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混凝土产业的精彩与无奈

张红 · 2014-01-03 09:37

又到了回顾过去一年的时候。

岁未年初,回眸2013年的中国混凝土产业,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这门传统而新兴产业的精彩与无奈。

精彩之处在于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混凝土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有6000家左右预拌混凝土企业, 2013年年产量近20亿立方,产值接近6000亿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生产制造与消费国家,与混凝土紧密相关联的产业如水泥、砂石骨料、外加剂、混凝土机械设备等产能规模均居世界之首。尤其是砂石骨料使用量巨大,2013年混凝土使用的砂石骨料超过100亿吨,拉动了中国制造业最大的物流量。

五大行业亮点

1.政策持续发力

2013年年初,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5号),在其中第七节建材工业指出:“推动利废建材规模化发展。推进利用矿渣、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废弃物和废旧路面材料等大宗固体废物生产建材。在大宗固体废物产生量、堆存量大的地区,优先发展高档次、高掺量的利废新型建材产品。提高高标号水泥及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比例,推进水泥及混凝土用量的减量化。”

2013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2013年一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这是“十二五”期间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纲领性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在“重点任务”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绿色建材。引导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的发展利用,到2015年末,标准抗压强度60兆帕以上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的10%,屈服强度400兆帕以上热轧带肋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的45%以上。”

国发【2013】30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中也在“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章节强调:“推广应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推动建筑工业化”。

近年来,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在多项出台的重要政策中,都在持续不断地强调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产业,这使混凝土产业不仅享有“政策红利”,而且在建材行业重要的产业中,混凝土成为发展规模上唯一没有踩政策“刹车”的产业。

2.重组改变格局

近年来,大型水泥企业相继大举进入混凝土产业后,已呈现出“长袖善舞”的状态。2013年,是大型水泥企业在混凝土市场上的“巩固提高年”。南方水泥作为中国建材旗下企业,2013年商混产能近3亿方,商混企业超过200家,混凝土销量逾5000万方,水泥、商混综合产能均位居全国首位,市场范围覆盖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福建、广西等省(市)。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是混凝土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大型混凝土企业之一,其母公司中国建筑在2013年完成了中建系统内混凝土业务的整合重组工作,将其旗下六家混凝土企业合而为一,成立了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后,该公司2013年实现产量2000万方,营业收入68亿元,规模实力跃居行业前三名,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企业。

大型混凝土企业在产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2013年,混凝土企业的重组整合正在极大的改变着中国混凝土产业的格局。

尤其值得关注地是大型水泥企业在混凝土市场上的异军突起。据一家证券公司披露的信息显示,2013上半年已经进入混凝土行业的水泥上市公司均交出不错的成绩,中国建材、祁连山水泥、冀东混凝土、宁夏建材、金隅集团、天山股份、江西水泥、华新水泥等盈利情况超过市场预期。经过几年的蓄势而发,从2013年上半年的上市企业半年报中,水泥企业的混凝土盈利能力明显提升。从产业规模可以看出,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业务的步伐明显加快。由于各自经营混凝土业务的盈利能力不尽相同,有的水泥上市公司混凝土业务上半年商混产量大幅增加,甚至有几家企业混凝土盈利能力已经超过水泥,成为企业盈利能力的又一重大板块。

3.信息化建设提速

我国预拌混凝土产业信息化的提速正在成为混凝土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推手。近期,我们可以不间断地看到各地大型混凝土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收获。

一年前,中国核建集团公司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对中核混凝土生产系统及协同办公系统完成机房建设、服务器硬件架设、系统调试、系统应用录入、系统使用培训等工作,并正式上线运行。目前,中核混凝土江苏公司混凝土搅拌站管理系统也已上线运行。该系统实现了远程监控与集约化管理,满足生产、销售、物资、试验室、设备等各部门对生产进度、生产质量、原材料消耗、物料库存、合同签订、合同收款、已收账款等实时数据的使用需求,保证了信息在各业务部门之间准确传递,使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与工作顺利衔接,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材料利用效率,尤其提高了质量控制的技术保证手段,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信息化整体水平。

