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共建“一带一路” 产能合作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 2019-04-30 13:17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4月25-27日在北京召开,世界再次将目光聚集中国。已经步入第六个年头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欢迎,朋友圈不断扩大。“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不止是口号,更是多年来最真实的写照。

  作为国内制造业“走出去”的排头兵,中国水泥行业足迹已经遍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可谓硕果累累。广大走出国门的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持续造福当地人民,推动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建设。中国广大水泥企业正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国际产能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铺设一条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携手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积极响应倡议 实现互利共赢

  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公布。一中国水泥企业将在尼泊尔新建年产15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的消息不胫而走。在此前的25日大会签约仪式上,海螺集团董事长高登榜代表海螺水泥与乌兹别克斯坦投资与外贸部第一副部长苏纳杜拉·胡萨洛维奇先生共同签署了《乌兹别克斯坦海螺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投资协议》,计划在乌投资建设若干条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和水泥粉磨系统,并且配套余热发电项目及生产生活辅助设施。

  即将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线的海螺水泥无疑是中国水泥企业走出去的典型代表。到2018年底,海螺已经在印尼、缅甸、柬埔寨、老挝、泰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越南等“一带一路”沿线11个国家和地区,注册设立21家公司,发展了23个项目载体,累计完成投资近100亿元,海外员工3200余人。上述项目建成投产后,年熟料产能达3270万吨,水泥产能4075万吨。其中,海螺水泥在印尼产能1125万吨,已成为当地第三大水泥集团,市场占比越来越高。

  被誉为中国水泥摇篮的华新水泥在“一带一路”上同样不落于人后,塔吉克斯坦在华新水泥厂区投产后一举从水泥进口国变成水泥出口国。

  华新在海外多国的美誉也赢得了即将进入国家相关领导的全力支持和欢迎。今年2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亲切接见了华新吉扎克项目负责人姚秉均,在仔细听取项目汇报后,米尔济约耶夫总统表示,乌政府将全力支持华新吉扎克项目建设。在之前召开的“2018年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暨企业对接洽谈会”上,华新水泥与乌兹别克斯坦吉扎克州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计划投资3亿美元在乌兹别克斯坦吉扎克州建设水泥生产线,华新水泥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历史上首家外国独资建材企业。

  3月1日,华新纳拉亚尼项目在尼泊尔正式开工兴建。项目总投资1.5亿美元,可年产水泥150万吨,预计2019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将为当地提供1300余个就业岗位,助力尼泊尔经济社会发展。尼泊尔总理奥利表示将全力支持华新在尼投资发展和项目建设。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曾对媒体表示,过去这些年,中国建材在“一带一路”上建设了312条大型的水泥线, 60条玻璃生产线,这些生产线有力地支持了“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建设。

  打造绿色产业链 产能合作迈向高质量发展

  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首次设立绿色主题分论坛。这不仅展示了我国对生态环保的重视,更体现了将“一带一路”打造成绿色之路的信心和决心。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会上的主题讲话中表示,我国秉持开放合作理念,积极推进制造业绿色产能合作,推广应用先进适用、高效清洁技术装备,共同打造“一带一路”绿色产业链。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一环的国际产能合作一直以来都秉持着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水泥企业在“走出去”中用实际行动证明我国并非像外界所质疑的那样将落后产能输出国外,“实质上是先进产业和能力的输出,是将产业整体输出到不同的国家,帮助这些国家建立更加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制造能力。”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厚媛表示。

  我国水泥行业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已经从过去的追随者逐渐成为领路者。无论是在世界水泥工业的话语权、影响力,还是市场占有率,技术装备服务等方面与国际老牌劲旅相比都处于领先地位,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理念输送到正在发展中的“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国家将有力促进当地的发展和建设。

  广大出海水泥企业带出去的不只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更让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在当地落地生根。曼巴水泥厂是中国位于南非的地标性项目,也是目前中国在南非投资最大、最先进的生产制造类企业。这个工厂为当地带去了最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为此,南非贸工部特别批准给予该项目1.7亿兰特的减免所得税及现金补贴。

  拥有世界一流水泥生产、节能环保等技术的海螺水泥在对走出去中注重长期效应,按照现有最高标准,输入最为先进的水泥生产工艺和设备,并且利用余热发电技术降能耗、减排放,将国内工厂绿色生产经营最好的理念及经验移植到国外,在海外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绿色海螺工厂,树立了中国水泥企业先进环保的良好形象。

  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建材在“走出去”过程中秉持三项原则:第一,为当地经济作贡献;第二,与当地企业合作;第三,为当地人民做好事。他还表示,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后,我们在“一带一路”上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我们不只是投资,关键是一些技术的转移,提高当地的工业技术水平,这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被更多国家和地区接受,水泥国际产能合作也将在更多地方展开,国内水泥企业走出国门的步伐才刚刚开始。从简单将厂区从国内搬到国外到积极探索在当地建设绿色产业链,促进产能合作向高质量发展,中国水泥行业不断锐意进取,努力实现互惠共利。

编辑:梁爱光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