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泰集团:一枝独秀 “五年翻一番规划”

上海证券报 · 2011-11-15 00:00

  2011年是亚泰集团登陆资本市场第16年,也是公司“四五规划”第一年,公司规划到2015年即“四五”结束时,实现销售收入、利税等经营指标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今年前三季度亚泰集团主营“一枝独秀”,不仅为“翻一番规划”奠定良好的开局,也续写公司持续增长的本色。

  从过去的发展速度看未来五年

  亚泰集团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81亿元,净利润4.92亿元,到四五结束即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要达到160亿以上,净利润要15亿元以上,董事长、总裁宋尚龙说,四五公司要“创新、创利、创财富”。这是许多企业梦寐以求但难以企及的目标,亚泰底气何来?

  从今年前三季看:面对国际国内云雾弥漫、寒气阵阵的经济形势,亚泰集团“独善其身”:前三季度公司总资产达到312亿;实现销售收入95.5亿元,实现净利润7.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和72%。尤为可贵的是这些指标是在东北证券前三季度亏损,没有贡献投资收益的情况下,完全由主业获得。

  将目光放远一点,从过去五年即公司的“三五”发展速度看:2010年与2005年相比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7%,利税年均增长44%,总资产达到229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了两倍。

  将目光再放远些,从公司上市以来16年的发展速度看:亚泰集团1995年11月15日上市,到2011年9月30日,亚泰集团总资产由上市之初的4.5亿元增至312亿元,增长了近70倍;净资产由1亿元增至78亿元,增长了77倍;总股本由5,040万股增至189,473万股,增长了36倍。累计上缴税费56亿元,在国内500强企业中的排序也由几年前的465位跃升到292位,公司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在《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刊登的资本市场20年最赚钱的20只股票中,亚泰集团总回报率名列第六位,年均回报率达到44%左右。三两年无法看出一个企业的成长性、三五年也不足以评判一个企业的好坏。正如宋尚龙董事长、总裁所说“企业流星多、恒星少,想做恒星就要居安思危、不断进取。”

  从产业格局和发展节奏看未来五年

  风云变幻的2011年是检验企业的试金石。

  “东边不亮西边亮”。亚泰集团坚持适度多元、专业化领军的战略。目前形成了水泥、地产、金融股权投资和医药产业几大产业平台,既有主导产业也有战略性产业;既有强周期性产业也有弱周期产业。优势主导产业熟料水泥年产能力达到了4000万吨左右,占公司主营业务70%左右,“鼎鹿”、“天鹅”两大品牌入选“中国驰名商标”,市场网络覆盖东北三省及蒙东地区,在全国12大水泥集团中名列第七位。另一主导产业地产产业累计开发面积超过400万平米,目前正开始立足吉林、布局全国的战略大转型,未来有望成为公司再造计划的重要支撑点;控股东北证券持有30.71%股权,参股吉林银行持有9.08%的股权,形成了“一控一参”的金融产业格局,是公司重要的战略增长极。公司的医药产业2011年有望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以上、实现利润一亿元左右,参一胶囊年销售收入超过一个多亿,好过许多创业板公司。

  优秀的企业大多相似,但发展方式却各有不同。从过去16年看,亚泰基本保持两三年一次大的收购行动、上一大台阶,期间是小的产能扩张,保持快慢有序、张弛有度地发展节奏,像探戈一样快速而不凌乱。1995年11月15日公司上市进入资本市场,1997年10月兼并双阳水泥厂,不仅成功演绎资本市场“蛇吞象”的经典案例,也拉开公司成长为东北最大水泥企业的序幕,以后持续的收购吉化集团石灰石矿、吉化水泥厂、通化特水、金园水泥、铁新水泥等企业,最终成为东北最大的水泥企业;2000年拿出2亿多元参股东北证券,最后持股30.71%成为东北证券第一大股东;2005年9月,重组哈尔滨水泥厂,经过不断的扩产,产能提高几倍;2008年6月,亚泰集团以6.56亿元参股江海证券30.076%股权,2011年7月按照规范要求以8.8亿元转让,将获投资收益1.45亿元;2008年增资并受让吉林银行6.4亿股,占9.08%为第二大股东;2009年,亚泰集团以21.32亿元向世界500强企业——爱尔兰CRH公司转让建材投资公司26%股权,转让价格合理又保留控股权,不仅是吉林省当年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也是资本市场向世界500强企业转让股权最成功的资本运作案例之一;2011年6月公司投资11.3亿元控股海南兰海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51%的股权,不仅跨出地产业布局全国的关键一步,拥有的资源也为公司的未来成长提供了想象空间。

