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38载匠心深耕“三江源”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山川壮美,生灵多样。在那片广袤而神秘的“三江源”大地上,时光悄然流转的38 载是春华秋实的交替,是风雨兼程的坚守,更是初心如磐的深耕。水电十五局恰似一位英勇无畏的拓荒者,深深扎根于青海这片土地,在水电工程中精心雕琢,于能源领域不懈探索,在道路建设上挥洒汗水,奋勇向前,书写着助力青海发展的壮丽诗篇。
以“水”为题 保障青海发展的温度
水乃生命之源,一座城市有水相伴,即便满是刚毅建筑,也会被赋予脉脉温情。1986年,李家峡水电站开启建设之旅。那时两岸山体破碎,水电十五局建设者们巧用锚索这神奇“针线”,像纳鞋底般将山体“缝”得紧致牢固,再大面积喷上混凝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感慨道:“这山体就像自家墙,得用心修补。”经众人努力,李家峡仿佛披上“铜墙铁壁”,稳稳拥抱着奔腾黄河。大坝建成后的20多年间,它如忠诚卫士,质量与安全经受住了时间考验,边坡及滑坡体保持稳定。它不仅是大坝,更为国内外复杂地基、高拱坝地基处理及干旱地区边坡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1998年,水电十五局再次组建一支精英团队被抽调到公伯峡水电站建设现场。初上高原,很多人头晕目眩、鼻腔流血,但一位年轻技术员捂着脑袋说:“高原反应虽厉害,但不能退缩。” 建设者们在凛冽寒风中安营扎寨,面对黄河上游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诸多困难,他们毫不畏惧。在这里,他们首创并应用《混凝土边墙挤压机及技术》《国内一次性浇筑完成最长的218米混凝土面板》两项科技成果,获得“全国企业新纪录”。大坝填筑施工成功后,他们成为同行参观热点,水电专家纷纷称赞。
再看积石峡水电站工程,其所在区域地震频发,对大坝抗震性能要求极高。建设团队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创新性地采用新型抗震材料和独特坝体结构设计。时任项目总工程师黄建强自信地说:“我们建的大坝能抵御高强度地震冲击,确保大坝安全。”最终,积石峡水电站在多次地震考验中安然无恙。
在引大济湟西干渠工程中,2023年9月28日,水电十五局承建的西干渠五标段工程全线通水,标志着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 青海引大济湟工程实现全线通水目标。该工程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主要解决湟水两岸山区及干流资源型缺水问题。建设者们克服复杂地质条件和恶劣施工环境等诸多困难。一位参与建设的工人回忆道:“艰苦日子里,我们日夜坚守,只为让水渠早日通水造福百姓。”
进入新时代,在大柴旦的土地上,水电十五局心系高原用水。在大柴旦工业园饮马峡产业区引水工程中,建设者们面临复杂地质条件,地下暗河交错纵横,施工难度极大。项目总工程师张春有皱着眉头说:“情况比预想的复杂,得想办法攻克。”经多次方案调整,他们巧妙采用定向钻孔技术,避开暗河影响完成引水管道铺设.同时,在海西州大柴旦行委锡铁山供水工程中,他们遇到水源地与用水区域海拔落差大的问题,工人们通过搭建多级泵站,实现远距离、高落差供水。他们先后完成穿越德小高速顶管贯通、12眼200米深水机井水泵安装、跨河段管道主体施工等任务,赢得了各级领导纷纷称赞。
多年来,水电十五局始终坚持“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批朋友、拓一片市场、育一批人才”的“五个一”经营理念。他们相继完成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石头峡、纳子峡等水电站工程建设任务,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电力优质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等10余项奖项。
以“能”相交 增加青海发展的深度
在广袤且充满生机的青海大地上,能源开发与利用似灵动画笔,在时代画卷上增添绚丽色彩。水电十五局以“能”为笔,在能源领域不懈探索与耕耘,深深增加了青海发展的深度。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西南的塔拉滩上,一片片光伏板组成令人惊叹的“蓝色海洋”。阳光倾洒,光伏板反射出梦幻般耀眼光芒,照亮了塔拉滩土地,也照亮了青海能源发展新方向。在距离光伏电站不远的畜棚里,一位牧民看着小羊欢快吃着干草料,幸福地说:“这些羊羔放到光伏园里,能吃纯天然牧草,不影响光伏板工作,羊羔长大后还能卖好价钱。”这种创新模式让牧民对生活充满新憧憬。
2011年6月24日,随着轰隆隆的鞭炮声响起,公司承建的青海格尔木光伏电站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公司在非水电业务领域首个光伏电站项目。一位参与项目建设的老工人回忆道:“那时大家虽对光伏领域陌生,但都想把项目做好,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打出名气。”建设者们面临从光伏板选型、安装到整个电站系统调试等诸多挑战,每个环节都不容有失。他们凭借精湛技艺和不懈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2011年9月1日早晨10点,在青海省一塔拉戈壁上,共和光伏30兆瓦特许权光伏并网发电工程项目破土动工。这是水电十五局迈向光伏电站建设领域的又一坚实步伐。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戈壁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他们带来极大考验,狂风、沙尘常常肆虐。但建设者们没有退缩,时任项目负责人杨卫坚定地说:“困难再多,也要拿下项目,这是对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公司发展的责任。”他们通过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加强设备防护措施,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012年7月13日,青海格尔木光伏电站二期土建工程开始施工。项目部全体人员全身心投入工程建设。他们深知这不仅是一个项目的建设,更是公司在格尔木光电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之战。
