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峰生产非水泥高价保护伞 居安思危才能源远流长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 2018-12-10 13:31

    近年来,受益于国家层面供给侧改革政策,水泥行业提质增效显著,行业效益今年达到历史最高,全年销售利润率预计将超过18%,竟超过工业平均利润率十几个百分点,不可谓不高利。截止目前,根据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平台显示,全国P.O42.5散装水泥均价已经达493元/吨,同样处于历史最高位,浙江水泥均价甚至超过了600元/吨,直逼西藏。


    图1:水泥行业销售利润率远远高于工业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水泥高价 错峰生产居首功

    若问水泥价格为何得以快速上涨至今,首功当属错峰生产。自2014年新疆、东北、泛华北,再到2015年上升至两部委北方十五省,再到2016年写入国务院办公厅34号文《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再到南方省份各地出台错峰政策,错峰生产如星星之火,燎遍大江南北。时至今日,行业旧貌换新颜,供给压缩之手如魔术师般化腐朽为神奇。

    图2:错峰生产时间路线图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然而,再看水泥需求,2014年水泥需求为24.9亿吨,为历史最高位,2018年预计全年仅21.5亿吨,较2014年已经减少了3.4亿吨,下滑15%左右,北方地区萎缩幅度更大。在需求下行的同时,水泥及熟料产能并未见有明显下滑。但是再看进口熟料,2014年仅有10.86万吨,2018年预计全年超过1000万吨。国内供给收缩造成的所谓“去产量”已经导致供需关系被人为控制,以至于在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竟然还要进口熟料。

    一刀切将寿终正寝 错峰生产将正本清源

    今年5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明确提出“坚决禁止环保‘一刀切’行为”、“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的敷衍应对做法”。水泥行业“一刀切”式的错峰生产将寿终正寝。从错峰生产的初衷出发,本质是要减少北方采暖期间的大气污染排放量,然而不少地区却将之当成了涨价的理由,却对减少了多少排放不言一语。禁止“一刀切”是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错峰生产在此背景下也将正本清源,回归减排的初衷。去年四季度以来到今年,河南、河北、江苏已经陆续采取或提出差异化错峰的举措,鼓励企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也有很多地区较早对采暖、水泥窑协同处置等保民生生产线在错峰生产期间被豁免或部分豁免参与错峰。

    需要注意的是,错峰生产并非水泥高价保护伞,凡是能够减少排放的企业都应予以鼓励和支持。笔者呼吁,全国其余省市应学习河南、河北等地,鼓励企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以实现快速减排的目标。

    现有企业居安思危 才能源远流长

    在当前市场狂欢的背景下,泼冷水似乎不受欢迎与待见。然而,需求下行的趋势将在长期内难以扭转,依赖于压缩供给的手段并非长远之计。水泥行业现有企业应该居安思危。短则两年,错峰生产政策将会有显著的差异性变化,豁免错峰或对大部分地区产生影响,停产限产由紧到松。根据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统计,若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进展顺利,2020年具有协同处置能力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将达到250~300条,加上超低排放、供暖、保民生等被豁免错峰的企业,全国豁免参与错峰生产的企业或超过三分之一,此外还有一些企业将因差异化错峰政策导致协同意愿动摇,协同基础或就此破灭。届时,水泥需求或下滑至20亿吨。

编辑:郑建辉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5: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