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河北煤炭市场几近坍塌 大煤企去产能仍遥遥无期

2014/04/03 09:51 来源:证券日报 李春莲 唐振伟

近日,记者对“三西”(包括山西、陕西、蒙西等煤炭主产地)的煤炭行业进行深入走访调查发现,产能过剩、供过于求依然是煤炭行业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汾渭能源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全国煤炭总产能过剩10亿吨以上。......

  春节以来,为了抵制进口煤的冲击,神华、中煤、兖煤、同煤、伊泰等轮番降价,直接导致进口煤价格倒挂,倒逼煤炭进口商对签订第二季度的煤炭进口合同更加谨慎。从2月份的进口煤数据看,国内煤炭“自卫反击战”初见成效。

  近日,记者对“三西”(包括山西、陕西、蒙西等煤炭主产地)的煤炭行业进行深入走访调查发现,产能过剩、供过于求依然是煤炭行业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汾渭能源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全国煤炭总产能过剩10亿吨以上。

  雪上加霜的是,受河北省淘汰落后产能的影响,煤炭消费骤减,而河北市场以前是榆林、鄂尔多斯等地煤炭的主要销售去处,目前常常处于卖不动的状态。

  然而,在这种形势下,煤矿人士还指出,国有大矿最重要的考核是产销量,而不是利润,所以不管价格如何都要保证产销量。尽管产能过剩,但煤企仍旧在玩命生产。煤炭市场早已变为买方市场,电厂则常常坐等降价。

  大煤企玩命生产

  去产能仍遥遥无期

  在经历2月份以来的四次降价后,近日,神华、中煤等煤炭巨头提出要联合保价,业内人士预计,整个4月份煤炭价格将会有止跌企稳迹象。

  不过,记者在山西太原、内蒙古鄂尔多斯采访时发现,在煤炭产能过剩的前提下,煤炭价格企稳甚至回升的可能性还非常小。

  中国煤炭资源网总经理刘葆对煤价的未来走势仍不看好,“目前的煤炭价格已经没什么支撑了,马上进入煤炭最淡的季节:北方供暖已经陆续结束,南方水电开始进入旺季,煤炭已经没有什么价格支撑了,还会继续下降;连续下降多少周不是时间问题,而是需求不足、供应过剩的问题,根本上是因为供大于求,目前煤炭产能过剩是让这个行业垮掉的根本原因”。

  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总经理师秋明也向记者表示,产能过剩是煤炭形势不好的根本原因,未来会下降到什么程度难以预料,根本就见不到底;煤炭行业至少要经历3年的痛苦调整期,期间煤炭价格可能有企稳甚至反弹,但“任何一次反弹都是做空的机会”。

  有榆林煤矿人士担忧地说,国有大矿最重要的考核是产销量,而不是利润。所以,不管价格如何,都需要保证产销量。所以,尽管有生产条件不好的煤矿已经陷入亏损,但产量不仅不能降,还要加足马力生产,保证市场份额和市场规模。

  尽管产能过剩,但煤企却仍旧玩命生产,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其面临着以前的贷款还不完,新的贷款贷不出来的窘境。只有不停生产,一方面是为了有现金流可以还贷款,另一方面只有生产和流产正常,才有可能继续从银行贷款。

  对此,榆林煤矿人士很担忧,除了上述产能,榆林每年新开发的煤矿产能也有上亿吨,前几年批下来的煤矿,财务成本都很高,拖着不行,只能硬着头皮开工,但开工则意味着赔钱。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厂在这种形势下,常常联合抗价,并坐等降价。煤炭产量过剩,属于买方市场,你不降价别人就降价卖了。

  在上述煤矿人士看来,煤炭产能在短时间内仍旧很难降下来,虽然很多中小煤矿都停产了,但这些煤矿产能相对较小,关停上百个也无济于事。

  汾渭能源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全国煤炭总产能过剩10亿吨以上。即使有部分中小煤企被挤出市场,仍无法改变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状况。

  安信证券分析师杨立宏也认为,“去产能”是2014年煤炭行业的主要运行特点,但在过剩产能大规模退出市场前,行业向上拐点仍难出现。

  巨头轮番降价

  意在争夺“定价权”

  4月2日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530元/吨,与前一报告周期持平,在连续11周下跌之后终于止跌,但这一价格与2013年12月24日的动力煤价格相比,累计下跌达101元/吨,跌幅为16%。

  刘葆分析,煤炭巨头年初以来主动降价就是要抢占更多市场,主要是针对进口煤,并非中小煤企,因为中小煤企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煤炭巨头接连降价意在进口煤,去年国内煤企非常被动,必和必拓等世界矿业巨头的煤炭业务还在加大生产力度;因此国内煤炭巨头春节后就主动下调,“你不降价,进口煤就降价,主动降价才能赢得动力煤的定价权”。

