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业氮氧化物排放新标准或年内发布

中国经济导报 公 欣 · 2012-08-11 00:00

  “十二五”时期,面对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削减10%的约束性指标――作为继火力发电、汽车尾气排放之后的第三大排放源,水泥行业的减排形势日趋严峻。同时,由于去年的排放量不降反升,更让起步较晚的水泥行业承载的氮氧化物减排压力升级。

  与火电和钢铁脱硝政策难以出台、脱硝补贴难以确定不同的是,水泥行业在过去几年盈利情况较好,相对于火电业更具备实施减排的能力。自“十二五”规划提出氮氧化物减排要求之后,相当一部分水泥企业都积极筹备或已经实施减排工程。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获悉,目前不少省(区、市)乃至地级市都在启动脱销工程并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关时间要求,多个省(区、市)环保部门也相继出台了水泥工业减排意见。而今年1月有关部门就宣布“动工”的氮氧化物排放新标准则迟迟未见踪影,与水泥行业努力实施脱硝改造的积极性形成了些许反差。

  近日,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有关渠道得到准确消息: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新标准预计年内发布,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将大幅度提高,并有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水泥企业实施脱硝改造所必需的重要依据,该标准将对提高行业氮氧化物减排整体水平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该新标准一旦确定,将意味着史上最严格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出台。
  
  政策细化排放量成项目审批“门槛”
  
  当前国内新型干法水泥窑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普遍在800毫克/标准立方米,而新标准则可能降到300~400毫克/标准立方米。
  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水泥工业迅猛发展,水泥产量由“十五”末的10.6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18.8亿吨,2012年全国水泥产量将突破20亿吨,平均年增长率在10%以上。全国每年新增水泥产量占世界新增产量的80%以上,氮氧化物排放持续上升,由此带来了巨大的环境保护压力。

  随着“十二五”期间我国对氮氧化物实施总量控制,水泥行业提高排放控制要求成为大势所趋。业内不少专家都表示,必须要在现行标准基础上提高氮氧化物排放控制要求,促进水泥行业采取更加严格的氮氧化物控制措施。新标准的确立必然会对水泥行业的污染减排产生重大影响。

  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未来有关部门将把氮氧化物作为批准新建项目的前置条件,新建项目必须安装高效脱硝装置并将大规模地推行干法水泥脱硝改造。为鼓励企业脱硝,本着“保本微利”的原则,多个部门有望联合出台脱硝优惠电价政策,实行节能减排发电调度。

  据悉,环保部已经与各省(区、市)签订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书,如果未完成减排任务,将实行集团环评限批。也就是说,假如一家企业集团下属水泥厂未完成总量控制指标,整个企业集团都将面临环评限批。

  有关专家则指出,行业门槛的提高将淘汰大量落后工艺,也将淘汰大量企业及其落后产能。从《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中可以看出,积极调结构、着力转方式是“十二五”期间水泥工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加快水泥工业向绿色环保产业转变,增强水泥工业在节能环保领域的产业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Page]

  技术尚存壁垒70%脱硝率或可实现
  
  目前,我国拥有水泥企业近5000家,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010年全国累计水泥总产量18.7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80%。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年底,采用国内技术和装备建设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经达1300多条,日产4000吨、5000吨水泥生产线占60%左右,总计800多条生产线。

  而据资料显示,水泥工业氮氧化物排放虽在行业中位居第三位,不过其严峻程度却不容忽视。回转窑是新型干法水泥物料烧成的关键技术装备,也是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来源。中国水泥协会高级顾问高长明介绍说,煅烧水泥熟料时生成一氧化氮的途径主要有热力氮氧化物、瞬发氮氧化物、燃料氮氧化物和生料氮氧化物4种。在回转窑产生的废气中,二氧化氮一般仅占氮氧化物总量的5%以下,一氧化氮则占总量的95%以上。

  资料显示,目前主要的脱硝技术包括低硝燃烧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和非选择性吸收还原法(SNCR)。如果提高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必须要增加一些相应的设备的话,那么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法或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法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削减效果可达30%~85%。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SCR脱硝技术可保证废气氮氧化物浓度降到100mg/Nm3~200mg/Nm3,二氧化氮的减排效果高达85%~95%,而且其减排性能不会像SNCR那样受到水泥窑规格大型化的影响。

  据悉,SNCR法和SCR法应用于水泥行业脱硝,目前在国内尚处于研究阶段。专家介绍说,目前,SNCR技术在不同装置应用上存在着脱氮效率忽高忽低等不稳定的问题,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其研发及应用的发展水平将影响“十二五”氮氧化物的减排效果。

  专家建议,“十二五”期间,国家应该对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给予更多的支持及优惠政策,尽快推动国内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规模化示范应用和产业化,为氮氧化物的大规模削减提供更多技术支撑。

  水泥行业新型干法窑推行低氮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示范工程建设,并逐步推广,可以将规模大于2000吨熟料/日的新型干法水泥窑作为“十二五”改造重点,综合脱硝效率应达到70%。

  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则表示,即便是按照400毫克的标准来实施,目前国内几乎所有水泥企业排放都不符合标准,这也就意味着所有水泥企业都将面临着设备改造。此外,孔祥忠还指出,设备改造将使水泥生产成本每吨增加20元左右,按照2011年全国水泥产量20亿吨计算,合计增加成本将达到400亿元。
  
  成本困扰企业“做环保”不妨借鉴燃煤厂环境经济政策
  
  环保责任重大,但并非不计成本。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获悉,随着脱硝工程等相关环保项目投入的力度加大,环保成本大幅上升的同时将明显压缩企业的营业利润。受房地产政策影响,2011年四季度开始,水泥价格有所下滑,水泥企业的盈利也开始走下坡路,若环保成本迅速上升,那么部分企业在两头紧缩的情况下将进入寒冬。

  专家分析,水泥行业的氮氧化物减排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减少氮氧化物排放仅仅是一项减排任务,没有节能效益,只有成本增长。“氮氧化物减排设备至少需要几百万元的投入,此外还有运营投入,这对企业而言,都是不愿意接受的。”采访专家表示说。企业无利可图,面对的都是成本投入,仅凭借企业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是缺乏力量的。

  业内人士认为,新标准对水泥行业也未必都是坏消息。对大部分水泥企业而言,此次氮氧化物排放标准的调整是挑战,同样也蕴藏着机遇。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借技术升级与市场整合的契机突围,加大环保投入,加快与其他企业的整合步伐。

  水泥行业作为高耗能行业,必然要进行调整以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水泥行业的调整,一方面会促进行业技术升级,提升产业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对现有产业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对于行业反映的标准实施成本问题,专家分析道,这个问题不能仅从企业的环境意识或社会责任方面来认识,因为达标排放是排污企业的法定环境责任,是对排污行为最低、最基本的要求,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额外”负担。

  而此次水泥行业实施排放新规给水泥行业增加的成本又由谁来埋单,各方尚无明确说法。孔祥忠表示,如果没有相关补贴政策,水泥企业只能提高水泥价格,把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水泥需求方,从而使得工程造价提高。

  有关部门负责人员则认为,水泥行业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行业,在执行未来新标准中,加以经济杠杆的调节将是加快氮氧化物减排最有效的助推器。借鉴对燃煤发电厂的环境经济政策,对实施脱硝改造的企业给予脱硝投资补贴及水泥产品销售税收适度减免政策,无疑会调动企业积极性,促进全行业脱硝技术的快速发展。

 

编辑:zlq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