2013年5月,中建商砼武侯站ERP系统正式上线,经过半年的调试、运行,目前已经全面取代传统的搅拌楼生产工控系统,且实现了运行零故障,并在2013年10月份经受住了月产10.11万立方(全国同类搅拌站最高月产纪录)的严峻考验,全面完成了销售、结算管理,产品实现流程管理,成本管理及人员管理的信息化升级,进一步提升了信息传递效率、降低了管理风险、节省了人力物力,开启了厂站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的新阶段。

从全国混凝土产业看,不仅混凝土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在提高,而且不少地方政府在对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管理中也在逐步渗透信息化技术。如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等为顺应对混凝土的需求量逐步增大,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应对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提高混凝土产品质量,规范混凝土行业管理,都先后装备了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些系统通过安装在企业各条生产线上的数据采集终端,将各项生产数据汇编,使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生产数据,查处违建工地,合理规划布局企业,以及与企业进行信息互动。通过信息化平台,行业管理部门能准确及时统计掌握全市商品混凝土生产情况,企业也不再虚报瞒报产量,不会因打价格战而偷工减料压缩成本、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不再违规抢单送货到已有其他企业签订供货合同的施工工地,实现了企业运营自警、自省,实现了行业的有序发展。

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熟悉的ERP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就是通过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可以想象,如此庞大的的传统产业,如果没有信息化建设的双翼,将很难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振翅远飞。灿烂的信息化建设之花,必将带来预拌混凝土产业可持续发展之果,人们期待的“鼠标+混凝土”模式已经浮出水面。

4.利废功能显现

混凝土产业兼具建设功能和利废功能。目前,混凝土是消纳建筑垃圾与工业废弃物的重点产业,这使得混凝土的产业地位又有了新的社会高度。从能够消纳各种工业废弃物的功能来评价,现代混凝土产业又是目前能够科学利废的最大产业之一。

《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科技部2012年4月13日)中在分析到我国工业固废资源化技术现状与趋势时指出,粉煤灰和煤矸石是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主要废物,2010年我国粉煤灰和煤矸石产生量约10.7亿吨,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3亿吨。近年来,我国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得到了高度重视,已经在建工建材、矿井充填、低热值发电等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高铝粉煤灰提纯氧化铝和铝硅合金技术已在局部地区实现产业化生产。但总体上,我国粉煤灰和煤矸石资源化技术仍以建工建材利用为主。“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出,我国正处在高速城镇化时期,每年新建和拆迁改造等产生大量建筑垃圾。2010年,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含渣土)约为15.5亿吨,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建筑垃圾可制成再生骨料,生产建筑制品,或直接用于道路基层和底基层等。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大多以填埋或堆放处置为主,资源化利用率尚不足10%,欧盟国家每年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韩国、日本已经达到了97%左右。根据我国建筑垃圾和建筑形式的特点,研发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科学规划与管理,有95%以上的建筑垃圾可回收再利用。

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中提出的发展目标是:“针对废混凝土、废砖瓦、建筑渣土等建筑垃圾,重点突破建筑废弃物分类与再生、资源化利用,以及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等关键技术,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和产业化平台。在“技术重点”中提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制备关键技术、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施工关键技术,再生无机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关键技术,以及新型再生建筑材料应用技术,形成有关产品超标准、设计及施工规范。

2013年,混凝土产业的利废功能正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实施。

5.高性能混凝土受青睐

混凝土是世界上最大宗的建筑材料,也是最主要的建筑结构材料之一,混凝土质量对建筑结构质量起着根本和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国预制混凝土与预拌混凝土的销售额占建材工业的20%左右,是与水泥并驾齐驱的建材“双翼”产业。如果说现代化是以城市化和工业化为具体体现,那混凝土正是城市和工业的骨胳,它对全球人文和自然环境都产生了深刻和持久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城市中的各类建筑物与构筑物都是用混凝土堆积起来的,按照结构体积计算,80%以上材料都由混凝土构成,混凝土已经在宏观与细节上,深入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高性能混凝土为我国重点工程建设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性能混凝土实用技术成果亦不断出新。目前,科研院所都密切关注国家重大工程的需求,大力推广科研成果,为我国重点工程提供高技术和优质产品,推动了我国混凝土设计由强度设计走向耐久性设计。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已推广应用到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田湾核电站、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煤矿建井、城市地铁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中并取得了显着成绩。高性能混凝土亦是消纳建筑垃圾与工业废弃物的重点产业。

