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3年水泥行业并购再掀高潮
一、多重因素促使行业上演并购大戏
近年来,水泥行业的并购活动可谓是风生水起,中国建材、中材、华润、冀东等巨头企业纷纷采取兼并重组战略,南征北战、扩疆拓土以迅速建立各自的优势区域。行业内的兼并重组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其主要因素下几点:首先,从产业生命周期来看,水泥行业也已经发展到加速整合阶段;其次,随着国家一系列新建生产线严控政策的密集出台,水泥企业通过新建扩产的道路已越走越窄,而国家鼓励兼并重组政策的密集出台,使得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达到增产扩能的目的越加通顺;再次,在部分区域市场的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情形下,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外加行业环保、节能减排等达标要求带来的成本上升,致使企业缺乏竞争优势,为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并购机遇;最后,经过前些年并购实践的摸索,企业已经找到了一些整合、置换、联合的成功经验,并购行为已经日趋理性和成熟,这使得企业间的并购行为能够快速顺利推进。
根据科尔尼产业演进理论,企业所处的产业演进阶段可按产业集中度、利润率和进入壁垒等指标划分为初创阶段(新生、新近解除管制的老行业)、规模化阶段(高度竞争)、集聚阶段(高度集中)、平衡联盟阶段(寡头)。并购重组对于前三个阶段的产业有最高的并购成功率和效率提升的作用。按照其理论与水泥行业所处的阶段,目前行业发展正由规模化发展阶段进入集聚阶段,通过兼并重组活动行业集中度将加速提升。
表1:行业演进过程及整合格局
资料来源:《科尔尼并购策略》
图1:科尔尼产业演进阶段和S曲线
资料来源:《科尔尼并购策略》
由于前些年我国水泥行业随国家经济腾飞而呈现非理性的投资扩张,致使当前水泥行业存在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当前,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出口和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向消费导向的节约型增长模式转变,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上游基本原材料,以及水泥行业自身较高的能耗和排污能力,都为其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必然的政策行障碍。
…………
会员单位:请登录继续阅读!
非会员单位:请进入中国水泥网网上商城公共资源库购买继续阅读!
近期行业的多项政策的颁布为企业兼并重组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巨大支持。兼并重组是企业加强资源整合、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也是行业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2014年3月7日,国务院印发国发[2014]14号文《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此《意见》从兼并重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加快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改善金融服务、落实和完善财税政策等九个方面提出了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
清理市场分割、地区封锁等限制,落实跨地区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政策,解决跨地区被兼并企业的统计归属问题。在这些新政策的支持下,优势企业将加大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步伐。该政策的颁布为企业兼并重组打开更广阔的空间,将有力提高行业内的生产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促进行业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
表2:近期水泥行业鼓励兼并重组的政策密集出台
资料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整理[Page]
二、2013年行业并购活动高潮再起
2.1、2013年行业并购案例再创新高
2011年为自2008年以来水泥行业并购案发生的阶段性低谷,仅发生31个案例,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当时水泥市场需求旺盛、价格拉升,导致行业并购成本增加。2012年由于行业行情整体低迷,水泥价格大幅度滑落,众多中小企业受资金链等因素制约,出让意向明显,大企业果断出手,出现兼并重组高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发生并购案61个。2013年行业延续2012年并购高涨的情绪,据中国水泥网统计全国水泥行业发生并购活动90余个,再创新高。
图2:2013年水泥行业掀起并购重组高潮,再创新高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2.2、西南和华东地区依然为并购集中地区
