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主线把握2014环保并购行情
基于政策效应递减、订单支撑的业绩增长已被股价提前反映的判断,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环保板块更上层楼的推动力将来自于并购,有并购潜力的公司将成为2014年环保板结构性行情的主角。大公司做大做强,区域性公司向全国扩张,水务公司向固废领域延伸,将成为2014年环保板块并购行情的三大主线。
尽管政策效应递减,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典型的政策驱动性产业,2014年环保产业的发展,仍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扶持。这其中,第三方治理细则落地、新环保法实施和环境税出台,都有望成为2014的环保并购行情进一步演绎的催化剂。
提前布局并购
12月24日,刚刚由南海发展更名而来的瀚蓝环境终于发布其收购香港创冠的细节,以股票+现金的方式,购买创冠10个垃圾焚烧项目100%股权,收购金额18.5亿元。如果此次收购能顺利获证监会批准,瀚蓝环境将从偏安广东一隅的地方水务公司,一跃成为国内前十的固废处理公司。
就在瀚蓝环境公布预案的前一天,A股另一家公司天瑞仪器在停牌半年之后,终于公布了其“蛇吞象”的收购,公司拟同样通过股票+现金的方式,收购营收3倍于自己的宇星科技,交易对价14.79亿元。如果这个相当于借壳的收购同样能顺利获证监会批准,那么天瑞仪器将成为A股最大的环境监测公司。
中金公司研报显示,2012年涉及环保领域的并购项目不足20例,2013已超过80例。瀚蓝环境由南海冲出进军全国,天瑞仪器全面进入环境监测,临近年底公告出的两个环保领域并购大单,其实不是2013年环保并购的收官,而是2014年环保并购的开始。
业内人士认为,优势环保企业凭借资金优势及平台优势,采取横向并购扩大产业规模,或纵向拓展实现产业链延伸,收购后业绩估值双升强者恒强。被并购方由于融资渠道受限,发展遇到瓶颈,在高行业景气度时退出可以获得不错收益。基于这一逻辑,2014年环保产业的并购更将一浪高过一浪。
“上半年政策对二级市场影响很大,但下半年却反应平平,就是因为政策边际效益递减!”一位环保行业分研究员认为,基于政策效应递减、订单支撑的业绩增长已被股价提前反映的判断,2014年环保板块更上层楼的推动力将来自于并购,有并购潜力的公司将成为2014年环保板结构性行情的主角。
在中信证券公用事业分析师王海旭看来,目前市场对环保上市公司并购虽有预期,但在股价上尚未完全反应,因此可以在安全边际下把握相关机会,提前布局2014。
把握三条主线
如果对2014环保板块的并购方向做一展望,可以说,大公司通过并购继续做大做强,区域性公司向全国扩张,单一业务公司向多元业务延伸,将是掘金2014环保并购的三条主线。
第一条主线一直是北控的拿手好戏。2013年,北控意图通过并购绿能一举成为国内垃圾发电翘楚的计划虽然失利,但是公司通过并购做大固废业务的战略并未改变,因此对于北控的垃圾并购预期,可以持续关注。
国内垃圾处理的另一龙头光大国际,也在考虑通过并购将固废业务做大做强。光大国际总经理王天义日前在2013(第七届)固废战略论坛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光大国际产业链上看,除通过横向并购继续做大规模外,纵向上,光大的强项是垃圾运营,也有自己的焚烧设备,因此未来可以考虑通过并购切入上游的规划设计领域。
而地方环保公司通过并购成为全国性环保公司,将成为2014年环保并购的另一主线。目前在A股市场上,除刚刚公告预案的瀚蓝环境外,还有诸如中山公用、创业环保等多家地方环保公司,不过业内人士分析,重庆水务更值得关注。
中银国际研报认为,重庆水务母公司资产中,尚有100万吨污水处理能力未注入上市公司,因此与上市公司构成潜在同业竞争,母公司曾承诺在合适时机将相关资产注入。如果注入实现,上市公司的污水处理能力一举从199万吨/日提升至299万吨/日,大幅增长近50%。
此外,重庆水务大股东为重庆市国资委,在地方国资改革中,重庆国资改革一直调门不低,而重庆水务新任董事长李祖伟上任之初对媒体表示要做大市值,并涉足环保领域,因此业内对重庆水务并购抱有很强预期,考虑到公司估值不高,业内普遍认为可以重点关注。
而对于第三条主线,通过并购延长产业链,切入其他领域,具有此类并购预期的公司很多。具体说来,尽管此前天壕节能收购新疆西拓失败,但从安全边际角度考虑,该公司后续动作仍可关注。
据了解,天壕节能之所以收购新疆西拓,重要原因就是在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影响下,传统的玻璃、水泥行业增长空间有限,由于行业不景气和大气治理的双重影响,既有项目持续稳定运行存在一定风险。而天然气增压站余热利用,属于国家鼓励行业,发电稳定性高于产能过剩行业,因此公司有通过并购介入新领域的现实压力。尽管并购失败,但天壕节能这一并购需求并未改变,公司后期还将继续寻找其他并购项目。
此外,也不排除2014年再杀出湘鄂情一类的公司,通过并购相关公司,为自己贴上环保标签。但由于此类并购行业跨度较大,超出逻辑预期之外,因此较难为一般投资者所把握和捕捉。
政策仍是催化剂
在环保行业并购方兴未艾的背后,是我国环保行业分散弱小的现实。仅以实力已经较强的上市公司而言,据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数据统计,在我国主要环保上市公司中,一半以上的市值低于50亿元,市值在200亿元以上的只有5家,去年全年盈利超过10亿元的仅三家,与国际环保巨头丹纳赫、威立雅和苏伊士等规模相去甚远。
就收入而言,截至2009年,全球最大环保企业威立雅集团营业收入为3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814亿元),第二大环保企业苏伊士集团营业收入为12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81亿元),而目前我国大型环保企业年营业收入大多在20亿-30亿元。
2013年年中公布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大型企业集团。截止目前距离实现上述目标仅剩2年时间。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认为,解决我国环保产业存在规模不大、集中度不高的问题,除企业自身努力外,也需要良好的市场与政策环境。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指出,要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按照惯例,三中全会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以一个政策或文件的形式落地,考虑到第三方治理的重要程度,2014年具体操作性文件很可能落地,这将有助于环保企业的做大做强。”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环保企业市场碎片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这种碎片化,一是各地政府有自己控股的环保公司,二是不少企业都有自己的污染处理公司。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建议,工业污染治理应走专业市场化的道路,由专业运营公司来负责企业的污染治理。专业运营公司除了在规模上、成本上有优势外,还可以成为企业突发环境事故后承担经济与环境责任的缓冲阀,因此应加大第三方治理的政策支持力度。
此外,据财科所副所长苏明日前透露,环境税方案已上报国务院。从政策层面看,2014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新的环保法和环境税的出台。更严格的环保法,将催化出更大的第三方治理市场,而作为地方税种,环境税的开征将给地方政府带来额外的税收收入,这将使地方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中,在有助于国内环保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也为环保并购的行情添加更多的催化剂。
编辑:王欣欣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