《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工信部【2011】600号)在“粉煤灰综合利用重点技术及装备”中提出:要大力研发和推广“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路面材料技术”。在“科技创新方向及重点领域”中指出,“大宗废物无害化安全处置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是其中之一。开发水泥窑替代原燃料及协同处置废物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实现低品位原料、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城市污泥、低成本、可循环、无二次污染的再生材料产品及其规模化制造技术,为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主要产业创新发展目标”中指出:“预拌混凝土及混凝土工程构件和建筑部品的绿色制造和工程应用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高性能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绿色建筑。”

2013年,几乎所有的国家与地区重点工程都在应用高性能混凝土。

精彩的亮点并非混凝土行业的全部,行业的无奈也与行业的进步如影随形。

无奈之处在于转型时期的困惑与焦虑。预拌混凝土在中国还是一门年轻而新兴的产业,产业转型时期的困顿、矛盾、焦灼、摩擦以及市场时不时会出现的无序与失衡都在成为产业前行的障碍。

[Page]

五大产业焦虑

1.产能利用率连年下降

由于产业投资小、准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等原因使得混凝土搅拌站的投建非常容易,加上缺乏合理的布局和对市场进入的有效监管和控制,行业产能过剩也相当严重,湖南省的混凝土行业数据表明,仅长沙市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就多达70家,总产能6000万立方米,产能严重供大于求。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江苏全省预拌混凝土设计产能达到6.8亿立方米,而当年实际产量仅为2.5亿多立方米,产能利用率仅为32%。而严重的是这种趋势正在逐年加深。江苏省混凝土业内的资深人士指出, 产能过剩导致的严重后果是多方面的,造成企业良莠不齐,引发行业恶性竞争,混凝土质量难以保证等一系列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水泥企业已经大规模布局商混行业。随着水泥企业大规模进入,混凝土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产能利用率低,2012年我国预拌混凝土产能利用率为43%,而2013年预计不足40%,混凝土产能利用率呈现连年严重下降的趋势。有业内资深专家指出,2013年在搅拌站集中的区域,甚至产能利用率只有15%~17%。

从经济理论上讲,产能过剩有四种情况。

一是周期性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即随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周期的需要,产能不断地增长。二是结构性产能过剩。以钢铁行业为例,粗放、低价、低质部分钢材产能过剩,而特种、异型或高端钢材部分产能则存在不足。三是体制性产能过剩。这种产能是地方政府在利益驱动下,以GDP为导向下产生的过剩,很大程度上是行政性干预造成的结果,且最难治疗。第四是绝对性产能过剩,即在全球范围内来看,绝对需求不足。

混凝土行业产能过剩有其自身特点的原因。

(1)按照行业惯例,产能利用率通常按照搅拌机的搅拌产能利用率统计,而搅拌设备投资成本较低,容易形成较大的搅拌能力。(2)混凝土搅拌车和混凝土泵车的多少、运输距离的远近以及调度管理能力直接影响搅拌站的实际供应能力。但搅拌车、泵车等在搅拌站总体投资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往往成为一个搅拌站供应能力的瓶颈进而造成搅拌站的实际生产能力低于搅拌机的设计产能。(3)混凝土需求有显着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有明显的波峰波谷阶段,同时混凝土无法形成产品库存,只能通过扩大产能来保障波峰阶段的供应。因此,即使从实际供应能力的角度来看混凝土企业产能利用率也不可能达到很高水平。(4)由于我国预拌混凝土设计产能增长较快,按照当年年末的设计产能来计算当年的产能利用率会使计算结果低于实际值。

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混凝土产能过剩属于哪种情况,当属体制性产能过剩。这应当引起全行业的高度关注。

2.赊销成“癌”,应收帐款“泰山压顶”

在混凝土行业里,应收账款总量长期居高不下,导致呆帐、坏帐大量产生。许多企业由于不能及时收回货款,资金无法有效运转,面临经营危机。可以说,应收账款风险是许多混凝土企业主要风险之一。

湖南南方水泥也深受其扰,企业负责人坦言目前湖南南方水泥的应收账款达35亿元,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应收账款领导小组,开展了回收应收账款的专项活动,委托律师事务所,通过律师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收取。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很受用,湖南南方仅在7月份,就收回了7亿多账款。一般企业的应收账款时期为10个月,做得好的在120天~180天,做得差的甚至有400天以上;

