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水泥:在文化融合中获新生
3条老线环保技改达标,迅速摘去陕西省环保厅整改督办的“黄牌”;一条新线傲立在宝鉴山腰平稳运转,运行一个月产量就超设计能力……秦岭水泥经历了破产重整、冀东跨区域重组,仅仅两年多时间便获得了新生,目睹两年多旧貌变新颜的秦岭员工,个个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有人说,冀东带着资金来,有人说,冀东带着技术来,其实奥秘是:冀东人带着先进的现代企业文化来的,以“共创、共赢”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与秦岭人质朴的文化底蕴相融合,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改制突破 观念变面貌更新
2000年以来,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实施了巩固华北、挺进东北、开拓西北的“三北”发展战略、“区域领先”战略和“突出主业、相关多元”战略,企业由单一的水泥板块发展成为涵盖水泥生产、装备制造、工程设计与建设、混凝土、房地产、砂石骨料、矿业、国际贸易、海外事业等多种经营为一体,遍布国内13个省市、自治区,拥有3家上市公司、110家企业的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跨国界的大型综合性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企业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构建和凝练形成了一套以“共创、共赢”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个性鲜明的冀东发展集团CIS企业形象识剐系统,得到了广大员工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推动了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先后被授予“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60佳”等荣誉称号。
陕西秦岭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身陕西省耀县水泥厂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被称为“亚洲一号”,曾为共和国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1999年12月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10年后企业走向破产。秦岭水泥在经历了坎坷挫折后,于2009年8月实施破产重整,在省、市、区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了29%股份成为秦岭水泥第一大股东,派出管理团队进入企业开始改制整合和经营管理工作。
两年多来,秦岭水泥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变化,得益于冀东先进企业文化的进入,得益于企业内部改革改制工作强大的推动作用。
2009年10月28日,秦岭水泥公司就重大改革工作做了动员,随后进行了调整重整。企业机构压缩至20多个,中层干部从200余人减少至49人,管理人员按照机构调整进行了重新划归;运行近50多年的车间管理层次被取消,组建了生产分厂。以“三项制度”改革为标志的转机建制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2010年8月,秦岭水泥公司进一步“以压缩定岗编制,精简生产系统人员”为重点推行改革,进行全员竟聘上岗。7家生产系统单位共设置岗位142个,定编812人,生产系统剥离人员36%,共计2300人次参与竞聘。对生产系统人员进行梳理,使生产系统人员配备接近先进企业水平。新的岗效工资制度将工资的60%用于绩效考核,改革的目标在于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体现按劳分配原则,进一步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更快地提高员工们的实际收益水平,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2010年11月,秦岭水泥公司将各生产单位维修和生产辅助职能划转,并撤销机电分厂,将维修人员332人划归冀东盾石工程公司。
2011年7月,秦岭水泥公司进一步对机关部室进行合并精简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期间,还根据公司工作需要,先后对个别部室的职能进行了调整,并成立了工程部、绩效考核部等新部门,使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通过改革,公司机构由原来的29个部室、单位,调整合并为现有的21个部室、单位,人员数量由原来的2500人下降为1628人,进一步降低人员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009年年底以来,企业陆续出台了《公司关于组织机构及职能调整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陈规陋习被打破,按劳分配原则得到体现,新管理制度不断建立完善,企业运转有了方圆。
一系列新机制的建立健全,给秦岭水泥公司一潭静水以阵阵涟漪,终究汇聚成勇进的激流,生产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秦岭水泥员工们纷纷表示,改制后机构精简人员优化,员工观念发生重大转变,生产运转率在不断提高,人人争分夺秒地紧张工作。员工工资平均增长了23%,大家越干越有劲头。
