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中国住宅产业化滞后负责?

中国房地产业 · 2013-09-29 16:11

  近日有媒体报道,某日本专家对我国住宅产业化和部分中国住宅建筑质量问题提出了质疑,并就北京万科某住宅产业化示范项目谈了看法。认为其只不过实现了部分细节,与国际上认可的产业化的概念和标准相去甚远。看到这则报道深为万科感到委屈,为我国住宅产业化现状痛心。  

  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1968年~1978年十年期间,中国建筑业掀起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建筑工业化运动,提出了“三化一改”的方针,即“设计标准化、构配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墙体改革”,用装配式大板、框架轻板、大型砌块、大模板现浇4种体系替代砖混结构传统方式建造住宅。中国工业化建筑从此进入了“启动”发展的黄金时期。  

  1990年~1993年实施中日合作JICA项目“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最初引进了日本的住宅经验。在建筑体系化编制、小康居住目标编制、讲功能的设计理论、模数尺寸协调、部品集成化、厨卫定型设计、小康实验住宅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多样成果,为推动住宅产业行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94年在建设部科技司和房地产司倡导下,开展了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全面规划,编制发展计划。1996年颁布《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工作大纲》,选择十个省市进行住宅产业试点。可惜由于某些领导和工作者对产业化的肤浅认识,错误地把住宅产业化等同于房地产业的发展。中国曾经光彩一时的建筑工业化运动,到上世纪90年代末就基本上偃旗息鼓了。住宅产业化发展宝贵的十年时间就此延误了。

  199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从完善集成化建筑体系、部品规格标准系列建设,实施性能评价、加强质量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明确了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和阶段实施要求,住宅产业化再次迎来发展的绝佳契机。遗憾的是,由于住宅产业主管部门的缺位和没有及时跟进,文件发布以来的12年住宅产业现代化基本处在停滞状态,住宅产业化的地位没有凸现出来。标准化、体系化、部品化被甩到了脑后,房地产建设的低水平重复,任意性和个性被强调到极点,至今我国住宅始终未摆脱粗放式的生产模式。  

  回顾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60年,不难看出,我们曾数次痛失发展良机,而导致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有三:  

  一是对住宅产业化概念认识不清。很多人把做好房地产业视同做好了住宅产业,结果是无视住宅产业的存在。住宅产业化是一种与生产方式相关的建筑过程,强调的是生产过程;而房地产是与投资、土地、运营相关开发过程,它是为社会提供住宅商品,它们是先后因果关系。以为房地产开发做好了,住宅产业就能随之现代化,忽视了生产房屋的过程的复杂性、艰苦性和系统性。  

  二是工作推进重点不明。较长一段时间来,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往往侧重于实现结构体系的工业化与装配化,以为实现结构体系工业化就是住宅产业现代化。对当前材料极大丰富、生活丰富多彩来说,已经不是“数量”决定一切了,更多的是要求品质、多样和应时;更多的是要求集成化技术的应用。住宅产业化更多应体现在内装部品的产业化;要求实现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化成套社会化供应,集约化生产施工;如此才能实现施工工艺干法生产,以达到高效、高质、低耗、低成本的目标。这也是以万科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至今感到困惑和困难的地方。从目前行业发展和产业化紧迫性来讲,从内装集成化入手更具重要意义,以此来推进整个行业产业化生产体系的研究和开发,更具现实和普遍意义。 

  三是管理缺位。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因为阻碍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产业链的问题。产业链建设离不开规格化、标准化建设,需要行业整合,这只能由政府主导,建立一套产业化住宅的“产品化通用体系目录”,对成千上万种产品从归类查询、尺寸规格、性能功能、质量监测、服务保障等方面做出规定。但是,至今各相关主管部门没有相应的举措和行动纲领。在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便制定了有序产业化发展步骤,经过十数个住房五年计划,不光建立了工业化建筑体系,而且在部品优良化建设方面独树一帜,在质量、种类、功能和标准化方面取得了国际为之赞叹的成就;在丹麦、瑞典等西欧国家,政府直接制定住宅体系通用标准,用模数协调原则贯彻到住宅生产开发各个环节的全过程中,使得整个建筑行业都深受其惠。

编辑:王欣欣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9: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