应收账款问题一直是制约混凝土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受制于混凝土行业特点,工程款结算不及时,导致施工企业无法按时支付混凝土购买费用。另一方面,近年来混凝土产能过剩严重,行业恶性竞争导致企业市场话语权降低,助长了应收账款拖欠现象。由于混凝土企业原材料购买,全部采用现金支付,因而造成企业资金流减少,危及混凝土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

江苏全省预拌混凝土产量在2.5亿方左右,产值达到850亿元,但是应收账款却超过600亿元,为企业发展增添不小压力。

2013年11月,陕西商洛地区的多位政协委员联名向政府部门反映,当地预拌混凝土企业年终应收账款数额较大,资金周转问题突出。例如,商洛市永恒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混凝土机械租赁业务的公司,2012年实现销售1900万元,实际收到销售款1200万元,应收账款高达700万元。公司董事长表示,销售款不能及时到账,既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又加大了经营成本。

混凝土行业还是个高垫资、低回款的行业,据专家估计,大部分混凝土企业的应收账款每立方米混凝土140元以上,而应收账款状况比较好的企业, 混凝土每立方米也在90元左右,所有进入混凝土行业的企业都要面临应收账款的问题。甚至有的水泥企业收购搅拌站后也开始有了应收账款问题,自己的搅拌站欠自己水泥企业的帐款,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许多混凝土企业,表面上混凝土销量喜人、业务毛利率不低,但应收账款却很高,久而久之,企业运营的资金压力就会增大,有的应收账款还可能转换为死账呆账,有的地方与政府间的关系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应收账款的难易程度,加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有的混凝土企业也想改变这种拖欠款问题,创新混凝土产品营销模式,但这是个行业普遍问题,靠一两个企业短时间内彻底改变行业痼疾也不太现实,因为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

目前预拌混凝土全行业处于严重赊销状态,搅拌站设备、原材料、运输设备赊购,产品赊销,应收款数目连年放大。许多预拌混凝土企业都将应收款难以回收视为产业“癌症”。

3.建站门槛是“设”还是“撤”

关于建立商混企业资质审批权是应加强还是弱化的问题,在业内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一方认为政府应加强对商混企业资质审批,因为目前整个行业“小而散”,进入门槛太低,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政府在审批机制上放开,会造成产能更加过剩,行业情况更加糟糕。

而另一方却认为混凝土行业企业“小而多”,产能过剩,造成这种乱局的根源就是资质审批管理。混凝土产业的资质审批权不下放,将会对这个产业带来非常大的损害,当资质成了资源,就会形成寻租交易,不但滋生腐败,而且对行业发展更为不利。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资源的配置应该完全由市场决定。2014年,建设混凝土搅拌站的资质审批是废是存将是业内关注的焦点之一。

4.物流过程陷阱重重

物流的高风险是水泥企业进军商品混凝土行业面临的又一大挑战。由于混凝土生产的不均衡性,导致自购设备对混凝土物流满足的难度较大。

根据计算,搅拌车和泵车采购投资占到搅拌站投资总额的大半,但实际贡献的利润只占到总利润的10%,并且在人、财、物的管理上,车和泵耗用了搅拌站管理者很大的精力。不仅如此,司机队伍不稳定,二手设备难以流通处理等一些列问题,再加上混凝土运输司机收入水平低,素质参差不齐,致使交通事故频出,这些问题都给混凝土搅拌站的运营管理上造成了负担。随着搅拌站行业利润率逐渐走低,竞争环境越来越恶劣,搅拌车和泵车分割出去运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随着搅拌站微利时代的到来,预拌混凝土“第三方物流”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不仅应运而生,且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而此时,如果将混凝土的运输与泵送业务全部分包给有实力、管理运作规范的物流公司,搅拌站只专注于混凝土的生产和技术研发,那么,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物流风险将大大降低。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对象首选的是混凝土行业内有实力、有规模优势的大型企业,这些公司混凝土供应方量大,资信状况好,对混凝土行业运营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将来一定会成为中国商混行业的中流砥柱。第三方物流服务模式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混凝土机械市场。一方面,第三方物流可以整合行业内更多的闲置设备资源,提高混凝土机械利用率和应用水平,使之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混凝土机械制造厂家也可以和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战略合作,打开一扇销售之门,形成有效的市场覆盖。更为重要的是,第三方物流还为混凝土行业退出和设备租赁行业退出打通了渠道,整个行业的秩序与竞争环境也将有所改善。