从不适应到认同,员工们心灵也经过一番洗礼。员工王涛在全厂中层干部第一次竞聘中落选管理岗位,但他在电器工程师的岗位上振奋精神努力工作,技术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业绩突出,现任宝鉴山分公司生产设备部副部长。原来出工不出力、推诿扯反事不见了,上班早来、下班晚走、节假曰不休息、工作不讲报酬的事蔚然成风。员工们的聪明才智在新的运行机制下得到充分发挥,员工们的自我价值在“共创共赢”的企业文化中得以充分体现。
创新谋强 老企业焕发青春
冀东水泥公司进入秦岭,迅速进行设备检修维护,让原有的3条窑转起来,又及时启动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加快新项目建设。企业的系列创新举措不仅促进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而且解决了员工就业岗位,保障了社会稳定,改变了厂容厂貌,提升了老国企的市场竞争实力。沉寂的秦岭水泥到处呈现出繁忙活跃的景象。
秦岭水泥的生产设备因年久失修运转率很低,工人们说,3条窑几乎没有同时“转过”一星期。2011年公司被陕西省环保厅挂上环保督办企业的“黄牌”。为彻底改变公司形象,顺应铜川市旅游兴市战略,秦岭水泥加大了环保技改投入力度。秦岭水泥公司自筹资金6960万元对ABC 3条老生产线逐条进行停产技改,实施环保技术改造。技改包括:篦冷机、控制系统、收尘系统、窑头风机、窑尾风机及变频控制系统、窑头收尘和窑尾收尘改造以及对窑、磨系统整修等。目前,3条老生产线技改全部完成,经过有关部门检测,粉尘排放完全达标,为企业创建花园式工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岭水泥为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又投资1.56亿元,对3条老生产线实施C线9兆瓦和AB线7.5兆瓦两个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建设,并且陆续在当年并网发电。两个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顺利投产运营,每年发电1.16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3.77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16万吨,年实现经济效益4500万元。
[Page]冀东水泥兑现破产重整的承诺,投资约5.56亿元,启动了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及配套9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建设,这是秦岭水泥破产重整、保持稳定的特殊项目,也是陕西省重点工业项目。冀东水泥总部和陕西大区从人员、技术、资金各方面一路绿灯,全力支持项目建设。这个项目利用企业原矿山非采区节地,工艺布局紧凑合理,设备先进工艺优化,采用了当前国际最先进的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并安装有最先进的大布袋收尘设备,窑系统能耗低,使生产节能效果显著;新生产线年产水泥熟料140万吨,年发电6764万千瓦时;可消纳工业废渣45万吨,减排废气6.76万吨、节煤2.41万吨,节电6300万千瓦时,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不仅如此,建设项目还创造了多项第一。建设速度快:生产线建在山坡上,地域狭小、交叉作业多、施工难度大、运输困难,并且还遭遇许多不可抗拒的因素,但秦岭员工实际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建成投产;达标快:今年5月1日新线一次点火成功,5月8日达标,创造了93.42小时连续运转一次性通过72小时达标的新纪录;设计能力释放快:截至5月31日,该生产线已生产优质熟料109578吨,实现
运转率90%以上,目前生产线已超设计能力稳定运行。
秦岭水泥为新线建设组织了最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董事长于九洲、党委书记刘宗山亲自指挥,组建了一支50多人组成的项目部,他们在项目建设中刷新了多项新记录:电器安装调试3个多月的工作,只用45天完成;两台立磨调试需要50天左右,结果7天完成;外供电线路从第一个塔基开挖到总降送电,只用了短短2个月时间。年轻的项目负责人胡凯说,
团队建设比项目建设更重要,这些年龄不同、学历不同、经历不同的员工走在一起,观念理念就在新线建设中融合在一起了。是的,创造这些奇迹的就是:“共创共赢”文化凝聚下的秦岭人。
冀东发展集团董事长张增光深有感触地说,两年前,冀东带着社会责任和兄弟情谊走进秦岭;今天,秦岭水泥步入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牌。秦岭水泥的发展得到了各界好评。中国建材水泥副会长孔祥忠高度评价冀东水泥在推动我国水泥工业技术进步,促进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跨地区重组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铜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刚、陕西省建材协会会长苗高社不约而同地认为,与冀东水泥成功合作重组,不仅使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经营实力显著增强,而且环境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秦岭水泥又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铜川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周子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冀东水泥不仅有实力更是有责任感的企业,破产重整后冀东水泥资金支持、人才进入,经过管理到位、技术改造、新线建设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企业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秦岭水泥已向着良性方向迈进,相信企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文化融合 员工们干劲倍增