当时负责现场施工的一位年轻技术员说:“我们要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为公司大力开发非水电市场战略走好每一步。”在建设过程中,他们不断创新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在格尔木光电市场再铸新辉煌。一位现场施工负责人回忆说:“我们采用了智能安装设备,提高了安装效率。”在安装过程中,他们对每一块光伏板的安装角度、位置进行精确测量,确保光能最大转化效率。同时,在解决电网接入问题时,他们与电网公司紧密合作,经过反复方案论证和试验,优化了电网接入方案,确保电力能够稳定传输。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该项目顺利并网发电,为当地提供了大量清洁电能。
这些项目的推进,只是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切面。它展示出水电十五局转型探索的重重挑战,也彰显了在能源领域突围的智慧与胆识。公司将以“赶考”的使命担当,一步一个脚印,创造更多绿“电” 赋能、向 “能” 逐“绿”的壮美画卷。
以“路”作媒 提升青海发展的速度
“要想富,先修路。”在幅员辽阔的青海大地上,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宛如经济发展的动脉,有力地跳动着,为地区的繁荣输送着生机与活力。对于青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言,这些项目是实实在在的刚需,而水电十五局在道路建设领域则展现出卓越的实力与丰富的经验。
回望历史的长河,2003年1月建成的互助北山旅游二级公路和2004年9月建成的青海省101线湟中至贵德二级公路宛如两位默默奉献的守护者。它们经历了时光的洗礼,岁月的风沙未能在它们身上留下过多的痕迹,依然坚固如初。一位经常驾车行驶在这些公路上的司机,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感慨地说道:“这路质量没得说,多年来基本没有进行过大修。”这两条公路就像是“品质工程”的鲜活注脚,无声地诉说着建设者们的匠心独运与超凡智慧。每一处平整的路面,每一个牢固的弯道,都凝聚着建设者们的心血与汗水。
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2019年9月,水电十五局毅然肩负起青海加西公路的建设重任。加西公路全长约 214.72 公里,意义非凡,它是青海省首个交通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水电十五局承建了该项目中的大通河1号特大桥和大通河2号特大桥。大通河1号特大桥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横卧在大地之上,展现出雄浑的气魄。
在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面临着重重困难,从复杂的地质条件到恶劣的气候环境,每一个挑战都像是一座需要攀登的山峰。然而,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顽强的毅力,逐一克服了这些困难。目前,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这条公路建成后将对改善西宁、兰州及兰(州)西(宁)格尔木地区国家公路网、促进国家重点经济区发展、加快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发挥极为关键的战略意义。
走进青海羊曲改线路工程的施工现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又充满挑战的画卷展现在眼前。建设者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高原强烈的阳光如同一把刻刀,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皮肤变得暗红、粗糙。然而,一位建设者却满含笑意地说:“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勋章’。”在峡谷之间,机械的轰鸣声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合奏的乐章,此起彼伏。建设者们在缺氧的环境下,依然精神饱满,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每一次挥汗如雨,每一次艰难抉择,都是为了修建出一条安全、高质量的道路,为当地的发展打通脉络。
于崭新机遇的晨曦中,踏上全新征程的大道。这些道路的建设如同纽带,连接着青海的过去与未来,为这片土地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画卷铺展之际,水电十五局宛如一位智者,伫立在那广袤无垠、达30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大地之上。这片土地似是神秘的诗章,待他们续写辉煌。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