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产能过剩”标签让市场优胜劣汰

证券时报网 魏书光 · 2013-08-26 09:58

  不知道谁发明了“产能过剩”这个标签,特别地好使。没有具体定义,没有公认标准,但是一提起来,大家都可以义愤填膺,欲除之而后快,觉着特过瘾。

  抑制产能过剩从2003年第一次成为宏观部门的调控关键词。当年3亿吨产能的钢铁行业被认定为产能过剩的“首犯”,但到2012年钢铁产能已经发展到9亿吨规模,且仍在不断上升当中。

  回头看,显然一开始,政府管理部门严重低估了市场需求增长,低估了全国基础建设的宏大规模。其后,钢铁、焦炭、电解铝等产品价格一路飙升,正是供求关系失衡使然。而在一轮总需求上升周期的起点,政府部门就认定钢铁业存在大范围严重产能过剩的判断显然是失误。

  随后,针对产品供应端的调控手段屡屡升级,从最初在数量方面,后从供地、融资、核准、清查项目发展到查处重大案例等各个方面,范围也扩大到汽车、造船等更多行业。压制供应端的这类调控举措,也成为后来房地产调控的主要思路。以“市场失灵”解释“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则是上述政策的理论依据。

  十年间,为防止过度竞争、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政府部门在一些重要竞争性行业实施限制进入和限制竞争的政策。与此同时,对于需要切实控制的需求端,相关部门却大肆放水,发行天量货币,广义货币(M2)突破百万亿元关口,基建投资几何倍数膨胀。政府用有形之手,一打一拉,让老百姓无端承受了高昂的代价。

  当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的措施成为政策重点时,市场信号已经失真。企业想要赚快钱,地方政府也从中获利。当每个地方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中央政府遏制行业整体过剩的改革措施都会难以落到实处。

  这种政策模式下,赚快钱的民营企业身负“原罪”,企业家精神往往也在过程中被大量消耗折损,成为权商。而国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动力也大大降低,进一步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阻碍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不利于行业乃至国民经济整体效率提高。

  如今,政府主导的投资需求面临调整,社会总需求出现压缩。除了钢铁、焦炭等所谓传统过剩产能行业外,包括光伏在内的新兴产业也都出现价格大幅调整,开工率严重不足的情况,连手机游戏这种前卫高端的项目上都是人头攒动,泡沫严重。可见,随便向一个行业贴上一个“产能过剩”的标签,妄图用行政手段,实现理想中的供需平衡,是多么荒谬的一件事情。

  新一届政府上台后,经济结构着力点转换到调整经济结构上来。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调整结构的措施,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当前,调整产业结构最关键的是政府必须尊重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加强建设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决策者应该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以市场无形之手,彻底取消对某个行业画上“产能过剩”标签的简单粗暴做法,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让市场中的企业具有更强烈的动机去提高生产效率,也使得资源和市场份额逐渐向高效率企业集中,而这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

编辑:刘冰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5: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