0 30.0 (A)一等品 40 7合格 15 4.0 6.0 20.0 25.0 (B)合格品 40 7合格 20 3.0 5.0 15.0 20.0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验方法 5.1外观质量用目测菱苦土颜色和结块情况。 5.2氧化镁酸溶法制样,分析方法见附录B。 5.3游离氧化钙按GB 176中3.14条规定进行。 5.4烧失量按GB 176中3.13条规定进行。 5.5细度按GB 1345中水筛法进行。 5.6胶砂强度 5.6.1胶砂流动度胶砂流动度的测定是为了确定氯氧镁水泥中氯化镁溶液和菱苦土的比值N。 5.6.1.1胶砂制备一次试验称取的材料及数量如下:菱苦土 280g标准砂 840g氯化镁溶液按估计量加入注:氯化镁溶液比重为1.2,质量要求见附录A。 5.6.1.2流动度的测定按GB 2419进行。当其扩展值达120~135mm时,此时胶砂中氯化镁溶液和菱苦土的质量比即为N。 5.6.2试体的制备 5.6.2.1配比每成型三条试体需称量的材料及用量如下:菱苦土 480g标准砂 1440g氯化镁溶液 480×N(g) 5.6.2.2试体成型按GB 177进行,成型40mm×40mm×16mm试体二组。 5.6.2.3试体养护在温度20±3℃,相对温度70±5%的条件下养护1天后脱模。并在此条件下继续养护。 5.6.3测定步骤按GB 177测定1天、3天抗折、抗压强度。 5.7凝结时间和安定性 5.7.1配比菱苦土 500g氯化镁溶液 500×N(g) 5.7.2养护成型和养护均在温度20±3℃,相对湿度70±5%条件下进行。 5.7.3测定步骤按GB 1346制备氯氧镁水泥净浆浆体,并测定凝结时间,用试饼法测定安定性(1天脱模,养护3天后用肉眼观察无裂纹,用直尺检测无弯曲则安定性合格)。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6.1.1出厂检验外观质量、化学组成、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 6.1.2型式检验外观质量、化学组成、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 6.2批量、取样与判定 6.2.1出厂检验 6.2.1.1批量:同一等级的产品以100t为一批量,不足100t而超过40t时,也作为一个批量。 6.2.1.2取样:每一批量中随机抽取20袋,每袋取0.5kg共取样10kg。将试样充分混合,分成二份,一份进行检验;另一份则密封保存3个月,以备产品质量有争议时,提交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复验。 6.2.1.3判定:试验按本标准第5章进行,观察每袋中取出试样的颜色是否一致,有无结块现象。试验结果符合本标准第4章相应等级时,判定为该等级。若一项技术指标不合格时,加倍取样进行试验,若仍有一项技术指标不合格时,则判为不合格。 6.2.2型式检验 6.2.2.1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矿区投产及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时; b.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 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d.正常生产情况下,每一年进行一次;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6.2.2.2型式检验取样、试验和判定按6.2.1进行。 7产品质量证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7.1产品质量证明书产品出厂时应向用户提供产品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如下: a.产品名称; b.标准编号; c.批量编号; d.等级; e.数量; f.试验结果; g.注册商标; h.生产厂名; i.出厂日期。 7.2包装应用内塑料袋和外编织袋的双层包装或用涂塑编织袋包装,以防止菱苦土受潮,每包净重40±0.8kg或50±1kg,并在包装袋上注明等级、重量、包装日期、生产厂名。 7.3运输运输中应采取防潮措施,搬运中不应抛仍。 7.4贮存应按产品等级、产地分别堆放,不得相到混杂,且堆放场地必须具备防潮、防雨的条件。贮存期自出厂日期开始计,不能超过6个月。附录 A原材料质量要求 (补充件)表A1水氯镁石的质量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六水氯化镁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标,%>94<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录 B菱苦土化学分析 (补充件) B1试剂(配制和标定参照GB 176有关条款) a.盐酸(1∶1); b.三乙醇胺(1∶1); c. 20%氢氧化钾溶液; d. 0.015mol/L(EDTA)标准溶液; e.氢氧化铵-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 f.甲基百里得酚蓝指示剂; g.酸性铬蓝K-萘酚绿B指示剂。 B2分析步骤 B2.1试样制备准确称取约0.4g试样,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70~80mL盐酸(1∶1),在普通电炉上加热煮沸使试样充分分解,取下静置片刻,以快速滤纸过滤,热水洗涤烧杯2~3次,滤纸5~6次,滤液及洗液收集于250mL容量瓶中,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B2.2氧化钙的测定吸取25mL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350mL。加0.5~1mL三乙醇胺(1∶1)及适量的甲基百里香酚蓝指示剂,在搅拌下滴加20%氢氧化钾溶液至出现稳定的蓝色后,再过量4~5mL,立刻用0.015mol/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呈无色或淡灰色)。氧化钙的百分含量X,按式(B1)计算: TCaOV·×10 X=---------------×100……………………………………(B1) G×1 000式中:TCaO——每毫升EDTA标准溶液相当于氧化钙的毫克数; V1——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G——试样质量,g; 10——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B2.3氧化镁的测定吸取25mL试样溶液放入400mL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250mL。加0.5~1mL三乙醇胺(1∶1),搅拌,然后加入20mL氢氧化铵-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及适量的酸性铬蓝K-萘酚绿B(1∶2 .5)混合指示剂,以0.015mol/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至纯蓝色。氧化镁的百分含量X1按式(B2)计算: TMgO(V2-V1)×10 X1=-----------------×100……………………………(B2) G×1 000式中:TMgO——每毫升EDTA标准溶液相当于氧化镁的毫克数; V2——滴定钙镁合量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滴定钙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G——试样质量,g; 10——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_________________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本标准委托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颖、余学飞、郭昌奎。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3: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