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水泥企业进军砂石骨料的三项注意

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方运田 · 2014-04-02 14:46

  作为当下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水泥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进军砂石骨料,拥有一系列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虽然如此,也需要小心谨慎。南昌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顺山日前接受中国水泥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南昌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顺山

  拥有近三十年的砂石骨料从业经验的李顺山给正打算进军砂石料骨的水泥企业提出了三点注意事项。

  最关键的是矿山的地理位置。砂石骨料的运输成本较高,运输成本决定其销售半径,水泥企业在进军砂石骨料前必须首先考虑其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

  必须明确目标市场定位。水泥企业拥有丰富的矿山资源,这是其优势,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其劣势。众所周知水泥企业的矿山是石灰石矿山,石灰石的硬度相对较低,生产出来的砂石骨料能满足一般混凝土强度要求,但是很难满足高速公路、高层建筑等高标号混凝土的需求。这就需要水泥企业涉足砂石骨料前,要考虑其市场定位以及需求、竞争情况。

  要选择优质的设备供应商。国内破碎筛分行业在经过近十几年的飞速发展后,从业企业达到了500多家,鱼龙混杂,要从这500多个品牌中选择真正有实力、值得信赖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破碎筛分技术在我国经历了一个相当较长的引进、消化过程。1980年以前,我国的破碎筛分技术来源于原苏联(俄罗斯);1980-1990年开始引进国外的筛分技术;1990-2000年开始引进国外的破碎技术;2010-2000年我国破碎筛分技术的孕育和发展期。

  经过不断的吸收和创新,今天,国产破碎筛分设备如何?

  与国外技术装备相比,在李顺山看来,两者间的差距已经大大减小,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加工制造水平。以南昌矿机为例,给料筛分设备:主要性能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作为给料筛分设备的关键技术参数-激振强度达到4.5g,远远高于国内水平;与国际设备的可靠性得到提高:设计理念与国际接轨,全球采购;破碎机:先后研发全新一代技术,并投入市场。

  李顺山认为,如果说,早些年与国外破碎筛分水平的差距是50%,那么现在已经能缩减至15%,这15%的差距主要由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方面,是设备制造全过程管理的差距,体现在一线从业员工素质和理念上。面对可能存在的设计问题,国外员工大多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数据去规范操作,事后再针对设计问题进行研究。面对同样问题,国内技术人员很容易在经过简单分析后,不自觉或者自觉地对技术标准规范作出些许改变。两种不同的素质和理念产生不同后果,完全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去做,出了问题之后有据可查,不按规章制度要求去做,可能会改进设备,然而经常导致出问题难以查找。

  另一方面,经验积累的差距。国外很多厂家有上百年的历史,国内虽然一些厂家也有较长的历史,但大都是从前苏联那里照搬照抄成长起来的,真正自主创兴的属于自己历史很少,对于一个重机行业来说,自己的东西少,必然存在很多问题。所幸,经验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的积累起来,与此同时国内的一批破碎筛分设备企业,一直在竭尽全力的努力创新,这也是近些年国内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比较快原因。

  此外,国内包括破碎筛分在内的很多行业在售后服务上远超国外。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好的服务在亚洲,亚洲最好的服务在中国。”在国外,由于工作服务理念及现实条件等一系列原因,国内设备企业往往能提供更加及时的反馈和更加周到的服务。这也是李顺山认为中国企业一定有希望赶上甚至超过国外的原因之一。


编辑:方运田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0: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