5.“行业分散、企业微小”,市场时有乱象

目前国内的混凝土行业极不规范,各种投资模式都有, 大多是粗放式管理经营,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设计规范与环保要求,站点规模一般不大,装备布置各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短期经营与快速盈利的目的性极强。

在一些城市周边,还有很多黑搅拌站的存在,这些搅拌站为了拿下工程,不顾产品质量好坏,而是一味压低价格;也有水泥企业在收购搅拌站前和地方政府达成协议,不能再在相关区域新批搅拌站,但是等收购完成没多久,新的搅拌站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总之,混凝土行业中小企业过多,缺乏行业龙头。

2013年正在渐行渐远,但2013年大半个中国的严重雾霾,却留给我们挥之不去的印象。在环保压力空前巨大和转型升级道路艰难的背景下,中国混凝土产业的发展方向只有一条,那就是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这是2014年中国混凝土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混凝土以其良好的抗水性、优越的可塑性、优良的耐火性以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性成为目前全世界用量最大和使用范围最广的人造材料。在今后几十年,它仍将会是最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之一,尤其对于处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而言,工业化加速推进、城镇化方兴未艾,基建规模将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发展,可以说中国混凝土产业的历史大戏正渐入佳境。

两大市场机遇

1.政策机遇

2013年,国家工信部和住建部对绿色建材产业进行了联合调研。工信部表示,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在于“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引导绿色建材产业发展,促进建材工业结构调整。”联合调研组认为,两部门在联合成功推动高强钢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联动,围绕绿色建筑发展需要,立足建材工业技术进步,以标准规范为抓手,携手促进高性能混凝土等绿色建材发展和应用,既有利于生产环节的节能减排、也有利于使用中的节能环保和安全延寿。当前的重点是引导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的发展利用。

我们还可以从一系列关乎到“十二五”期间国计民生的重要政策中领略到发展高性能混凝土产业的重要性。 在工信部颁布的《工业转型投资指南》中指出:建材行业的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要大力发展高性能和高耐久性混凝土。外加剂要发展高性能环保型混凝土外加剂。

国家政策的导向十分明确,对高性能混凝土与优质混凝土的发展,政策一直是在踩“油门”。

2.市场机遇

我国城镇化建设方兴未艾。城镇化,从外观建筑上讲,可以狭义地理解为“泛混凝土化”。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各种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量巨大。

刚刚闭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城镇化时间表进一步细化,提出了三个“1亿”目标。所谓三个“1亿”,即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

2012年,我国水泥产量已超过20亿吨,如果简单乘以3的话,相当于60亿吨左右的混凝土,按每立方米混凝土约2.4吨重计,即每年要消耗140多亿吨的砂石、水泥等天然及人造资源,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天量”。对水泥与混凝土产业来说,“减量化”是必须的发展选择。而应用高性能及超高性能混凝土是实施“减量化”的重要举措。在现浇混凝土建筑中,较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已经较为普遍。高性能混凝土使结构能够用最少的混凝土材料达到所要求的承载、耐久等性能,并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这既是建筑业最大的节能减排,也是对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最大节约。住建部在《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高性能混凝土的用量要达到10%以上,这项政策将创造一个很大的市场需求。一些有高要求的工程项目尤其需要高性能混凝土的支撑。如“海洋工程”,中国有18000公里海岸线,沿海城市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目前经济最发达地区。我国政府最近刚刚发布“‘十二五’海洋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以支持地区沿海经济发展。这将对高耐久性的海工混凝土材料和结构的发展提出更多的要求。再如“水电工程”,我国政府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水电工程在我国一直保持高的发展速度,继三峡大坝之后,类似规模的水电工程都在相继规划、设计或已开工建设。大坝混凝土的耐久性作为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将继续受到高度重视。还有交通工程、地铁工程以及市政建设等。这些挑战必将促进混凝土材料和工程使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

编辑:刘冰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0: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