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行:民营企业要学泥鳅的生存智慧

正和岛 · 2014-01-26 11:35

  2013年12月17日东方希望董事长刘永行在上海举行的“华东正和岛主席团活动”时发言说的一句话,或许道出了很多民营企业家的心声——身为民营企业,我们不要寄希望于什么国家政策的大调整,我们做好准备,政策来了我用好它,做大做强,政策不来甚至倒退,我们也要有应对之道,所以要有多种预案。

 以下为发言全文:

  只要国家逐步往市场经济这条路上靠,我们就欢迎,靠拢多一点,我们就多一点机会。但话说回来,民企几十年发展过来,学会最重要一条:适者生存。接下来民营企业确实会成为经济投资的主体,但仍可能有很多地方不平等,这个地方、那个地方受到限制,这个要批文、那个要批文,我们按一条路、按一个计划走很可能走不通,所以要做多手准备,一定要有多种预案。我们当年做包头电解铝厂时,做了8种预案,批文最快拿到怎么样,慢了怎么样,行情好怎么样,不好又怎么样,做到第5种预案时终于走通。

  “熬”到全球竞争力领先

  去年生产资料行业谁受到的冲击最大?我们铝业。大家都说水泥难做,其实水泥受的冲击很小,因为它停得下来,能停下来的行业冲击就小,而铝业是停不下来的,停不下来就没法退出,退出成本太高,所以大家都熬、熬、熬、熬……熬到什么程度?每一吨亏本20%,也得熬。你看2007年中铝每年盈利200多亿,去年亏损了82亿,尽管停产很多,但还是巨亏,一生产就亏,不生产又会垮掉,因为你一停产流动资金就没了,银行就收贷,所以说整个行业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度日如年。

  不仅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全世界所有铝业巨头都身陷困局。世界500强里,中铝不用说,已连续三年亏损,俄铝也巨亏,力拓那么大的矿业公司,铝业板块也亏得一塌糊涂。我到加拿大铝业集团访问,看到工厂门口就有一个大电子显示屏:“我们的成本是2500美元/吨,现在市场行情价是1850美元/吨”,亏了600多美元,亏掉20%到30%。唯一盈利的是美铝,但美铝是氧化铝、电解铝占一半,飞机、军用等铝加工占一半,它是靠铝加工赚钱,但前者也把利润拖下来,今年前9月,美铝的利润只有2400万美元。

  但另一方面,东方希望也“熬”出了自己的优势,我做了统计,2008年金融危机后连续五年,我们铝业盈利超过任何一个500强里面的铝业巨头。按规模算,我们电解铝只有它们的二分之一,氧化铝只有它们的七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但我们的竞争力冲到世界最前列,这点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学泥鳅的生存智慧

  三中全会后,政府会更尊重市场规矩来办事,但过程中会有阵痛,你想的不一定能行得通。比如对过去两个支持非公经济的“36条”,我常跟弟弟(编者注:刘永好)说,费神寄望“36条”没有用处。到后来我听都不听,没有用的东西,你寄希望它干什么?身为民营企业,我们不要寄希望于什么国家政策的大调整,我们做好准备,政策来了我用好它,做大做强,政策不来甚至倒退,我们也要有应对之道,所以要有多种预案。

  我们原计划今年投资100亿,但是考虑到经济不确定性、政策不确定性都很大,我们制订了五个方面的预案。今年年初,我们感到形势更严峻,于是果断把投资计划砍掉一半。现在看来,我们是做过头了一点,我们的负债率下降了5%,看起来是砍过头了,但本着安全的底线,这么做也不错。这几天我们正考虑明年投资计划,可能要恢复到100亿以上,可一旦遇到问题,我们要能及时调整、退得出来,所以我们现在每个月调整一次投资计划,每季度做一次大的投资论证,每个月做一次大的微调,以变应变。不仅是市场预期,还有政策预期,因为市场我们不害怕,就怕政策变化。

  两年前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到海外投资,到印尼、非洲去做铝业,海外市场化程度高,没什么限制,非常欢迎我们,但当时赶上国内新疆大开发,当地政府邀请我们,后来就把海外投资计划延迟了。明后年新疆投资已经开始见效,但能做多大不得而知,于是我们又做了计划,如果新疆的投资与中央政府调控冲撞,那我们就重启海外投资。

  总之,民营企业家要做好多种准备,不能过度寄望政策,要以变应变,以我们自己灵活的、像泥鳅一样的生存能力去适应国家的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变化。

 打造二三十年不会衰减的竞争力

  民营企业永远只能解决我们自己能解决的事。制造业生存环境相对恶劣,你怨它没有用,只能改进自己。创业30多年来,我遇到的困惑恐怕跟在座很多民营企业家一样多。2001年,东方希望第一次进入重工业这个民企“犯忌”的行业,做了12年交了多少税,但至今没有正式“户口”,其间几次“大帽子”扣下来,差点儿把我们弄死。我们第一个项目在山东,一次投资15个亿,当时觉得好大,今天看很小,说明什么?10多年来民企还是成长起来了,我们还是能成长。市场经济就是过剩经济,你不做有人会做,哭天嚎地人家不会理你,所以我们只能适应市场、适应政策,然后改变自己。

  企业拼到最后就两点:一拼创新,二拼效率。现在大家感觉压力最大的是工资,十年涨了10倍,我们在新疆的厂,人均月薪8000块,我们工地现在七八千人,三两年内会达到一万人,我们在包头的厂也是很偏远的地方,人均月薪6700块,再加上30%的各种税收,压得你透不过气来,只有效率比人家强才不怕。这个空间很大,经过十年持续改进,我们现在劳动效率人均500吨,排名全世界第五,新疆的厂明年计划人均620吨,进入世界前三,通过在中国采用规模化、新技术,我倒要看看我们在劳动效率上能不能做到世界第一。想想看,我们的工资虽然涨得很快,但跟美国、澳洲、欧洲比,只是人家的十分之一,如果效率能够做到跟人家一样,每吨成本就能大幅下降。

  我们应该下工夫狠抓效率:一是劳动效率;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三是流动资金的效率;四是资源组合间的效率。我们为什么在新疆沙漠里,离城市300公里的地方做铝?每次去新疆工厂我都要赶最早一班飞机去,当天晚上才能到,为什么?就是要把工厂做到终极竞争力。你想想看,转移到中国,山东没法支撑了,河南没法支撑了,山西没法支撑了,现在我们就往新疆沙漠里转,还能转到哪里去?转到最后,我还是最强。

  我们就想通过这样的努力,各方面都做到最好,建立我们长久的,至少是二十年、三十年不会衰减的竞争力,关键还是靠效率,我这十几年一门心思就做这一件事。


编辑:武文博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