  从2月份的进口煤数据看,国内煤炭针对进口煤的“自卫反击战”可以说是“初战告捷”。国家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煤炭包括褐煤的进口量为2282万吨,环比1月份减少了1309万吨,大降接近四成,同比也下降了48万吨。

  刘葆介绍称,最近电厂消耗和港口库存在同时上涨,这也是不正常的;正常的话应该是此消彼长的,大秦线检修期(大秦线春季检修期初步定于4月6日至4月30日)即将来临,港口煤炭下水量是增加的,说明从春节淡季到现在开始已经有些增加,港口在补库存,同时下游电厂也在备库存。

  刘葆相对乐观地表示,煤炭作为最主要的基础能源而存在的地位长期都不会改变,我国富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这一点。

  事实上,我国人均耗电量比美国低很多,刘葆表示,目前环保方面要求电厂脱硫、脱硝、除粉尘,要求不断降低煤炭消耗在一次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但“我国的能源成本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不够用,还是煤炭最便宜,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不让用煤炭作为燃料”。

  河北市场几乎完全坍塌

  鄂尔多斯等多地卖不动煤

  雪上加霜的是,一边是榆林和鄂尔多斯等地的产能愈发过剩,一边是市场需求在不断缩小。

  榆林煤企人士表示:“榆林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煤炭销往河北。但河北的小钢厂、水泥厂以及化工厂纷纷关闭,河北的市场基本消失了,目前的情况非常不乐观。”

  鄂尔多斯销往河北市场的煤炭也遭遇了同样的挫折。家住河北唐山的煤炭经销商李先生向记者表示,他之前一直从内蒙古鄂尔多斯拉煤,其中一部分是运到唐山京唐港,一部分销往唐山本地的钢铁厂、水泥厂和火电厂。

  “现在市场大环境太差,生意根本没法做了,现在就拉了几车样品,有客户就拉,没有客户就停着。”他说,之前合作的煤矿都停着,附近煤矿都有几十万吨库存,一天卖不了几车煤。

  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主要煤炭消费区的需求都受到抑制。根据河北省落实“大气十条”的实施方案,以及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到2017年,河北省要完成6000万吨钢铁产能削减任务,6100万吨水泥、4000万吨标煤、3600万重量箱玻璃产能削减任务。

  由于环保压力加大、清洁能源冲击等因素影响,长远来看,除了河北市场,煤炭的整体需求都将逐步下滑。

  “江苏那边用煤的小企业以前有4000多家,现在还剩下1000多家。”有煤企人士说。

  吨煤100元被收80元税费

  煤价远未见底仍有下降空间

  面对供过于求的煤炭市场,师秋明颇为悲观,他认为,未来的煤炭市场一定会比现在还差,煤炭过剩产能如何退出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有些煤矿路也修好了,矿也建设好了,成本投入很大,让它退出很困难。只能靠市场调节,这是个痛苦的过程,但市场规律不讲情感。”师秋明说。

  汾渭能源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全国煤炭总产能过剩10亿吨以上。即使有部分中小煤企被挤出市场,仍无法改变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状况。

  但师秋明表示,尽管现在煤价已经跌到成本价,但是还会继续跌,中间还有很大空间可以调整,比如税费过高等因素。内蒙古煤炭税费比重过大,鄂尔多斯最低热值的煤,市场价每吨只有100多元,但政府收走80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山西省财政厅发布消息称,山西省将继续暂停提取“煤炭两项资金”,时间为今年1月1日起至国家煤炭资源税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实施之日止。

  据了解,去年煤炭市场处于最低迷的时候,山西省发布了《进一步促进全省煤炭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措施》,其中首条就明确暂停提取前述两项资金。两项资金当时的收费标准分别是10元/吨和5元/吨。

  暂停收取“煤炭两项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煤企的负担。而随着煤炭市场进入下行通道,煤炭资源税更是亟需改革。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预计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为时不远。

编辑:张晓烨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江苏地区水泥价格最新动态

1日起苏锡常、南通、盐城、扬泰等地一些主要厂家实际成交价格下滑20元/吨左右

重庆地区水泥价格通知大幅上调

重庆地区主导企业有意于8日大幅上调水泥价格100-130元/吨

湖南水泥价格最新动态

长株潭、衡阳地区水泥价格有所回落......

千里奔袭!两广某龙头水泥企业的熟料“杀”向东北!

维护行业大局、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家共同摒弃狭隘利益,携手合作,共克时艰。

甘肃武威地区水泥价格通知上调

6日起武威地区部分主导企业通知上调水泥价格30-50元/吨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6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6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6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6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6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6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6

重庆

¥ 337.56
2024-06-06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6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6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6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6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6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6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6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6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6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6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6

上海

¥ 347.73
2024-06-06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6

吉林省

¥ 455.81
2024-06-06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6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6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6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6

天津

¥ 408.21
2024-06-06

北京

¥ 389.43
2024-06-07 05: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