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CDM前途未卜 水泥余热发电挖潜却不能松

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王中倩 · 2012-07-13 00:00

  利用水泥窑余热进行发电已成为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一个主流方向,也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投资回报。经历了2005年到现在的高速发展期,余热发电现在已经是水泥行业中较为成熟的配套项目。随着上马余热发电项目的企业增多,目前的整个行业发展情况如何?后续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对此,中国水泥网记者采访了南方水泥副总工程师陈幼荣。

  陈幼荣表示,《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比例提高到65%以上。目前在南方地区,大部分的水泥企业已经配备了余热发电项目,但是西北地区水泥企业,由于水资源的匮乏,不能满足余热发电项目的用水量而没有建设,除了这部分的发展空间之外,对于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和对余热发电的技术改造也是另一提升点。由于余热发电很早就已经开始建设,因此有些水泥企业的技术和设备比较陈旧,现有余热发电机组的保养、维护、运营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余热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多多少少还存在一些资源的浪费,工业余热的梯度利用不够充分,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下一阶段,可以将余热发电的侧重点放在技术改造与设备精细化管理上。陈幼荣认为余热发电技术改造可以更加充分利用余热,提高吨熟料发电量。

  提起余热发电,就必须要说一说清洁发展机制CDM,以前都提倡水泥企业将余热发电和CDM减排协议同时进行。清洁发展机制(CDM)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COP3(京都会议)通过的缔约方在境外实现部分减排承诺的一种履约机制。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内容之一,CDM允许承担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和开发减排项目。CDM的核心是允许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销额的转让与获得。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减排CO2等温室气体与承担义务的发达国家进行碳交易,不但可以改善环境还可以为水泥企业带来一笔收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CDM执行理事会(EB)已经批准了全球共2200多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其中我国项目接近900个,这些项目每年可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超过2.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可为我国企业每年带来约20亿欧元的经济收益。其中不乏水泥企业的身影,以红狮为例,作为水泥行业最早获批CDM项目的企业之一,集团39MW低温余热发电CDM项目2006年完成注册后,2009年首笔温室气体减排资金580万元到账,为公司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

  但是随着2012年的到来,作为交易准则的《京都议定书》到期,很多国家退出协议,使得CDM的下一步显得扑朔迷离。陈幼荣表示,无论下一步的发展如何,水泥企业还是要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将余热发电较为彻底的利用,提高设备精细化管理,在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等设备的改造方面下功夫。

  为了更好交流余热利用的相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共同探讨适应国家产业政策的新要求,探讨余热利用的产业政策和最新技术,分享余热发电的运营管理经验。中国水泥网定于2012年7月21日在大连隆重召开“2012第八届余热利用国际峰会”。 借助余热发电在水泥行业的成功推广及应用经验,加快余热发电在钢铁、玻璃、冶金等行业应用。敬请关注。

编辑:wwb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3: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