从并购案例发生的区域来看,西南地区是水泥企业并购活动最为高发的地区,其中,西南地区占比37.11%,由于西南地区水泥企业众多,且小而分散,企业缺乏竞争实力,部分区域市场景气度一直处于谷底,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的重新洗牌创造了时机。西南水泥是西南区域内并购活动的主导者,2013年并购设立企业33家,较2012年的41家有所减少,通过近两年的超大规模的整合兼并,使其产能迅速由2012年的8600万吨,扩张至2013年底的1.14亿吨,成为西南水泥企业的航空母舰。华东地区占比25.77%,由于华东水泥市场已经步入成熟阶段,需求逐渐放缓,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导致盈利水平较差的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被压缩,进而被区域内的水泥巨头并购也成为其必然的结局。中南和华北地区各占比14.43%、10.31%;东北和西北地区兼并重组相对最少,仅占比7.22%和5.15%。
图3:西南和华东地区依然为并购集中地区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自2012年水泥行业掀起并购热潮以来,2013是高潮再起,大企业在新建扩张之路受阻之后,纷纷实施并购重组战略以实现企业扩张,区域并购将是未来行业主要的投资发展机会。从2013年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案例来看,中国建材依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并购,共发生并购案62例,其中西南水泥33个、中联水泥13个、南方水泥10个及北方水泥6个,西南水泥成为兼并重组企业最多的企业。辽宁水泥市场在2013年地区景气度持续下滑,这为天瑞水泥在辽宁水泥市场通过大肆扩张提升区域内的市场占有率提供了机遇,公司6.77亿元并购了辽宁6家水泥企业,另外收购河南信阳1家水泥企业,2013年累计增加水泥产能530万吨,熟料产能120万吨。
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和同力水泥等区域龙头企业也继续招兵买马,其中,华新水泥在其大本营湖北水泥市场作价5.19亿元大手笔并购了华祥水泥和华祥水泥鄂州公司之外,出资7500万港元收购实德金鹰水泥(香港)有限公司20%的股权,通过本次交易,华新合计持有实德金鹰水泥(香港)有限公司65%的股权,间接持有恩平实德金鹰建材有限公司 64.87%的股权,进一步扩张了其在广东水泥市场的占有率。海螺水泥在面对新建扩产困难之时也采用并购战略,收购甘肃太子山和云南盈江进一步完善其区域市场的战略布局。冀东水泥在河北水泥市场大洗牌的过程中,收购4500t/d和5000t/d生产线各1条,进一步巩固其市场龙头地位。同力水泥以5500万元收购新辉水泥的股权和资产,进一步强加其在豫南驻马店市场的统治力;长垣同力此前就已由平原同力水泥租赁经营管理,此次交易将长垣同力的70%股权收入囊中,为未来区域市场的扩疆拓土打下基础。
山水水泥、台泥国际、西水股份等水泥企业也伺机进行了并购活动,但各自的战略目的有所不同,如山水水泥收购以6.5亿元的高价收购了兴昊水泥,整合烟台水泥市场,提高市场话语权;台泥国际与西南水泥进行了资产置换,在甩掉了问题资产的大包袱的同时,又加强了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西水股份抛售乌海西水55%的股权而竞购包头西水45%的股份,欲完成资产整合为其顺利转型做准备。
表3:2013年上市水泥公司的并购重组案例统计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此外,地方性水泥企业山东东华水泥收购拥有两条合计年产能100万吨生产线的淄博翰森水泥,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在周边强大竞争对手林立的市场求的一席之地;以混凝土等新型建材为主的海南瑞泽斥资9000万元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投资金岗水泥,以快速进入水泥生产领域,打通水泥混凝土上下游产业链,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特别值得关注,红狮水泥持有95%股权的兰溪汇鑫贸易有限公司于2013年1月份回购高盛集团在浙江红狮水泥所持有的6300万股权,以及光华控股拟以5.76元/股的价格向金圆控股等10名交易对方定向发行股份4.4亿股,收购互助金圆100%股权。这两起案例中的主角红狮水泥和金圆水泥均在积极筹备或已经上市准备工作,拟通过资本市场的运行进一步发展公司水泥业务。[Page]
2.3、2013年行业购成本比较合理
企业在进行并购活动时是基于自身战略需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其并购行为是否创造价值,资产定价是衡量并购活动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在此用“吨水泥权益价值”来衡量目前的并购行为的合理性。
一般而言并购的成本偏低,因为被并购企业往往处于经营困难、难以为继的境况中,其资产被打折出售给收购方。笔者统计了2013年部分主要水泥生产线并购项目,吨水泥并购成本为295元/吨,这与2013年企业新建水泥设生产线的吨水泥建设成本280~404元/吨相比,水泥并购的成本并没有明显的溢价,而又可以节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成本。因此,当前水泥行业进行的并购活动是比较合理的。
表4:2013年部分主要水泥并购项目的吨并购成本
资料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表5:2013年部分水泥新建生产线规模及其单位建设成本
资料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2.4、区域竞争格局已现,东北与华北熟料集中度最高
