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灰色链条 全国至少88家环评机构存在各种问题
今年6月,河南省20家存在问题的环评机构被省环保厅通报批评。它们有的超越资质评价范围承接项目,有的在环评中弄虚作假,有的在环评中对项目污染物防护措施分析不到位,有的公开与无环评资质的机构合作开展环评业务。
其中,除通报批评外,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6家环评机构被取消在河南省的备案资格;河南师范大学等2家在上一次查出问题尚未整改结束的情况下,再次暴露出问题,被处停业整顿3个月;驻马店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等3家环评机构除被通报批评外,停业整顿6个月。
时代周报获悉,上述处理依据河南省备案的环评机构2012年的考核结果。
编制环评文件的环评机构,可谓环保监管的第一关。但大量系统内环评机构的存在,对环评机构的监管可谓难上加难,成为尴尬中的“尴尬”。
“绝不包庇问题环评机构”
作为进一步深化环评制度改革的一部分,从2011年8月起,环保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了为期3年的以“资质、人员、质量”为重点的环评机构专项执法检查。检查工作分为环评机构自查、省级环保部门检查、环保部抽查、复查和总结五个阶段。
环保部在全国共1162家环评机构(2011年数据)中抽查了501家机构。今年1月向全社会公布抽查结果:发现88家机构存在环评质量审核体系不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环评专职技术人员管理不符合要求、环评文件编制质量较差等不同问题,对其中2家取消资质,2家限期整改,8家缩减评价范围,26家通报批评,54家内部整改,并对49名向环评机构出借个人证书、主持编制的环评文件质量较差、超越专业类别从业的人员给予通报批评。
拿环保部公布的抽查结果与河南省环保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可发现,环保部通报批评的河南环评机构仅有3家,而河南省环保厅则公布了20家(包括环保部公布的3家),由此可见河南省环保厅工作力度之大,也可见环评机构问题之严重。
一位河南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士告诉时代周报,对于河南省的问题环评机构“绝不包庇,发现一个(有问题)就处理一个”。
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介绍了环评的大致流程:项目先由发改委备案、编制可研报告,再由环评机构受理环评、现场勘验、研究政策后予以编制环评文件,后经专家评审后修改,最后上报环保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国家、省、市、县四级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详尽的审批目录,在权限范围内进行审批。
“环评机构为企业提供环保技术文件,也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审批的技术支持。”上述业内人士说,“环评机构提供的文件是环保管理的第一步,文件存在问题,直接给环评审批机关带来压力。”
河南驻马店环境保护研究所是驻马店市环保局直属单位,其在前述河南省环保厅通报处理名单上位列第一,且所涉问题最多,有5个环评文件被河南省环保厅认为存在问题。其中一个是驻马店市中多铝业有限公司的6万t/a高强高韧耐蚀特性铝合金材料生产项目。在发改委的备案中,该项目分为两期建设,但该研究所编制的环评文件“未进行分期,无相关说明”。
另外,备案显示以铝棒为原料生产铝合金材料,而环评文件“以铝锭为原料,先经熔炼得到铝棒,再进行铝合金的生产,此工艺涉及熔炼废气的产生,与备案中生产工艺的产排污情况差别较大……存在常识性错误”。
还有河南天方药业(600253,股吧)股份有限公司(600253)年产1300吨林克霉素原料药项目及化学合成分厂一期工程项目,河南省环保厅认为驻马店环境保护研究所编制的环评报告书“卫生防护距离调整依据不足、源强确定不准确”。
后评价报告,是企业在后期生产建设中因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在环评文件编制之后评价的,需另行审批。通俗讲,就是项目建了之后,再评价一次。据悉,天方药业该项目已经投产,有媒体报道其污染严重,生产设备与农田一墙之隔,卫生防护距离为“零”。
驻马店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解释称,天方药业后评价报告用的数据,还是原来的技术数据,“环评机构认为原来的数据能够说清楚,但审批部门认为说不清楚”。该人士表示,之所以用原来的技术数据,是“为了给企业减少点儿费用”。
环评机构替地方政府担责
“环评机构比较难管,项目建设企业把这个(环评)看作一个关口,而没有看作是一种必需。”河南省环保厅一位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说。
面对环评审批机关的批评和处理,环评机构自身也有难言的苦衷。
前述驻马店环保局相关负责人称,环评机构实际上为地方政府承担了责任,而这些责任本不该由它们承担。比如有些项目发改委的备案还没出来,政府就要求把环评报上去。
“按规定,发改委的备案没出来,环评机构可以不受理。但项目是市政府的重点工程,政府指派各部门进行分工,比如土地部门做什么、规划部门做什么……对于环保局,你就负责环评,拿下来,逼着你去做。”这名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详细介绍称,由于时间紧迫,比如省、市所谓重点工程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有些环评文件只得草率编制,“经常性的连夜加班写报告,第二天就得报走”,这就难免出现技术失误。还有些项目,“明明是企业已经未批先建了,但是环评文件中没有体现出来,导致评审通不过”。
前文提到的位于驻马店产业集聚区的中多铝业项目,在2012年环评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依然于当年年底奠基,今年年初开始动工。时代周报在驻马店市发改委网站查阅到的今年第一批列入建设日程的计划开工项目,大多数都尚未通过环评。
环评机构替地方政府担责,在行业内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机构本来就是政府下属的。
据2012年9月的《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在全国1162家环评机构中,事业单位环评机构有576家,其中挂靠在各级环保系统的有333家。
法律界人士认为,此现状属于集体违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不得与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审批部门存在任何利益关系。”
脱钩改制势在必行
“其实对于省级环评审批机构,国家并没有规定多少职责。但是我们只是根据需要、出自良心,不得已了!”河南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坦言。
前述河南省处理20家环评机构所依据的,一是环保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二是《河南省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下称“《河南环评监管办法》”)。
环评机构的资质审核、颁布、管理归环保部,与省级环保部门无关。而河南省环保厅所采取的诸如“通报批评”、“停业整顿”、“取消备案”等措施,均来源于上述《河南环评监管办法》。该办法实为环保厅自己制定,于2009年颁布,2011年修订。时代周报在河南省政府官方网站上并未查询到该办法。
实际上,据时代周报了解,被停业处理的驻马店环境保护研究所并未真正停业。日前该所的业务科室照样接待企业人员,一派热闹场景。而驻马店市环保局审批权限内的项目,省环保厅也是鞭长莫及。
“中国的事儿不好办,特别是牵涉到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环评的)压力总得有人来承担,他们(指省厅环评管理部门)别的管不着,只能管环评机构了。”前述驻马店环保局人士无奈地说。
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在于事业单位的脱钩改制。环评法颁布(2002年)至今已有11年,环保部于2010年和2012年先后启动了两批97家环评机构试点单位脱钩的改革。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在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透露,两批试点中有22家完成改制,47家基本完成。2015年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完成脱钩改制。
根据事业单位环境影响评价体制改革试点的要求,参加试点的事业单位环评机构通过改革,形成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企业性质的环评机构。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不得参股,在职人员不得兼任改革后环评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和专职环评人员。
编辑:许玉婷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