  两三年一次大的收购扩张行为,或拓展行业边界或延伸产业链条,不仅开辟蓝海,提升核心竞争力,也成功地解决了企业增长的天花板问题,保证了企业的持续增长。

  从“竞争的软实力”看未来五年

  企业如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气质、素养和行为方式,近似企业文化,有表层的形象文化、有中层的制度文化、有内在的核心价值观及信仰等,一个企业的气质、文化通过其日常管理、运营及收购扩张发展等外化成企业的能力和气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而决定企业能走多远的正是这种“软实力”。

  “生产现代化、管理智能化、营销市场化、团队国际化”,这是宋尚龙董事长对亚泰状况的基本描述和要求。在日前与他接触中有三件事记忆深刻:一是问其企业在收购兼并中如何避免不成功?因为资本市场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他听了有些吃惊,反问怎么会不成功?笔者查看亚泰上市来重大收购事项大大小小有十几次,大的收购没有一次是不成功的,许多项目收购时是亏损的,但整合进亚泰后都赢利,这绝非幸运和偶然,良好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只能从企业内在找因素。公司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科学的“项目管理制度”,即无论是新上项目还是收购项目,严格项目管理“三审一批制”,绝不允许项目“可研”市场信息失真、建设过程失控、市场投入失调。项目结果未达到可研报告要求,管理不成熟的企业,不得再上新项目,直至提升达到成熟;建立项目质量信息公示平台,从可研到施工、监理、检查验收、评价各阶段的信息予以公示,并进行排序。同时公司上市以来,在资本市场完成了4次配股和1次非公开发行,全部投向了地产、水泥等主营业务,企业运作中的“高瞻远瞩、谋定而后动”可见一斑。

  二是“细节”,近年来亚泰无论是管理还是产业发展更多强调“细节、细分”,宋尚龙董事长、总裁认为“细节决定未来”。在他的电脑上可看到公司所有的经营信息,既有水泥、地产等产品销售情况、利润情况,也有情况分析及解决方案,既有一个季度、一个月的,也有近十天及前一天的。这就是公司日报告、旬分析、月总结、季调整、年兑现的“计划管理体系”。目前公司的管理结构正从产业部管理过渡到公司制管理。

  三是在人才标准上,宋尚龙董事长、总裁创造性地提出“体能、智能、技能”的“三能”标准。公司每两年举行一次企业运动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月召开一次总经理研讨班,并结合以每月长跑,从开始的1千米、2千米到现在的3000米、5000米,许多人也养成了积极运动的习惯,也许可从60多位中高管的坚持不懈的长跑中,看到了企业和人的毅力、品质和追求。在赛场上选手体能跟不上,动作肯定不到位,效果就出不来,企业也如此。

  每个企业都有适合自己的管理办法,但好坏优劣只有通过时间检验。亚泰集团已经有一套成型的计划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运行体系,并提炼成每个人都能理解执行的意识,如“质量百分百意识”、“保安全、保质量、就是保自己”等等。从10月份开始,公司就积极准备2012年的工作计划,在总裁2012工作纲要中已明确:“精细化标准,常态化管理”的原则,构建自主研发、营销网络、价格调控、客户服务四个体系;推进管理、营销、技术三个创新工程;提升市场营销、企业经营管理两个能力…如此深深体悟了西方的投资理念:企业是否有前途,主要看领军人物、看管理团队、看其是否“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从第一个五年规划到第三个五年规划,都超额完成了指标,亚泰集团的第四个五年规划值得期待……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ldp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