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搅拌站主任、站长、调度员到底谁重要?
降低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商品混凝土公司在目前大环境下追求的首要目标,但降低成本的前提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减低成本不等于降低质量,老板们都在愁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或者说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没有稳定的质量,产品没有延续性客户就留不住。如何进行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
一、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是生产过程控制
主管混凝土质量的是试验室主任或者总工,他们是负责混凝土质量的控制的关键。试验室主任很难控制混凝土生产质量的稳定性,尽管他们可以控制试验内的混凝土试配质量,但试配和成品还是有很多中间过程导致差距的。
即使试验室主任水平再高,也不可能自己独立完成全过程在控制。混凝土质量控制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生产过程的控制。这里要说另一个人物:站长(或生产经理)!他可以监督混凝土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而且可以控制执行到位。
试验室主任水平的高低只能体现在试验上,实际生产上则是每一个环节的相互配合,是个整体工程,试验室条件相对稳定,可控因素多,室外就看不到了。控制试验的离散水平就难多了。试验室外的控制必须都全力以赴,认真执行试验室配合比才有可能实现试验室试验的结果。
混凝土公司的站长(生产经理)基本上是参与混凝土生产的全过程,因此要求站长的素质就很重要了,他不一定要像搞科研的那样精通,但必须要清楚哪些因素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过程环节。将各个环节划分到各个部门,并要求按照各自的职责严格执行,责任具体,杜绝相互推诿扯皮的情况。其中尤其要做好和试验室的沟通和技术信息的畅通。只要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情况,就说明混凝土质量控制过程存在控制不严,也容易出现混凝土质量问题。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流程:
原材料进厂验收(检测)→入库储存→配合比试验→生产配合比正确输入计算机→原材料上料时水分的变化和原料质量的稳定的控制→计量设备的准确性→操作员的正确操作→搅拌车内是否有积灰积水→运输过程中是否停罐→是否到达的是指定工地→到达工地现场是否等待时间过长和是否存在任意加水→施工过程是否科学合理管理是否规范。
混凝土质量控制是环环相扣的系统工作,偷不了懒,没捷径。只有靠死盯死守,严格控制,胆大心细,这是“铁律”。一旦疏忽或执行不严就有可能出现质量事故,几个点监控不到位就是质量事故的诱因。有些试验室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呆在办公室,这是很不切实际的,你不去现场走动,你怎么控制生产环节。不停在生产区走动,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处理,这是站长经理的日常工作。
二、站长如何实现混凝土生产的过程控制
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是公司站长全程参与协调的过程,应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如下工作。
1、原材料选择应及时与试验室技术人员沟通
搅拌站更换原材料频繁、杂乱无章是拖累试验室的最大因素!有的让供应商提供商品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出来以后再决定更换。很多搅拌站都是“先斩后奏”,直接更换原材料,试验室都不知道,只能默默配合不知道的原材料,计划赶不上变化。今天用这家水泥,明天用那家减水剂,试验室技术人员,不能掌握材料性能,为了质量安全,只能提高成本。正确的做法是,需要更换原材料时,先要和试验室做好沟通,对材料有个基本了解,再取样,让试验室技术人员进行充分试验,掌握原材料的优缺点,分析质量风险性。
2、砂石材料分区堆放,分仓使用
砂石原材料一定按照规格,分区堆放,严格禁止混放。使用时依据试验室试验结果和配合比例,分仓使用,严禁随意上料,随意更换材料。
3、计量设备要及时校检
定期对各称量称进行校检,更要抓重点,那就是对水称和外加剂称更要缩短校检周期,并且加强巡视。混凝土出料过程中应过地泵复磅检验,发现生产系统计量与地磅误差较大,及时查找原因。
4、生产操作员与质检员密切配合
共同对出厂混凝土质量负责,共同监督,责任共担是操作员和质检员必须达成一致的,把责任推给任何一方是做不好事的。输入生产配合比时,质检员报配比,操作员输入,输入后检查准确无误,方可生产。好的操作员不是只管输入,应该对混凝土拌合物状态有过目评估,产生怀疑时,及时告知质检员,取样查看,只管输入知情不报操作员的价值无法体现。混凝土生产用水量出现较大波动时,应通知试验人员配合查找原因,并告知试验室主任采取相应的措施。
5、调度人员根据工地情况进行调车
私自处理,越权处理会造成混乱,知道问题不处理,高高挂起也逃不了干系。调度人员除了根据工地施工情况、施工工艺、交通情况安排车辆,做到现场不押车,不断车。对于工地反馈的相关信息的处理速度很关键,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解决可能就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成本损失。根据天气情况,向工地传达施工技术交底等技术资料。
混凝土质量控制需要各个环节全力以赴,试验室混凝土做到再好,其他部门执行不到位,也难以得到质量合格的混凝土。想一下,假设一开始试验室试验的配合比是100%合格的,生产的其他环节都做到了95%,最后的结果就是0.954=81.45,即81.45%。显然,每个环节都有质量损耗,再好的配比拷贝不走样的结果就是和原来的标准差距很大,如果每个环节都只能按自己的标准对待,何谈现实低成本,效益最大化,能不出事就不错了。只有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好了才能实现低成本的目标。
编辑:余婷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