企业间的并购和重组是市场经济下的常态,最终的成功不在于资金的充足,技术的强悍,而在于文化的融合。冀东水泥进入后不仅给秦岭带来了转变的阵痛,也让秦岭员工体验到工作的充实快乐、企业的发展进步、先进文化的魅力。
冀东水泥公司进入秦岭水泥公司,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理想的成果,其奥秘在哪?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是,冀东水泥独具魅力的“共创、共赢”的现代企业文化和“团结、创新、诚信、敬业”的企业精神,与秦岭水泥这个具有50多年历史的老国企有着“爱厂如家,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找到了相互融合的基点,和谐发展的动力。
两年来,在推行改革上,冀东人首先以稳定求发展促改革为推进原则,辅之以扎实细致广泛的思想工作,摆事实讲道理形成相互有效的沟通;在生产经营中,冀东人以雷厉风行、干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令人信服的表率作用,起到了实实在在的带动效应。冀东水泥外派干部王建明父亲大手术仅陪护了几天,回厂后7天7夜没离开岗位;为了新线建设胡凯6个月没有回家探望。秦岭人说,冀东来的干部工作时间是5加2、白加黑,工作不讲报酬得失,遇到困难决不退缩。
在秦岭,“共创、共赢”文化体现在为企业创造财富、展现自我价值的文化。员工的工作作风在变,办事效率提高了,出现困难有人盯着抓直到解决落实。2011年12月12日,新线大窑简体从西安运往项目建设现场,突然发现原考察过的一个高架桥下修建的路基抬高20公分,运输车不能通过,始料不及的事情发生了。在项目负责人胡凯、卸运分厂厂长王伦强的带领下,硬是找有关公路管理部门迅速报批,机械化作业将道路下切掉25公分,7天7夜解决了突发事件,让运输车顺利通过,解决了原来根本无法想象的难题。工作中遇到艰难险阻,冀东秦岭人敢于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冲锋陷阵。在新线最后安装调试点火的20多天里,有柯耀、陈卫、崔东、张发中、杨展、殷小虎、蔡占峰、谷敏、梁胜利等
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吃住在工地,几天几夜不回家,每天只在办公室睡2、3个小时;有的白天在老线负责生产、晚上到新线调试;有的爱人出差在外、有的孩子高考、有的老人住院,但没有一个人退缩。故事感人事迹动人,记者深深感到,员工们具备了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努力在为企业创造未来的舞台上发挥着自我价值。
在秦岭,“共创、共赢”文化被诠释为与客户共赢的文化,质量视为企业嗣生命,用户视为上帝。原来企业对产品质量仅仅看成是强度合格达标,现在只要是客户需求就是努力的方向,为了满足客户对水泥适用性稳定性的要求,冀东陕西大区和秦岭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成立质量提升攻关小组,制定整改方案,推进计划、责任到人;企业投资200多万元进行生产工艺改造和材质、配方的调整,经过两个月时间,秦岭公司产品应用性能有了明显提升,质量稳定性也明显改善,产品让用户们点头称赞。
在秦岭,“共创、共赢”被理解为先进的业绩文化,“能者上、庸者下”被广泛认同。原来的关系网、人情路走不通了,员工们知道,只要努工作就有发展平台。在新机制下,操作工人林冬明干活吃苦耐劳不讲价钱,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长为铜川分公司经理。业绩文化使员工对企业增强了信心,看到了希望,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发挥,企业效益好了,职工收入也增自了:质量管理部部长张永田介绍,全部门65个员工,平均工资翻了一倍,有的翻了两倍。
为了让秦岭水泥更好地融入冀东发展集团,总部企业文化办结合秦岭水泥上市公司的特点,以共创共赢为核心,以集团VI体系为基础,全面导入视觉形象体系,以“JIDD”为元素的“JIDD秦岭水泥”已经全面推广应用,全新的VI体系植入为秦岭水泥换上了新装,理念的融入为秦岭水泥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员工们被浓浓的文化氛围包围着,工作环境变了,企业效益变了,人们心情也变了。大家说:走进企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主人翁的身份感抢了,心中的责任感重了,工作劲头更高了。“共创、共赢”的理念也得到了广大员工的认同,“共创、共赢”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奠定起来了。
秦岭水泥公司获得了新生,员工们说是冀东给秦岭带来了先进的企业文化,新的发展理念,新的精神风貌;冀东发展集团董事长张增光却认为,秦岭的重生,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秦岭员工的拼搏奉献精神。是的,多种因素的融合才是企业新生的基础。
秦岭水泥公司董事处长于九州说,企业刚刚走出低谷,仅仅具备了打拼的硬件,还要继续在市场上拼搏,文化深度融合的路还很长。
编辑:wwb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