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能源:储能领航,风光无限,赋能未来

海螺集团 · 2024-04-26 11:11

遇见 · 海螺

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一座座风机迎风而立,叶片飞转……它们将大自然的风光资源转化为绿色能源。今天的“遇见海螺”系列报道,小编带您走进海螺新能源,一起探寻绿电的产生。

01、向阳而生、逐光而行的“向日葵”

沿着乡间小道,走进宿州市埇桥区华阳电站,在千余亩光伏板下,麦苗已拔节抽穗。该电站建于2016年,采用农光互补方式,将绿色能源产业与农业发展紧密融合,实现了土地集约化、科学化、智能化的管控利用。“我们因地制宜布局光伏组件,光伏板年均日照有效时间超过1100小时,年发电量达6600万度,可节约标煤1.9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5万吨。光伏板下再种植农作物,一地两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华阳电站站长刘奇介绍。华阳电站只是海螺新能源众多光伏电站的一个,据悉,海螺新能源已建设了100余座光伏电站,总装机规模达800MW,在为工厂提供绿色动能的同时,余电还能上网,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局地用电紧张的状况。

02、闻风而动、迎风而上的“大风车”

在甘肃东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10座风机正在转动,长达几十米的叶片像一个个巨型风车,成为群山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是海螺新能源位于甘肃省平凉市的100MW风电配套氢能一体化应用项目。平凉风电是海螺集团首个外部风电项目,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1.8亿度绿电,年节约标煤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万吨左右。“风力发电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以一台5MW风机为例,转动一圈可发电约8度,一年可发900多万度电”,平凉海螺新能源工程处负责人刘强介绍到。

03、收集绿能、巨大无比的“充电宝”

从浙江S305省道行驶至建德海螺新能源,不远处苍莽青山中连排成片的光伏组件在徐徐东升的朝阳映照下熠熠生辉,群山下蓝箱白瓦的储能电站如同一颗沉稳搏动的能源心脏,这是洞山脚下的13.66MW光伏+2MW/4MWh储能项目。该项目采用光伏发电+电化学储能的方式,不仅可输送绿电,还能调峰调频,是个超级“充电宝”。目前海螺新能源已在张家港、枞阳等地建设了6个储能电站,在芜湖海螺还建成了全球首套二氧化碳压缩储能商业化示范项目。“今年‘发展新型储能’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已成为推动能源生产消费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产业发展已经按下了‘加速键’,我们将加快攻关和布局”,新能源公司总经理胡全干表示。

04、吸收阳光、美观节能的“新衣裳”

走进位于安徽宣城的海螺建筑光伏产业园,清新的空气、适宜的温度,让人顿感舒适。站在广场前,映入眼帘的是由311块银灰色光伏幕墙组成的办公楼,在办公楼东、西、南立面上,一块块电池片整齐有序地排列在幕墙当中,显现出徽派建筑风格。在这里,光伏幕墙不仅美观、舒适,更关键的是节能!“有光就有电,一块块看似普通的幕墙,却能实时吸收阳光发电,满足园区照明、消防用电需要,年发电量能达到450多万度,每年节约标准煤近1400吨”,宣城海螺建筑光伏公司总经理徐国华给我们算了这一笔账。在BIPV的加持下,建筑已从单纯的能源“消费者”转化为“生产者”,绿色低碳建筑正在进入寻常百姓家。

“绿电”可以是山间自由的风,可以是普照大地的阳光,历经蜕变,最终变成了清洁能源进入工厂和千家万户。借着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东风,海螺新能源技术攻关、项目建设、产业布局正在突破和完善,未来将有更多的绿电“电靓”万家灯火、点亮绿色工厂。

编辑:余丹丹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04: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