自2006年国家制定水泥落后产能淘汰政策以来,各大企业趁淘汰落后之机纷纷加速布局,中小企业(主要是落后产能)逐渐退出市场;政策不仅仅带来了大企业的扩张,而且提高了行业集中度,水泥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当前,由于中国广袤的地域,在全国范围内尚未有主导企业出现,但是区域竞争格局已经初露端倪,各大区域都已经初步形成各自的领袖企业。目前,产业政策的导向是一方面继续加码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继续遏制盲目的新增产能,大企业扩张凭借自身的资金、技术、管理运营等实力,通过加速扩张(兼并重组)积极完成区域甚至全国布局,区域整合已是大势所趋,大企业繁荣的时代已经到来。
表6:区域龙头水泥企业及市场环境
资料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由于我国水泥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水泥行业区域性经营相当明显,出现了大量小规模企业,这极大地分散了区域市场的集中度,同时小规模的重复建设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从水泥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龙头水泥企业在区域市场中的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能较好起到稳定区域价格作用。
从2013年全国各区域前五位水泥企业的熟料产能集中度来看,东北地区的熟料产能集中度已经达到了74.18%,遥遥领先于其余各区域,华北地区的熟料产能集中度也已经接近60%,华东和西南地区的熟料产能也分别为53%和54.61%,中南与西北地区的熟料产能集中度则相对较低些,仅为47.97%和45.81%。
图4:2013年各区域前五位水泥企业熟料产能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目前,国内大型水泥企业的重要市场竞争手段由成本控制转向成本与市场同时控制,市场的控制使其获得价格的掌控力,未来水泥市场的赢家将是那些能对区域市场价格具有一定影响和控制力的企业。这从中西部等地未成熟市场的价格远低于东部等地成熟市场的价格可以发现,改变区域水泥市场的结构,提高区域内市场集中度,水泥价格会有提升空间。[Page]
三、提高行业集中度为行业发展大趋势
3.1、提高行业集中度目标顺利推进
2013年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35%,形成3-4家熟料产能1亿吨。据中国水泥网统计,2013年前十大企业的水泥产能集中度为38.75%,而熟料产能集中度已达48.46%;中国建材和海螺水泥的熟料产能已经超过1亿吨,分别为2.97亿吨和1.56亿吨,中材集团和冀东集团的熟料产能也分别达到8329万吨和6906万吨。这意味着工信部所提出到2015年的水泥行业的产业集中度目标基本能顺利实现。
随着行业兼并重组的加快推进,产业集中度也将快速提升中国建材联合会和水泥协会提出了更高的产业集中度的目标。2014年2月中国建材联合会在《水泥行业推进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十二五”末,国内前十大水泥生产企业(集团)的水泥产品的市场集中度达到45%以上,全国有20个省市自治区内的前4家大水泥企业的区域市场集中度达到60%以上。
图5:近5年全国前十强水泥企业的水泥与熟料产能集中度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3.2、行业兼并重组目的需矫正
根据近5年来水泥行业前十强水泥企业的水泥与熟料产能集中度数据,发现水泥的产能集中度一直低于熟料的产能集中度,2013年前十大企业的水泥产能集中度为38.75%,而熟料产能集中度已达48.46%,两者相差了9.71个百分点,并且这个差距自2010年以来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全国前十强水泥企业的水泥产能低于其熟料产能,且两者比例有进一步扩大趋势,说明大型水泥企业并未建设与其熟料能力相匹配的水泥粉磨产能,而将大量熟料外卖给其他水泥粉磨站,特别是中、小型水泥粉磨站。由此造成了大企业失去了对水泥终端市场的掌控力和品牌影响力,不能实现产能规模的扩张与市场控制增加的同步;同时,由于大量中小水泥粉磨站的存在,也是造成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原因之一,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生产质量低劣的产品,严重危害建筑物的安全。
此前绝大多数的并购活动是大型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等优势对中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对重组后的小企业再通过新线建设或技改扩大产能,基本上走的是外延式的规模扩张模式。而在当前限制新建产能扩张、石灰石资源难以获取等情况下,企业为加快发展、抢占剩余资源,在并购时特别注重石灰石矿山储量和水泥生产线的完整性等方面。除了考虑资源和市场因素以外,并购的企业还关注被并购企业的文化和理念与本企业的融合能力、管理效率的提升等问题。只有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企业的兼并重组更具效益。不然,被并购企业则有可能成为并购企业的累赘。
目前,水泥行业的并购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水泥项目的并购仍然是行业内的重组,基本是上市大型水泥企业兼并一些地方性中小企业为主,以行业内的产业资本作为并购的主要资金来源。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将不再是以新增生产能力为主导,而将转向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兼并与收购将成为未来行业内部整合的主线。企业集团化发展的趋势将会延续,由过去的外延式发展逐渐向内涵式发展过渡,并购的强度和范围将会明显增加,大企业仍将是主角。
编辑:毛春苗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