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海螺:红色土地上的绿色蝶变,奏响生态发展强音
弋阳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是海螺水泥2006年在革命烈士方志敏家乡——江西省弋阳县投资建设的大型水泥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公司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红色土地上奏响了海螺绿色发展的乐章。时值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天的“遇见海螺”系列报道,小编与您一起走进弋阳海螺。
步入弋阳海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字排开的三条生产线。立夏后的弋阳海螺,草长莺飞、环境优美。近年来该公司大力推进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利用移动物联、传感检测、三维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建成了江西首家全产业链、全流程智能水泥工厂,公司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除了科技赋能绿色发展外,近年来,弋阳海螺还投入资金,先后实施了生产线综合能效提升、SCR脱硝等一系列环保节能改造,在生产成本下降的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也进一步降低,其中氮氧化物排放可有效控制在50mg/m³以内,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每年协同处置6万吨固危废的水泥生产线,则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同时,还带动煤电耗指标、碳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净化器”。
从公司主厂区向西北方遥望,可以看到一条长长的皮带廊道,犹如一条巨龙,而排列整齐的光伏板则像“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建设初期,这条皮带廊道并未封闭,偶有物料会洒落在田里,既存在安全隐患也不利于环保。2021年,弋阳海螺投资7000多万元,对这条14公里的皮带廊道进行了密封处理,并建设了8.2MW的光伏发电项目。“皮带廊道上的光伏板每年发电770多万度,可减少煤炭使用3000多吨,减排二氧化硫230吨、二氧化碳7700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公司设备总工程师肖绿新表示。
远眺曹溪矿山,只见青山如黛,绿树成荫,而这一切都源于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建矿以来,弋阳海螺本着“源头把关、过程管控、生态恢复”的思路,边开采、边复绿,矿山资源利用率达到100%,平均每年投入500多万元对矿区进行生态修复,十万多平方的边坡因此披上了新绿。曹溪矿山不仅有绿意,而且有果丰。弋阳海螺因地制宜在矿山上开垦建设了一片生态果园,员工们动手种下了马家柚、桃子、李子、金桔等果树,既闻得见花香,又能摘到果子,一派和谐景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有了“含绿量”,高质量发展才有“含金量”,曹溪矿山在服务保障弋阳海螺生产的同时,还承担着当地轻钙产业园多家单位的原料保供,为弋阳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最后,我们走进弋阳海螺的生活区,目之所及,皆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微风拂过,树叶轻轻摇曳,带来阵阵清新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在弋阳海螺,绿色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弋阳海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员工天天有感的小事做起,开展厂区美化绿化工作。“我们将传统的沉淀池、蓄水池改造成了别致的景观水池,在生活区设置职工垂钓中心,利用空地建设青年公园,让大家充分享受绿色发展福利。而广大员工则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点滴行动,让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公司负责人李强表示。
在弋阳投资兴业的十多年是海螺坚定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绿色发展优势的十多年。十多年来,弋阳海螺已从2008年的单一水泥制造工厂蝶变为今天集水泥、骨料、商混、新能源、环保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园区,成为当地制造业的一颗璀璨明珠。面向未来,弋阳海螺将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当地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可爱的中国”样板县贡献海螺力量。
编辑:余丹丹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