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水泥企业兼并重组助力资源综合利用
近些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对于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资源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掌握了资源,方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然而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低利用率,无序开发等屡见不鲜。之前听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水泥行业像一架“耗能”与“污染”的天平。一边是石灰石、煤炭等矿山资源的大量开采,导致非再生资源能源短缺,威胁到可持续发展;另一边则是废渣、废石堆积如山,废气、废水大量排放,加重环境负担。
因此,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末,国家发改委公布《“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规定到2015年,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与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提高到40%和45%;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到70%。我们暂不管这些百分比是如何确定的,既然现在已将资源综合利用提至议事日程并以文本加以固化,倒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循环经济的落实和发展。
笔者查询得知,所谓资源综合利用,主要是指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
相较之下,发现我们水泥行业在这方面极具挖掘潜力。矿渣、粉煤灰等加入水泥,不但可作为生产原料,还可作为性能调节性材料;其它很多废渣都可以做水泥生产原料或混合材,即使城市垃圾焚烧灰还可以配料生产生态水泥。废旧的轮胎、橡胶、油料、油墨、油漆、涂料、塑料、胶粘剂、稻壳等许许多多可燃性工业、生活垃圾及化工、医药等行业排出的危险废弃物,都能作为水泥回转窑的补充性替代燃料。
笔者认为,水泥行业兼并重组,集中度提高将为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分不少。《水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到,“至2015年,前1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达到35%以上”,意味着工信部和发改委两大部委均对大集团整合小企业给出了公开的支持。而整合,不单单是目标企业的所有资源服从主并购企业的总体战略以及为此所作的相应安排与调整,其企业文化,生产经营等各项战略均有一个科学整合的过程,如此一来,不仅能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升质量和效益,大型水泥集团在矿山开采、废物利用、余热回收等方面的规范体制也势必将逐渐渗透至被整合企业,从而很大程度上改善无序开发、资源低利用率等不良生产过程。
此外,兼并重组和管理整合在企业成本控制方面也出力不少。正如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所言,中国建材通过统一采购,降低了成本;通过有效的市场协同,实现了良性化发展;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了生产技术水平,实现了节能降耗,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新品种。可见,深入开展管理整合,推动了企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快速提升,同时通过统一招标采购节约了人力物力,这同样是资源综合利用的另一种表现。国内水泥大腕海螺水泥亦是如此,其成本控制经验一直被业内研究。
随着水泥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大型水泥集团越来越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国家亦拿出优惠政策予以奖励。2011年末,冀东水泥公告称,截至2011年12月13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收到增值税退税3.30亿元,公告显示,根据有关规定,对满足销售“采用旋窑法工艺生产的水泥(包括水泥熟料)或者外购水泥熟料采用研磨工艺生产的水泥,水泥生产原料中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30%。”条件的自产货物水泥(包括水泥熟料)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同样,去年12月23日,都江堰人民政府予以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2011年度节能减排补贴人民币2300万元。如此看来,企业得到实惠的同时,也一路助推了水泥行业“绿色化”。
水泥行业作为资源与能源依赖型的传统产业,节能降耗、低碳发展的压力颇大。资源综合利用是水泥工业由传统型向环保补偿型、可持续发展型转向的可行、必行之径,无论大小企业,均应身兼一份环保的责任,置资源综合利用为重要位置。至于“退税优惠”,用 “锦上添花”来形容或许更为恰当。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xy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